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連環相扣,相輔相成

比爾蓋茨的眼光沒有這麼短淺。

他看到的,並不是微軟系統的這麼一次暢銷。

他期待的是全盤的繁榮,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更偉大的勝利。

所以在WIN84大賣特賣、口碑爆棚的時候,比爾蓋茨緊急的召開了董事會議,推動了一項合作條約。

這個合作是針對麒麟電腦公司的。

殷俊是麒麟電腦的老闆,但因為在購買股份的時候,他自動讓了一半的投票權給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所以他的投票權其實只有25%,比爾蓋茨則是超過了40%。

按理說,這兩人的股份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怎麼的推動公司章程和條約都正常的,完全不用開會討論。

但比爾蓋茨並沒有這麼武斷,他很善於和董事會和技術、運營部門溝通,從來不獨斷獨行。

特別是這一次,微軟的WIN84銷售勢頭那麼好,得到了一致好評的時候,比爾蓋茨居然要求通過議案,把WIN84,以一個階梯性的價格,賣給麒麟電腦公司。

麒麟電腦保證每一台賣出的電腦,都會預先安裝微軟的WIN84系統。

每年度賣掉20萬台以下,價格是600美金。

賣掉20-50萬,價格是400美金。

賣上了100萬台,那麼價格就會驟減到200美金一套!!

好傢夥!

雖然軟體光碟的錄製不值錢,數百萬數千萬張統算下來,連0.5美金都不到,但裡面蘊含的知識成本,還有後續研發維護基金,都得是裡面出。

所以微軟很有理由賣高價。

尤其是在他們處於市場領先,而且是遙遙領先的情況下。

如果200美金一套賣給麒麟電腦,那麼麒麟電腦簡直是賺大發了!

一台裝了微軟視窗系統的機子,起碼都是多出了500美金的利潤。

他們賣出100萬台,那就是5億美金的純利潤!

最關鍵的是,這筆利潤還是微軟白白讓給他們的,你說這樣的事情,放在微軟的股東和公司人員身上,想不想得通?

一開始大家是堅決的反對。

就算殷俊你是最大的股東,也不能這樣厚此薄彼啊!

因此,比爾蓋茨只能用開會討論,說清楚利害關係之後,才能做出這個大減價的決定。

決定的基礎點在於,這一次的降價,只牽涉到WIN84系統,如果微軟開發了新的一代軟體,那麼協議就不會持續,降價也不會存在。

然後很重要的一點是,降價的幅度是和麒麟電腦的銷售業績掛鉤的。

賣的電腦越多,搭載微軟的系統的電腦就會使用的人越多,微軟的影響力也就會越大,從而極大的影響這群人在下一次購買電腦時的選擇。

一般來說,只要微軟不斷的進步,這些用戶最後都會統統成為微軟的堅定支持者。

給麒麟電腦讓利,也就是幫助微軟來打開市場,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使用新型的智能電腦裡面來,讓他們加入到使用微軟視窗系統的行列來。

這兩點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最後比爾蓋茨的計畫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通過的根本。

微軟的大幅度優惠操作系統,當然是有利於麒麟電腦的售出。

如今的電腦遠遠不是以後的那種大眾貨色,它還是一個高科技產品。

性能最為優秀的IBM電腦非常昂貴,低配置是3000美金左右,高配置是3500美金甚至4000美金。

加上了微軟的操作系統售賣,最便宜也得差不多3800左右,貴的還得倒5000美金了。

要是麒麟電腦能把售價拉低三百、五百,對於美國人來說,也是節省了不小的開支了。

但問題在於另一個。

麒麟電腦再怎麼的銷售好,它也是依靠IBM才能有今天。

IBM的生產線有限,他們也不只有麒麟電腦這麼一個經銷商,所以如今麒麟電腦銷售網路雖然已經擴展得很大了,可相對來說,網路的銷售能力也從來沒有飽和過。

沒辦法啊,每個月就只能搶到那麼多的電腦,只能賣那麼多。

IBM還有一個銷售獨佔協議。

如果你去賣別的公司的電腦,那麼就不許再從IBM進貨!

這又卡死了許多經銷商的門路,也讓麒麟電腦進退兩難。

當然了,感覺到進退兩難的,只是那些中低層的員工,高層的人,早已開始準備起了創立自己的電腦品牌,推出自己的組裝電腦。

秘密實驗室裡面,各種拼裝和性能的調試,早已磨合成熟。

拼湊出來的上百台工程機,也早已經進行了非常嚴格的測試,從最初的IBM性能的70%,已經提高到了80%左右。

在和微軟簽訂了合同之後,有了這麼一大筆利潤,也讓麒麟電腦的高層下定了決心,正式啟動組裝電腦計畫。

各種零部件的單子,也隨即的發向了各個生產廠家。

第一批的訂單,便涉及到了100萬台的電腦數量。

倒不是麒麟電腦太過自大,而是他們已經在這個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大半年,作為銷售電腦的先行者,他們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

而且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太過龐大,老闆殷俊都預測全球的電腦數量會超過10億台,即便是沒有那麼多,按照一億台的總容量算,這100萬台電腦,又算得了什麼?

在美國這麼一個全球最發達的、擁有3億人口的國家,麒麟電腦如果連100萬台電腦都賣不出去,那還有什麼雄心壯志可言?

……

殊不知,麒麟電腦的高層們的這種心思,恰好就是比爾蓋茨和微軟期望看到的。

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就是為了看到電腦市場一步步的擴大,風靡全世界!

然而,比爾蓋茨現在還是不夠老奸巨猾,沒有太遠瞻的思維。

在他看來,電腦的發展,只要有足夠優質的電腦硬體配置,加上微軟的軟體支持,那麼就會有許多有趣的程序出現。

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不斷的有優秀的程序出現的話,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電腦。

這也是微軟公司和麒麟電腦達成戰略性合作夥伴的最主要因素。

以比爾蓋茨的性格,這個授權價格,可真的算是白菜價了,要不是因為WIN84的銷售量爆棚,在別的地方可以找回損失,他也說服不了。

他想的當然都不錯。

但是還不夠。

因為電腦和手機的發展軌跡一樣。

使得電腦突飛猛進、實現了質變飛躍的,還是當電腦鏈接上了網路之後。

就像是手機變成智能手機,實現了手機聯通世界之後,那讓人瞠目結舌的發展種類和速度一般。

在如今的1984年,電腦當然已經能聯機上網,只不過網路速度慢不說,還得靠電話撥號上網,顯得非常不方便。

要不是非常有必要的話,如今的電腦,80%都處在單機運行狀態。

這樣一來,電腦的功能可就有了很大的浪費。

所以,在電腦不斷增加的同時,殷俊也要加快網路速度的建設。

麒麟網路的多協議路由器、交換機、光纖傳輸、網路傳輸等等,都已經搭建起了框架。

多協議路由器甚至已經進入了實際運用的狀態中。

雖然現在沒有形成全球聯網,不過一個城市裡面的好幾所大學、中學、幾家公司,一起通過這種多協議路由器進行網路連接的工作,已經開始了嘗試。

牽涉到了上千台電腦的全部聯網,是非常細膩複雜的工程,這對實驗室也是一個考驗。

不過有著最了解多協議路由器的波薩克夫婦主持測試,問題倒不是很大。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今年的上半年便可以開始第二階段的測試。

整個斯坦福大學所在的城市——波士頓,都會用上這種多協議路由器。

只要能把一個城市的網路連接好,那麼以後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等,便可以依樣畫葫蘆的連接網路了。

網路的連接,讓全世界的用戶在一個網路裡面,只是成功的其中一個方面。

還有一個成功要素,在於網路速度。

簡單的說,就是網路傳輸速度。

至少在目前來講,網路傳輸速度是最重要的。

至於說後來的伺服器承載能力,那都是以後了。

沒有魔獸爭霸等大容量和高要求的網路遊戲,倒是不用那麼的擔心承載量問題。

想要讓人們除了工作之外,更喜歡用電腦,那麼就要讓他們在網路的世界裡面翱翔。

90年代曾經有一個詞語,很形象的表達了這種上網的意思——衝浪!

上網就如同衝浪一樣的可以傲立潮流的尖端,如同衝浪一般的刺激有意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