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兩萬人大招募

黃埔花園的新聞,還沒有新鮮過兩天,便被另一條更大更轟動的新聞給掩蓋了。

麒麟電腦公司在《麒麟日報》的頭版頭條上面,花重金刊登了招工廣告。

「麒麟電腦公司亞洲分公司,擬在香江建立生產工廠,準備招募20000名員工,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應聘。」

雖然麒麟電腦公司和《麒麟日報》都是隸屬於麒麟集團,而且麒麟集團還都是殷俊的私人集團,但兩家公司做生意的時候,還是一碼歸一碼的。

連續三天的廣告,花費高達500萬港幣,創下了招人廣告的記錄。

許多人都莫名其妙的。

麒麟集團招人,還需要打廣告嗎?

直接吆喝一聲,起碼就是幾萬人衝過來排隊了啊!

現在這麼冷不防的開始招人,還讓人心裡有不少的疑惑……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不管怎麼講,瞬間反應過來的人們,還是撥通了麒麟集團的電話。

更有附近的人,直接堵在了流浮山麒麟工業園區門口,詢問招聘什麼時候開始,是不是可以現在就排隊。

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其實也不是殷俊的意思。

既然把麒麟電腦交給了貝克李,他的團隊來到香江,按照他們的方式打廣告準備招人,也是他們自己決定。

什麼事情都要老闆來拍板,這樣的公司也沒有什麼效率可言。

只不過殷俊也懂他們的意思。

這麼一個招聘,相當於是給還沒有開業的麒麟電腦打個廣告了。

《麒麟日報》的消息輻射面,早已經是全亞洲的水準。

因為三天天價廣告費的事情,香江三大電視台都有報道。

轉而全亞洲都知道,在美國做得如火如荼的麒麟電腦、和IBM打官司打了半天,引發了轟動的麒麟電腦,要在亞洲開設分廠,組裝生產新型電腦了。

新型電腦其實日本早就已經在開發了,而且還做得不錯。

但日本人做事情非常的小心,也可以說是非常的遲緩。

他們不先在本國市場銷售考驗得成熟了,是不會把這些產品拿到國外的。

因此在IBM、蘋果等公司在全世界大賣特賣的時候,日本的電腦還沒有在日本本土普及呢。

麒麟電腦在美國的那麼一番官司,早就被《麒麟日報》寫成了連載文章,宛如小說一般,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麒麟衛視也針對這個,有過好幾期節目的報道。

通過這些報道,大家都知道了,麒麟電腦製造的新型電腦,質量不比IBM差多少,但價格卻要便宜很多。

正因為這個,IBM才慌了,想要靠法令讓麒麟電腦停下來。

但麒麟電腦公司靠著ABC新聞網,打得IBM的高層們措手不及,最後只能是達成了和解協議,獲得了上市銷售的可能。

亞洲本來就是世界上的第三極,比起北美和歐洲來,簡直是要被忽視太多。

如今麒麟電腦公司還沒有在歐美開賣,亞洲這邊便要設立廠子了,豈不是準備一同發售?

這就代表著亞洲人也能用得到最新型的電腦了!

不像是以前,想要購買一些,都還得去美國運回來,數量不多價格還貴!

也就是大家議論紛紛之際,麒麟衛視上面,開始打起了麒麟電腦的廣告。

這倒不是在美國的那些照搬廣告,而是專門在香江製作的、針對亞洲消費者的廣告。

麒麟集團向來很重視宣傳,每年送給廣告公司的,不知道有多少錢。

可是這樣也有好處,那便是電視里、報紙上,時時刻刻都有麒麟集團的產品,讓大家對麒麟集團的印象非常深。

本來大家對於這樣大規模的招人,還有些疑惑的,看到廣告都出來了,才知道麒麟集團是來真的。

所以,毫不驚奇的,麒麟集團總部的門口,一天到晚圍攏的人越來越多。

其實早在2月春節的時候,麒麟工業園區便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工廠廠房建設,各種電腦組裝的器材、生產線等等,也從美國的廠家訂購之後,發向了香江。

幸虧麒麟工業園區的面積非常大,早就給空留了位置,所以這麼20000人規模的大型組裝廠,才能容納得下。

但也就只有這一個工廠的位置了,再來一個同樣規模的工廠,也是容納不下。

這也是麒麟集團準備把總部行政全部搬到新的大嶼山總部區域去的重要原因。

……

此次的招聘人員,還是和以前一樣,基本上男女工人各一半。

原則上一個家庭只招募一個。

原因在於麒麟集團的薪水非常高,一家出一個人,也能養活一家人了。

如果一家的夫妻兩人同時在麒麟集團上班,那麼就擠佔了另一個家庭的名額。

現在香江那麼多人吃不起飯,自然要把更多的機會留給更多的人。

之前也不是沒有一家兩口子離婚了之後,進入麒麟集團工作,然後再重新結婚的。

但被人揭穿以後,面臨的就是兩個人同時被解僱,一點情面都不會留。

任憑是怎麼的勤勞肯干,這樣不誠信的人,麒麟集團不需要。

光是登記資料,就花了整整3天的時間。

而且還是24小時不停的、就在大門口旁邊,搭建了十幾個棚子,隨時排隊來登記。

然後則是第一步篩選、第二步篩選,選出了差不多30000人。

這個過程又花了兩周的時間。

剩下的就是實踐淘汰了。

他們將分成十幾個工種,進入已經搭建好的麒麟電腦工廠裡面,進行緊張的試生產。

過程中凡是不合格的,全都會被淘汰,最後只留下需要的20000人。

按照這個速度,差不多5月下旬,便可以正式的生產組裝電腦。

現在的時代,香江可沒有多少好吃懶做的人,一個個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家人和孩子們,都想要拚命的工作。

所以在殷俊陪著總督尤德進入生產車間時,看到的就是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旁邊站著經過簡單培訓的審核人員,他們會在這麼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給各個工人打分,以此來評定他們是不是能留在麒麟電腦工廠。

「要說全香江最生機勃勃的地方,也就是麒麟工業園區了。」尤德看著他們,臉上不覺露出了笑容,「如果正式投產了,大概一年的產量是多少?」

「初步預算是60萬台,如果歐美那邊銷量好,就會再增加20萬台。」殷俊道,「設計的這麼80萬台的年產能,應該足夠這兩年用了。」

「這麼多,還只是夠這兩年所用?」尤德抓住了殷俊話里的意思。

「以後電腦的發展,絕對不是現在能想像的。」殷俊頜首道,「根據我的推斷,以後這種電腦的市場,起碼是1億部以上。」

「這麼多呀!!」尤德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殷俊看著不覺好笑。

他如果告訴尤德,單是台式電腦,以後就是二三十億部的保有量,然後加上二十億部的手提電腦,起碼都是四五十億的保有量,不知道這位總督大人會不會昏倒。

「售價呢?」驚嘆之後,尤德又問道。

「北美的售價是2999美金一台。亞洲的消費水準沒有那麼高,如果在亞洲銷售,大概會定在20000左右一台。」殷俊道。

「2萬一台,80萬台就是160億港幣的年產值。」尤德這麼計算了一下,更是笑容滿面,「可惜我們香江沒有這些零部件生產商,不然全產業鏈都在香江,那該多好。」

「我也希望香江的科技水準能有這麼高。」殷俊頜首道。

可是這也就是一句客套話而已。

科技水準的提高,還在於整個教育和科研的支持。

以香江這麼薄弱的教育環境——只有兩所大學,還沒有專門的工科電子學院,怎麼可能形成一個科研園區的氛圍?

矽谷的創立成功,不就是因為周圍一大堆的超級大學嗎?

你把矽谷放在一座內陸小城市看看?

能成功才怪!

「總督大人。」殷俊輕咳了一聲,和尤德邊走邊道:「你看我這邊誠意這麼足,20000個工作崗位已經出來了,你們那邊,是不是可以快一點?」

尤德啞然失笑。

他知道殷俊說的是大嶼山發展計畫。

「那麼大的一個售地和發展計畫,怎麼可能如此快的商討好?」尤德道,「不過你放心吧,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了……現在可是你們這些房地產開發商的好時候啊!」

「話不能這麼說。」殷俊道,「大家都是為了香江好嘛!」

「香江這個地方的經濟,真是缺了房地產就不行。」尤德嘆著氣道,「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和你一樣,多做一些工業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