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初步達成共識

同時有比爾蓋茨和殷俊背書,科勞蒂雖然不是很懂視窗系統有哪些劃時代的進步,但他也對還沒有上市的win86充滿了信心。

既然現在用著電腦,用著微軟的視窗系統,已經是很暢快很方便了,那被兩位巨頭稱之為更加顛覆和實用的win86該是怎麼樣的一個體驗?

想來科技書上面的,還有電視上曾經出現過的那些暢想,就能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吧?

那種利用電腦就用做幾乎所有的事情的情況,說不定也會跟著發生?

相信不僅僅是科勞蒂在期待,也是所有的用戶們在期待。

人們就是這樣,在接受到了高科技的時候,越是好用就越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東西出現,這種人們的不斷期盼和催促,正好也就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

「不過這時間會不會太晚了?」科勞蒂遲疑著問道,「明年1月1號才開始發售,我們五六月就得上市路演,然後正式IPO上市,半年不到的時間,夠不夠我們的win86大顯身手,從而提高我們微軟的估值呢?」

「應該是足夠的。」比爾蓋茨很有信心的道,「我們1月1號才發售,但往幾年早在12月就開始參加各種電子軟體展覽會,到時候會有很多的專業測評,還有很多的普通電腦愛好者的試用,這樣提前口碑就能傳出去,1月開始發售後,便能直接賣得很好。」

「1個月的宣發時間啊?」科勞蒂還有點不滿意,「這可是一個極大的增加估值的機會啊!我們應該更主動一些!」

「可是……」比爾蓋茨下意識的要拒絕。

「蓋茨先生,你請相信我,如果真的是win86有如此驚人的效果,那麼我們早一個月,哪怕是早一天準備,都是極好的!那時候除了office,還有win86,我們一定能讓估值大大的增加,別說是15億,就是20億、30億的估值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說到這兒,他望著比爾蓋茨的眼睛道:「想一想吧,30億隻是IPO的價格,等到上市一定還會有一番暴漲!到了那個時候,您不但能擁有超過10億美金的財富,還是全世界的電腦行業的霸主!IBM算什麼?我們很快就能超越他們!」

比爾蓋茨不覺眼前一亮。

他對於10億美金什麼的,並沒有太大的概念。

他母親是銀行家,父親是律師,而且都是成功的銀行家和律師。

兩個職業都是薪水和社會地位非常高的,因此比爾蓋茨從小就沒有缺過錢。

幾百萬、幾千萬和10億美金,在他看來沒有什麼區別。

你還別說,美國人許多就是這麼想的,並不是財富越多越好。

比爾蓋茨也不是假惺惺,以後的30多年時間裡,他的各種慈善捐款都有好幾百億美金,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對錢不怎麼感興趣,比爾蓋茨卻對後面一個超越IBM很感興趣。

微軟的第一筆生意就是從IBM拿到的,這是比爾蓋茨母親的功勞。

但之後的幾年,隨著微軟的越來越強大,IBM深深的忌憚這家軟體公司,幾次想要控制不果之後,不但終止了和微軟的合作,還用各種方法來打壓微軟。

要不是微軟那時候有殷俊的資金注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那日子真的是太難過了。

比爾蓋茨曾經都和保羅艾倫商量過,是不是把微軟給賣掉了,再重起爐灶來做新的公司。

要不是當時的兩人,實在是捨不得的話,恐怕今天的微軟早就沒有了,哪裡還有如此的盛況?

因此,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來超過IBM,比爾蓋茨當然是很心動。

成就一番大事業,讓IBM看到這個往日的無名小卒,能一躍成為行業巨擘,踩在他們的肩膀上,那是多麼爽快的事啊!

「那麼……要不就在11月的斯德哥爾摩電腦軟體展上面露相?」比爾蓋茨自言自語的道。

「我看可以。」殷俊點頭道,「也就是提前15天,在歐洲先露面了,再讓新聞傳到美國來,也是很好的一個推動。」

「那時候高盛會利用自己的強大影響力,在歐洲先掀起一陣狂潮,讓美國人先聽到這個聲音,從而有更好的興趣。」科勞蒂也跟著道,「不過俊少你的ABC,也可以做一些相關跟蹤報道的。」

「好。」

殷俊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這本來就是他要做的事情。

Win86的發明推出,對整個人類的電腦發展,乃至於對以後的智能發展都有重要的里程碑的意義。

人類的智慧,在依託視窗系統這樣的平台,通過軟體代碼表現出來,這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

所以殷俊是巴不得它的影響力越大越好,然後也能讓更多的人來使用視窗系統,從而創造出各種有用的工具來,讓科技不斷的進步。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今年的下半年,ABC的一個新聞團隊就會開始在微軟做跟蹤採訪,做一些有深度的專輯,來配合微軟的win86的發行,現在還能再加上一個office的分支。

在如今80年代,電視的宣傳效果是最好的。

因為現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人們最容易獲得新聞的渠道,並不是報紙——報紙你還得花錢去買呢,電視新聞你不花錢就能看,而且音文並茂,看得更加的直觀。

如果ABC要是拿出十來集來宣傳win86,著重介紹它的方便、流暢、快捷、趣聞等等方面,它真是想要不火都不行。

幾人這麼一商量,整個兒WIN86的發展脈搏就捋清了。

有了這麼幾個巨頭的通力合作,有了之前的那麼一系列的視窗系統的鋪墊,win86的火爆銷售,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兒。

大家達成了這麼一個共識,至少在明年1月之前,微軟的發展軌跡就已經定了下來。

「如果蓋茨先生和俊少你們沒有別的要求,我們就來草簽一個合作協議吧。」科勞蒂趁熱打鐵的道,「高盛作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負盛名的運作上市專家,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的!況且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準備的東西,從現在開始努力,一點兒也不早。」

「我這邊的兩個問題,就是拿出股份的多少,還有對估值的分歧。」殷俊道,「如果能解決這兩點,那我沒有意見。」

「我在意的是高盛怎麼來運作我們微軟的股票,以及長久利益。」比爾蓋茨道,「如果高盛能積極的維護我們微軟的利益,而不是短期的炒作,那麼我相信我們會有一個很好的合作。」

科勞蒂正色的點了點頭。

無論是殷俊或者是比爾蓋茨,都沒有提出對高盛的運作上市能力,還有包銷能力有什麼不信任。

這就是強大的高盛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有這麼可靠。

他們雖然很坑人,但是對跟自己合作的人,還是很有誠意的,至少能幫你把事情做好。

希臘之所以那麼的倒霉,整個國家都差點賠了進去,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讓高盛去弄虛作假,一切都是他們自己要求的,難道還要怪高盛執行力太強?

微軟、古歌和非死不可,這代表著三個時代的巨頭公司,都是找高盛來做IPO上市包銷商,你能說人家這三個公司的老闆都是傻子?

如果真要那麼說,只能證明你才是傻子!

當然了,高盛也不是那麼的善良,他們總會抓住一切機會來讓自己獲利。

只要你足夠聰明和謹慎,那麼大家就是一個互相合作的經歷,並沒有什麼誇張的陰謀存在。

像是古歌那樣,直接把包銷傭金降到了3%以下,那才是牛比的表現。

所謂的包銷傭金,不是指金錢,實際上就是你總股本的多少。

3%就是你上市股份的3%,你要上市公開發行20%的股份出去融資,那麼3%的股份就要送給高盛,作為他們這一路的運作費用。

前世微軟的上市包銷傭金,應該是達到了7%—8%左右,甚至還要更高一些。

因為微軟那時候還不怎麼強大,而古歌不得已而上市的時候,已經是唯一盈利的網站公司了。

美林這麼強韌的公司,都在第一輪IPO上市的時候,因為傭金太低而退出了競爭,你可想而知古歌的強勢。

但高盛還真沒有虧。

有了這一次的合作,幾年之後,古歌上市之後的第三次IPO,就又是高盛獨自包銷,賺了不少。

「我先來做一個未來估算……如果估值能達到30億美金左右,那麼我有把握讓高盛把包銷傭金降到5%。」科勞蒂這樣盤算道,「而如果只對外募集10%的股份,發行1億股,1000萬股,每股30美金,倒是夠市場上消化了。」

頓了頓,他又道,「第一次發行少一點沒關係,如果有必要,第二次、第三次發行新股,再多一些也可以。」

不斷的發行新股,美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