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良策

朱元璋只是笑了笑,直搗黃龍不是不可以,但金陵與大都戰線太長,糧草、戰馬難以運行,糧草一旦跟不上,難免冒大風險,在者,山東有王宣據守,河南有王保保,關隴則有李思齊,這些地方都離大都不遠,要救大都也是極為容易的,一旦韃子的幾路大軍融合,想要攻取大都就沒那麼容易了?」

朱元璋並沒有立即應聲,而是將目光在眾人臉上掃了掃,見劉伯溫嘴角帶笑,笑而不語。忙道:「先生面帶微笑,莫非有良策?」

劉伯溫其實早已看出朱元璋欲取山東的心思,否則,也不會將山東,河南,關中的局勢打探得如此清楚,再說,劉伯溫也覺得從金陵直取大都不可取,一來戰線過長,孤軍深入北方,若是糧草出了問題,難免陷入了危險之地,韃子如今雖忙於內鬥,可一旦大軍威脅大都,難免不會出現幾個察罕帖木二,那時取勝不得,想退回來可就難了?

聽朱元璋問話,思索了一下,做了一輯,道:「徐將軍、常將軍之言也不無道理,陳友諒、張士誠已身死,剩下的方國珍、陳友定之流不足為慮,江南大軍已定,此時調遣大軍攻打韃子大都,也不是不可,只是,大都乃韃子的根基所在,一旦被我大軍威脅,關中各路大軍必然會回救,王保保、李思齊等人善於用兵,只怕不易對付?」

劉伯溫話音一落,不少人點了點頭,便是徐達、常遇春也暗自點頭。

「依先生之言,我金陵大軍該如何是好呢?」朱元璋目光一閃,盯著劉伯溫問。

劉伯溫沒看到朱元璋眼裡閃過的易色,想了想道:「依微臣看,我金陵大軍欲取大都,應先取山東,山東是大都的屏障,一旦山東被破,即可動搖河南,又可趁勢攻取大都,再者,山東城池堅固,進可攻大都,退可守,攻下山東對我金陵大軍實乃百利而無一害!」

徐達、常遇春、李善長、李文忠都是識貨之人,一聽劉伯溫這話,常遇春率先叫了起來:「不錯,山東一破,大都不足為慮,大都一破,我金陵大軍便有了根基,雲貴、蜀地、福建便唾手可得,軍師此計比末將方才之計高明的多?」

朱元璋等的了就是這一番話,見眾人附和,忙點頭道:「先生之言,乃孤王心中所想,大都乃韃子的根基所在,守備必然堅固,且大都城池早已是固若金湯,我金陵大軍若孤軍深入,倘若糧餉不繼,韃子各路大軍返回大都,以王保保、李思齊之能,未必不能保衛大都,到那時我大軍無根基所在,韃子只需斷我糧草,我大軍必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朱元璋繼續道:「孤王認同先生之言,要取大都,必先取山東,去其屏障,再趁勢攻打河南,破其外援,再次攻佔陝西潼關,扼其門戶。中原一破,再進兵大都,此時,大都必勢孤,難以救援,不戰自敗。大都一破,天下可定也?」

眾人都是識貨之人,此等完美無缺的計畫,自是人人擁護,便是劉伯溫也點頭不止。

朱元璋見眾人附和,心中大為高興,站起身來,目光一掃,朗聲喝道:「徐達、常遇春上前聽奉?」

徐達、常遇春二人相識一望,兩人心中大喜,忙上前抱拳道:「末將徐達,末將常遇春聽奉?」

「孤王任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五萬,由淮河進入,北取中原。不得有誤?」

徐達、常遇春心中大喜,忙齊齊抱拳道:「末將領命!」

諸將齊聲大呼,多有羨慕之色。

朱元璋目光又是一掃,再一次喝道:「胡廷瑞、何文輝何在?」

從武將隊伍里走出來兩個身影,胡廷瑞、何文輝雙雙抱拳朗聲道:「末將胡廷瑞、末將何文輝聽殿下號令!」

朱元璋道:「我奉你二人為我征南將軍、副將,與徐將軍、常將軍二十五萬大軍,校場集合,聽孤王號令,發兵福建!活捉陳友定!」

「末將領旨!」

連番指令下達,大殿之上,原先的人數少了不少,朱元璋顯得心情極好,重現坐在了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來一眼,沉吟了片刻,道:「此次征戰,糧草一事事關金陵大軍能否奪取中原之大任,所以孤王,要派遣一個文武兼備的蓋世人才來完成糧草押送一事?諸位愛卿看,我金陵之中,誰是合適的人選呢?」

話音一落,大殿上再一次熱鬧了起來,人人低頭竊竊私語。

不多時,有人叫嚷推薦李文忠,也有人說是馮國用,還有不少人乾脆說李善長最為合適,一時你來我往,爭得倒也熱鬧。

朱元璋始終一副笑吟吟的模樣,看著眾人爭吵。

眾人爭了一陣,你也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這個說李文忠太年輕,難以勝任,馮國用最為合適,另一個說馮國用武功沒有李文忠高,用兵沒有李文忠強,應該李文忠比馮國用合適,也有人說李善長不會武功,而且不會打仗,不能擔當這個重任,更多的人則說李善長足智多謀,機智百出,能當好這個大任。

眾人爭吵了一陣,忽然發現朱元璋、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誰也沒說話,只是默默的看著他們,眾人登時醒悟了過來,這裡是金鑾殿,不得喧嘩。

大殿一時安靜了下來。

待大殿再也聽不到一聲喧鬧,朱元璋才收起笑容,眯著雙眼,眼裡露出的殺氣,讓眾人心頭起了一陣寒意,縱是那些在戰場上殺人如麻的武將,碰上了朱元璋這蕭殺的眼神,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忙低下頭不敢仰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