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9章 專一化城市發展

即便是很忙碌的時候,殷俊也抽空和樂易鈴一起去了一趟粵州。

因為在這個地方,殷俊的一個重要的產業工廠,就要開業了。

經過了一年多的各種籌備,麒麟速食麵工廠粵州分廠徹底建立了起來。

這個粵州分廠在粵州的海銖區,也就是粵州最老的幾個區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30年以後,在這裡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大型的工業區,但現在麒麟集團卻在這裡有5000畝的土地,購買價格是5萬元一畝,同樣是可以轉為商業。

這些條件和三年之前華京的麒麟食品工業園區一模一樣。

事實上麒麟集團早就有了一個規劃,最多20年之後,這個工業園區就會搬遷到更遠的地方,這一塊兒土地肯定是拿來開發房地產的。

粵州距離香江這麼近,這麼好的條件和土地,千萬別浪費了。

但三年前的價格和現在可不大一樣,可哪怕是5萬一畝的土地,粵州市也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

不說單價了,你5000畝的土地,在城市的副中心地帶,而且還是粵州這樣的大城市,沒有一點魄力的人,敢這麼的把這麼多土地給你嗎?

對於他們的誠意,麒麟集團自然是很積極的回報,麒麟速食麵工廠粵州分廠第一批的員工就有1萬人,總的生產量達到了20億包。

要知道,在華京的速食麵工廠兩年多了,都還是25億包的年產能而已。

而且粵州的速食麵工廠不僅僅只生產前面的三種速食麵,它在香菇燉雞面、辣白菜拉麵、紅燒牛肉麵的基礎上,還新推出了一款冬蔭功面,屬於只有粵州工廠才出產的,專門供應東南亞市場。

如此的重視,也不枉費粵州對麒麟集團的積極態度。

當然了,為了體現一視同仁,上一次去了華京分公司開業的一群麒麟集團高層,也都到了粵州。

即便是殷俊這樣不喜歡出席這些場合的人,也是一樣。

有了殷俊到場,那麼氛圍馬上不一樣了。

更別說為了給麒麟集團捧場,李超人、胡印湘、鄭羽彤、霍二公子、吳光鎮等人都一起過來了,真的是一片盛況!

粵東省的一號朱平范先生,這兩年繼續在粵東保駕護航,整個兒的粵東都在開放性的做企業、吸收外資,幾乎全都是他在力挺。

也是在他的積極邀請之下,香江乃至於東南亞的商人們,才會小心翼翼的在這裡投資,然後遇到什麼困難也都去找了他,並且得到了他的積極認真處理。

總的來說,朱先生的口碑非常不錯。

這一次他當然也過來了。

麒麟集團並不是投資最多的港資外資公司,但麒麟速食麵工廠卻是僱傭人數最多的公司,第一期就是10000人,第二期還會繼續招募,這可是大大的解決了人力資源的問題。

以後粵東只會發愁人力資源不夠,現在他們卻是發愁人力資源太多了,根本本地的都用不完。

麒麟速食麵工廠就極好的解決了周邊鄉村人口的就業。

別懷疑。

以後的粵東無數土著,都是坐在家裡收房租的情況,現在還絕對沒有。

只有等到90年代大開發了之後,這種情況才普遍了起來,粵東的城市土地不斷的被佔用,人們不斷的湧入,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極度缺乏,那時候粵東的許多本地人才沒有上班當收租公的。

陪著朱平范的還有芮成智,這位粵州府事的一號,對經濟也是非常重視,45歲的他,年富力強,把粵州的經濟連續兩年都帶上了新的台階,連華京的蕭老都知道他的名字。

開業慶典的時候,主要是朱平范在跟殷俊說話,他今天就認準了殷俊,要和殷俊多談談。

上一次殷俊過來粵州,他還不是世界首富,但如今他已經擁有了400多億美金的資產,在世界的經濟板塊上面有很重要的地位。

特別是殷俊非常的重視工業,這種用人多、對經濟推動大,會積極的提高華國的經濟工業水準的產業,是朱先生最喜歡的了。

相比之下,他並不喜歡隔壁的那些商品房的建設,不喜歡那種靠買賣房子發家致富的方式。

今天殷俊是主角,李超人他們肯定不會喧賓奪主。

「殷先生你去了那麼多國家和城市,你覺得我們的粵東現在和別人的差距在哪裡?」在芮成智代表著粵州市府事說話的時候,朱平范就小聲的問道。

「這就要看粵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省份了。」殷俊道。

「如果是全面發展,打造一個類似於紐約、倫敦或者東京那樣的城市呢?」朱平范道。

「那肯定不行。」殷俊搖頭道,「這些城市的單一性很強,粵州打造成和它們差不多的城市還行,如果整個粵東都和他們一樣,那未免不切實際,也太過浪費了。我們這麼大一個區域,能當十個紐約和東京來用了!」

「浪費?」朱平范沉吟著道。

「對。」少年點頭說,「我們粵東有著很豐富的各種資源,從粵東走出去的華人華僑數不勝數,再加上了我們這裡有著中樞的各種扶持政策,為什麼不能綜合性的發展呢?」

「綜合性?」朱平范重複了一遍。

「是啊。」殷俊道,「整體來說,就是整個粵東省全面發展,工業、商業、電子產業等等,都可以做。但這綜合性之中,又要有具體的細分。比如說,哪一個城市對哪方面的優勢最大,就讓他們單獨做這個,做好做精。」

頓了頓,少年補充道,「比如說,一個城市可以專門做地板磚、一個城市可以專門做各種電燈產品、一個城市可以專門做電子產品、一個城市可以專門做汽車零部件、一個城市可以專門做衣服……這樣整合一個城市的資源,來給他們服務,讓他們做大做強。同時大家捏成拳頭一起對外,不就發展成了這個產業的基地了嗎?」

殷俊這後面的一段話,讓朱平范眼睛不由自主的亮了起來。

他的腦海裡面,也開始想起了殷俊說的那些事業。

想著粵東以這些城市為各個網路,連接成一片,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情形,朱平范身軀都有些發抖。

集中一個城市來搞,而不是這個城市有、那個城市也有,每個城市的產業結構都差不多,這樣就反而會沒有了優勢。

單獨集中一個城市,讓它在工業產業上只做這一種產品,大家各個工廠的工人都能互相流通,如果哪個企業不怎麼行了,那麼另一個企業也能把工人們給接下,不用遠距離的去招聘,而熟練工人們也不會發愁又要到哪個城市去工作。

如此長期以往,就跟殷俊說的,肯定能做大做強啊!

這樣的產業結構,真是太讓人驚訝了,太讓人能感覺到熱血沸騰了!

它不但解決了具體的產業自相矛盾發展的難題,還指出了一個做大做強的最好途徑。

朱平范陷入了沉思之中,越想越覺得這裡面太有玄妙了,太有深度了,一時半刻根本沒辦法想得透徹和明白。

他恨不得把殷俊給抓住了,讓他來說個三天三夜,這樣才酣暢淋漓,才能真正的做好一切準備和規劃。

「殷先生,我代表全粵東人民謝謝你了!」朱平范認真的雙手握住了殷俊的手,「你的這個策略,真是讓人醍醐灌頂,讓我們能少走了許多的彎路啊!」

「您客氣了。」殷俊笑道,「如果不是朱先生你這麼有魄力的人在這裡主政,我想我這個法子起的作用也不會大。」

少年說的還真是如此。

前世就是這位朱先生在粵東主政的時候,一口氣奠定了這個發展基礎,然後政策上也做了各種傾斜,才讓粵東百花齊放,真正的成為了華國第一強省。

殷俊說的這些,都是朱先生和手下的一群精英們,通過十來年的琢磨、失敗和挫折等等,吸取了無數的經驗教訓,最後才走出來的這麼一條路。

比如說坲山,就是全球最著名的燈具之城,全球超過60%的燈具,都是這裡出來的。

還有鐘山,又是著名的傢具之城,各種傢具都在這裡加工,做成成品發向全球的各個地方。

捷陽是全球著名的玉器集散中心,全球超過一半的各種玉器製品,都是從捷陽做出來的。

還有更厲害的東館,全球70%以上的各種電子元部件和產品,也全部出自於這個小城鎮。

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專業城鎮,讓粵東即便是在2020的時候,仍舊保持了大量的經濟活力,拖著華國的出口貿易前進。

這些都是殷俊看到的成果,卻是粵東人通過三十多年不斷努力,才最終做出來的。

即便是他們有著這樣那樣的毛病,但能做到這一步,而不是像一江之隔的香江那樣,拚命只發展房地產,真是顯得高下立判。

所以到了2020年,香江的經濟活力比起粵東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也是有原因的。

「粵東的私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