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固本才能求發展

第二天的時候,杜先生果然對大家說起了希望大家來開發普東鹿家嘴的建議。

本來大家都是心裡有夢想的,聽著這個不覺當場振奮起來。

只不過杜先生很聰明,只說的是有這麼一個預案,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寫成一個個的方案拿給他,他再慎重考慮。

當然他也不是逗大家開心的。

下一步,杜先生便提起滬海市府事將要進行考察和討論,最遲會在今年年底給出一個結果。

賣土地是肯定要賣的,但具體賣多少,賣哪個區域的土地,價格是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

哦,對了,不能叫賣土地,只能是出讓土地使用權。

商業住宅是70年,商業經營地產是40年。

這是在粵州和南灣已經形成規矩的方法,杜先生自然是順手拿過來用,不用擔心別人指責。

對於這個土地年限,香江的富豪也沒有什麼意見。

殷俊自然也是贊同的。

前世在網上,超過20年的時間,一群網民們和無知的民眾們,都在熱烈討論華國的土地和房屋政策有多麼的落後。

最重要的一點觀點,就是「人家外國人的房子是永久的,而我們華國的卻是租賃給你的,70年之後就不屬於你了,簡直是無恥!」

殷俊最開始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但經過了解了更多之後,他就沒有這種幼稚的想法了。

最初傳出這樣說法的人,不是無知到極點,就是別有用心。

是!

外國,包括日本、美國、英國,甚至是我們國家的香江,房屋和土地產權都是永久的。

但這有一個最基礎的前提。

那就是你需要每年繳納房產稅。

大致來說,應該是房屋價值的1%—2%左右。

只要你一年不繳納房產稅,那麼政府便會收回這個土地,進行重新出售和拍賣。

我們取中間值來說,平均一個房子一年需要繳納房屋價值的1.5%。

那麼這個數字乘以70年是多少?

105%。

差不多就是房屋價格的一倍的,對不對?

換句話來說,外國人買的土地和修建的房子,每70年的繳稅就相當於他們再買一塊同樣的土地和房子。

好了。

華國可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的房產稅的。

那麼我給你70年的房屋和土地權益,是不是就相當於也是你每年都繳納了1.5%的房產稅了呢?

只不過它沒有體現在每一年,而是由70年的這個周期來體現的。

所以,70年產權=每年1.5%的房產稅。

看懂了吧?

國家其實是收了我們每個人的房產稅的,只不過是一次性的收70年,是等到你住滿了70年再一次性收走,然後這房子和土地就不是你的了。

因此國外的土地私有,其實和我們這種租賃70年大致上是一樣的。

本質上兩者都不是平白無故、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傳給後代子孫的財產。

稍微有點不一樣的,是我們國內這邊買的房子,70年之後,你不一定能在原址上面繼續的修房子買房子,或許要移到別的地方去買。

民眾們的腦袋太單純了,也太在乎這種「千秋萬代傳給子孫的財產」問題了,所以才在這麼清楚明白的問題上轉不過彎來。

可笑的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這樣簡單的問題,20年都沒有得到科普,反而是越傳越離譜,鬧得群情激憤了。

回到眼前來。

土地買賣自然是大家最關心的,不過這一次還有比如曹游標這樣的紡織大王、包鈺剛這種船業大王……等等各行各業的人來,所以許多人還要進行另外的考察。

就連鄭羽彤和李超人,都跟著去看了滬海的輕工業工廠、小家電工廠、食品工廠。

不管你到底最後要不要合作,反正這個姿態是要做出來的。

殷俊當然也在人群中,而且他又是被重點照顧的。

比如說滬海市府事排名前五的一位副職——駱先生,就積極在給殷俊推薦滬海的食品六廠。

滬海市的國營食品工廠很多,這食品六廠做的是一些糕點和方便食品。

其中有一項便是速食麵。

只不過他們的速食麵卻是比不了麒麟集團的紅燒牛肉麵,是一丁點都比不上。

自從紅燒牛肉麵打入了滬海市場之後,它就佔據了滬海市速食麵市場95%的份額,打得別的產品是落花流水。

而滬海同時又是紅燒牛肉麵銷量最多的一個城市,佔據了總銷量的5%。

可別小看這個5%,考慮到紅燒牛肉麵已經打入了華國的鄉鎮市場,是面向全國的一個產品,一年下來,5%的份額也有7500萬包了!

現在滬海人有多少?

沒有迅速的擴張,不過是500多萬而已!

正因為被打得落花流水,沒有半點掙扎的餘地,現在滬海食品六廠的速食麵生產線,已經幾乎完全停工了,至少有500多人陷入了沒有活兒乾的窘迫之中。

現在還沒有什麼下崗的說法,但這麼多人空閑著,生產規模減少了大半,食品六廠也很著急,央求著上面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找點別的活兒做。

正巧這一次訪問考察團就有殷俊在,所以駱先生靈機一動,想著能不能和麒麟集團達成一個合作協議,讓他們跟食品六廠合作,成立一家生產紅燒牛肉麵的分廠。

這樣麒麟食品公司能增加產量,而食品六廠又能起死回生。

殷俊聽到駱先生的想法時,不由得感嘆,這個時候的許多官員,還真是太天真,想得太簡單了。

麒麟食品公司堂堂的一個行業巨無霸,在速食麵這個產業上縱橫無敵手,你喊我來跟你們合作我就來啊?

而且居然是以合作的身份?

平等合作?

對不起,我為什麼不自己做呢?

為什麼我要在滬海來,還要接手你們那麼多的中老年工人、那麼多的破舊設備、那麼多的負擔呢?

我到哪個城市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不可以得到比你這邊更多的好處啊?

有上述的想法,倒不是說現在殷俊成功了,就飄起來了,就自大起來了。

而是以正常的香江商人的思考方式,便是如此的。

殷俊自然沒有那麼刻薄,他只是婉拒了現在展開談判商議的建議,讓食品六廠去華京找牛總經理商談。

駱先生又不是傻子,一看就明白,這是殷俊的興趣不大,逐也不再多說。

一個食品廠的前途和殷俊來比較,孰輕孰重,那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其實駱先生不知道,殷俊對於滬海,從來都沒有任何輕視,反而是很在乎。

對於這個輻射整個華東地區的華國第一商業重鎮,殷俊是垂涎已久。

只是殷俊也和李超人、鄭羽彤一樣,知道什麼叫做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別看殷俊現在的麒麟集團總資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50億美金,在發現了西澳州的聖誕溪鐵礦後,更是暴增到了接近300億美金的估值。

但別說是300億美金,就是3000億美金,你灑在華國的五十多個一二線城市裡面,仍舊是杯水車薪,顯得毫無力量。

因此,殷俊也只有在穩定了自己的基本盤——香江和美國之後,再把華京的工廠弄好,接著把麒麟商業廣場、麒麟巨蛋體育館修建完畢,才有精神來做別的生意。

到處撒網,到處都去拉長戰線……許多大型公司就是這麼垮掉的。

只有小心翼翼到苛刻的人,才能活下來。

你看李超人到了80歲,投資都傾向於保守,都是往能源和基礎建設方面投資,互聯網都很少進入,這就是他的睿智之處。

無獨有偶,巴菲特根本不去碰網路股,但人家還是經常坐上世界首富的位置。

而那些靠著互聯網暴富的人,不少也在風光一時之後,迅速的隕落,不能不說和他們把戰線拉長、激進的投資和擴展有關係。

所以即使是殷俊再怎麼眼饞滬海的黃金機會,此時也只能按耐下來,徐徐圖之。

幸好滬海這邊的發展,如今也沒有騰飛,仍舊是屬於初級發展的階段。

就算是比前世提早了很多年,滬海市的第一筆商品房土地售出,最早也得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了。

拿著土地開始修建,應該也是在86年左右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殷俊在香江和美國的事業早就穩固了,也是時候開始攻略滬海了。

只要殷俊牢牢的佔據鹿家嘴的這些土地,未來100年之間,這都是麒麟集團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什麼叫做優質的資產?

這就是了!

故而當李超人賣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