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3章 路演的邀請

微軟在賺錢方面,從來都不會手軟。

他們的WIN86作業系統,最便宜的個人普通版,都是1000美金一份。

接下來供小公司所用的精英版,就是2300美金一份。

最後的大型公司的企業版,則是高達5600美金一份。

在注重智慧財產權的美國,這樣的價格你說是很高,但你考慮到微軟的幾百名工程師,一天到晚的努力研究,最後只出了這麼一個產品,也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把視窗作業系統賣得這麼貴。

關鍵美國人,或者是歐洲人,都沒有什麼節約的習慣啊!

他們覺得商家定價,肯定是有他們的原因,我有錢有需要的話,就應該買下來。

說起來,這些人還真是樸實啊。

如果華國的都是這樣的消費者,哪裡擔心那些奸商們用各種方式,去造出那麼多人造食品和有毒食品來呢?

那些市場上出現的不合格的商品,真的是有一半都是被消費者們給逼的。

你們又想便宜又想光鮮,還要質量好……來來來,我把廠子讓給你,你給我生產出來試試看?

好吧,這個話題不能繼續說了,免得再次招來河蟹家裡神獸。

微軟這一次的WIN86發售,是全球一起進行的,所以才批了5000萬美金的宣傳費用。

但這個效果是非常的好,1月份就賣了300萬份,2月份回落了不少,也有130多萬份。

在剛剛過去的3月,銷量又回升到了150萬份。

還是那句話,現在阻止微軟的視窗系統賣得更好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全球智能電腦的整體數量了。

哪怕是世界上最大的組裝電腦生產商麒麟電腦,一年的產量也頂多是300萬台。

其餘的IBM、惠普、蘋果等公司,甚至包括戴爾電腦這樣的中等電纜公司,一年的產量也不過是2000萬台左右。

這樣的數量,相比起全球70億的人口,遠遠沒有達到需求飽和。

起碼全球使用5億台的辦公和個人電腦,才是目前極限。

但如今總的裝機數量才5000萬台,真是差得太遠了。

為此比爾蓋茨已經打了好多次電話給殷俊,希望麒麟電腦工廠能夠再一次的擴產,至少把產量擴大到500萬台一年,最好能到1000萬台一年。

殷俊理都沒理他。

制約微軟的WIN86發展的,的確是電腦的普及數量。

可是制約電腦銷售的,還有更多的因素。

比如最簡單的一個。

微軟的80486晶片,去年1月發布的,但是直到年尾,他們也不過是賣出了600多萬枚。

而去年總體的銷量是2000萬台。

原因當然不是他們不想多賺錢,而是現在的生產技術不過關,廢品率太高,所以導致了不但數量少,而且價格也很高。

因此許多電腦生產商,還是選擇的80386,連麒麟電腦也只是在高端的一款機型上選擇了80486。

去年下半年,微軟就讓英特爾去看了他們的WIN86,他們知道了WIN86是完美匹配486晶片之後,不但加強了技術革新,在訂單生產上面,也下足了功夫。

但饒是如此,今年的486晶片,也只能拿出1000萬枚左右。

這就導致了微軟的WIN86肯定沒辦法覆蓋所有的新出廠電腦。

因為WIN86是覆蓋了386的晶片,所以倒不是說不能用,只不過效果肯定沒有486那麼快那麼好罷了。

商人們都是追逐利潤的。

現在WIN86這麼的火爆,那麼英特爾的486晶片,搶奪的人就多了。

英特爾也不是好東西,直接就用競價的方式來出售自己的晶片。

為了搶奪更多的486晶片,讓自己公司的電腦能夠更好的搭配上WIN86,許多電腦公司都採取了投入血本的方式。

比如說戴爾公司就足足的抬高了30%的486晶片價格,拿到了100萬枚,讓包括麒麟電腦在內的許多電腦公司破口大罵不已。

你區區一個中小電腦公司,年產能都不過30萬台,怎麼敢高價買這麼多?

不怕撐死嗎?

在這種情況之下,麒麟電腦能拿到的486晶片,預計一年也就是200萬枚左右。

所以你說,麒麟電腦工廠哪裡敢擴產?

擴產出來生產的電腦,只能用386晶片的話,那不是一種浪費嗎?

說不定用戶們也不會買賬,從而造成麒麟電腦的品牌形象也下降。

因此殷俊短期之內並沒有考慮麒麟電腦工廠的擴產。

只不過這個事兒,也是在麒麟電腦公司的工作計畫之中。

相信英特爾看到如今的情形,一定會加緊對486晶片的出貨量,從而賺取更多的錢。

等到他們能更加充裕的供應486晶片了,麒麟電腦工廠自然可以跟著擴產。

還有,那時候的電腦各種硬體,也會比現在便宜許多,這在生產成本和產品利潤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微軟的第一大股東是殷俊沒錯。

可它又不僅僅是殷俊的。

故而殷俊還是需要全盤考慮的,更別提微軟真正的發達起來,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澱,而不是一蹴而就。

這不適合微軟的發展理念。

比如說像是思科那樣,哪怕你沖得再高,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後,幾十年都爬不起來,這又有什麼好的呢?

哦,對了。

這一世可沒有什麼思科了。

因為思科的創立者已經到了麒麟網路公司裡面,負責做交換機、網路傳輸等等工作。

未來麒麟網路就是另一個的思科,只不過它比起思科來,還要強大太多。

思科最重要的網路傳輸和交換機業務它有,思科沒有的光纖技術,也就是未來市值超過1000億美金的北電網路的看家法寶,麒麟網路也有。

從某個方面來說,麒麟網路的抗打壓能力,也就增加了一倍。

再加上麒麟網路絕對不可能考慮上市,那麼沒有了上市的浮誇泡沫,它怎麼的也不會受到各種金融危機的影響,連網路泡沫破滅的危機,都和它沒什麼關係。

回到眼前來。

微軟因為有了WIN86的大獲成功,所以各大投行對於微軟今年的業務銷售,有了一個很大的估算提高。

最樂觀的美林證券覺得,今年他們光是WIN86就能賣出2000萬份,按照平均價格在1500美金一份來計算,那麼這一部分的銷售額就是300億美金。

哪怕是他們給的各種專利費,以及平攤研發成本,還有銷售宣傳成本等等,微軟今年的利潤必然是突破30億美金!

一個年利潤達到了30億美金,微軟之前的20億美金估值,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新的時候需求了。

因此,微軟在2月份啟動路演的時候,幾家投行把微軟的IPO估值上調到了30億美金。

這也只是路演之前的價格罷了。

等到路演結束,肯定還能上漲一些。

關鍵的是還有上市之後的表現。

想來按照微軟如今在全世界的勢如破竹的表現,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驚喜。

比爾蓋茨的路演,就是在這樣樂觀的情緒下進行的。

他們從美國的西海岸開始,一路到了美國的紐約,這也是美國的最後一站。

紐約這個大蘋果城,是全世界第一的繁華都市,也是全世界有錢人最多的地方,沒有之一。

它經濟的發展程度,如果單列出來,基本上可以當一個中等發達國家了。

因此這裡向來都是上市IPO募股的必爭之地。

當年馬爸爸IPO路演來到紐約,照了一張在酒店一樓上百位投行、金融界人士排隊等候爸爸召見的照片,那可謂是霸氣十足,讓國內人驚歎不已。

如今比爾蓋茨卻沒有這種待遇,不過高盛在得到了IPO的大權之後,也是積極的斡旋,很是讓比爾蓋茨提前出了一些風頭。

但在紐約的話,比爾蓋茨還有點心氣不足。

所以他把殷俊給請了過來,讓他跟自己一起參與在紐約的路演。

哪怕是殷俊不說話,但他只要出現在了這個場合,那麼微軟這一次的IPO募股,就會有更大的信心支援。

不僅僅是華國人知道,就連美國人都曉得,世界首富殷俊對於投資公司,有一種謎一般的能力,凡是他投資的公司,一定都是好公司。

就拿這個微軟來說吧。

82年的4月,也就是4年之前,殷俊花了2000萬美金,買了微軟50%的股份。

雖然眾所周知的,殷俊交出了投票權,但他卻實質上是微軟的最大股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