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好計謀

宋方一笑,繼續道:「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冉魏,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蕭雲默默的聽著,臉上蕩漾著興奮的神色。

宋方瞧在眼裡,雖覺得好笑,口中卻還是說了下去:「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開皇九年(公元589),隋文帝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被弒於江都,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

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又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時人有畫蛇添足之譏,其實徽宗似有淡化傳國璽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大金國掠走,其後便銷聲匿跡。

「哦,想不到這傳國玉璽還有這麼多的故事,不過,既然傳國玉璽在宋朝後就已經失傳,何以朱元璋得到了傳國玉璽呢?」

宋方笑了笑,顯然對蕭雲刨根問題的態度極為欣賞,他讚賞的望了一眼蕭雲,道:「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殂。「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在大都流傳……?」

「等等……我還有點不明白?」蕭雲揮手打斷了宋方道:「在大都流傳,你是說,傳國玉璽就連忽必烈也沒見過?」

宋方點了點頭道:「很有可能,正是因為遍尋傳國玉璽一直不可得,元朝的皇帝才對傳國玉璽極為重視,吳國公在轉戰大江南北之時,無意之中得獲此寶物,無奈陳友諒和張士誠這兩個梟雄均想得到,為此對吳國公所在了應天府大打出手,若非吳國公天生雄才,加上知人善任,調兵遣將,恐怕早就死在了陳友諒和張士誠這兩個狗賊的手了,雖是如此,二人的力量比之國公的力量強得太多,如是保住傳國玉璽,只怕二人均不會放過國公。為此,吳國公聽從了軍中秀才李善長的建議,將傳國玉璽獻給朝廷,以此來換取狗皇帝的信任,避免三面受敵!」

「爺爺的,坐山觀虎,果然是個好計謀!」

「的確是一個好計謀!國公非常人自當行非常之事,如今國公站立應天府不久,根基未穩,力量尚不足以抗拒陳友諒、張士誠,唯有顯出傳國玉璽,想不到……?」

「哇,你不早說,為了我未來的靠山,我得趕緊去會一會那個什麼趙環!不然的話,朱元璋的麻煩可就大了……?」蕭雲說著也不理會宋方,徑自朝密林外走去。

忽然一陣腳步聲響起,腳步很輕,蕭雲一聽便知此人並不會武功,腳步聲一陣急促過後,突然在蕭雲宋方前面不遠去停了下來,幾聲細微的喘息聲,讓蕭雲心中一陣緊張,他回過頭望了望宋方,不知什麼時候,宋方身子已經開始坐了起來,臉上的表情痛苦異常,沒有受傷的左手抓起了一根木棍,蕭雲下意識的撿起了一根可以打死老虎的棍子,慢慢的移動了腳步朝腳步聲走了過去,過了一會兒,忽聽的一女子聲音道:「蕭大哥……是你么?」聲音帶著焦急和絕望,竟然是阿雪的聲音。

「是我!」蕭雲大喜,一把丟了手中的棍子,沖了出去。

「蕭大哥……?」阿雪帶著哭腔,滿臉喜悅的同樣沖了過來,一見蕭雲便撲入了蕭雲的懷裡嗚嗚的哭了起來,蕭雲抱著他,聲音同樣有些嗚咽,道:「傻丫頭,好好的哭什麼呢?」

「阿雪……阿雪以為再也見不到蕭大哥了……嗚嗚……嗚嗚……?」阿雪撲到在蕭雲的懷裡,不斷的哭泣起來,聲音帶著絕望後的喜悅。

蕭雲一嘆,內心深處居然同樣有了一種莫名的喜悅:「被人依賴,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