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帶一帶年輕人

在2個多月之前,也就是9月底的時候,慈禧傳的第二部《垂簾聽政》,正式在香江播出了。

和前世不一樣的是,這次的《垂簾聽政》得到了麒麟院線的全力支持,在全亞洲範圍都進行了上映。

李瀚祥在全亞洲都是很有名氣的,第一部的《火燒圓明園》,便因為精緻的拍攝和實地的取景,博得了許多人的好感。

有了第一部的基礎,第二部的《垂簾聽政》自然也受到了歡迎。

6周的放映時間下來,《垂簾聽政》的亞洲總票房達到了3億港幣。

最奇妙的是在歐美的版權售出,也因為《火燒圓明園》在法國和英國大賣,第二部的《垂簾聽政》也被聯藝電影公司用2000萬美金的超高價格買斷了電影和錄像帶版權。

好吧。

這不是開玩笑,當初闖入圓明園的兩個強盜,現在居然最追捧那段歷史,上映一個月都是場場爆滿,錄像帶更是賣出百多萬盒,實在是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票房是一個方面,他們的那些無聊的評論家和記者們,都在電視、報紙和雜誌上面討論了大半年,非常的樂此不彼,觀眾們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也不知道他們是在反省,還是在回味那一段短暫的美好時光——咳咳,也不能說短暫了,他們在那兩三百年時間裡,可謂是風光無限,統治了幾乎全世界。

李瀚祥的工作室,已經掛在了麒麟電影的旗下。

當初他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麒麟電影還沒有成立,所以自己干,自己湊錢去拍電影。

現在有了麒麟電影,他二話不說就掛靠在了麒麟電影旗下。

只是慈禧傳的五部電影,他已經拍得差不多了,殷俊跟他交代了,這些便不用交給麒麟電影,就算是他自負盈虧。

說是說自負盈虧,但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慈禧傳的五部曲,擺明了就是大賺一筆的,殷俊這是在讓出利益給老前輩呢!

不過呢,因為全部的費用都是殷俊給贊助的,所以每次電影的分成出來了,李瀚祥直接便拿了一半匯到殷俊的賬戶裡面,只不過是事後跟殷俊說一句而已。

他這樣的作風,倒是讓樂易鈴都很欣賞。

樂易鈴喜歡不忘本的人,也更喜歡有能力的不忘本的人,李瀚祥兩樣都佔全了,當然就會得到樂總裁的欣賞。

現在慈禧傳的剩下三部,後期製作也差不多完成,預計明年會上映兩部,後年再上映一部,這個李瀚祥的畢生志願,也算是徹底的完成。

鬆了一口大氣的李瀚祥,也開始琢磨起了自己接下來的工作。

李瀚祥已經是57歲的人了,前幾年還做了手術,任憑怎麼保養,身子骨都已經開始衰弱了,再也不可能像年輕時那樣的拚命拍戲。

就算是慈禧傳的五部曲,在殷俊的要求下,他也足足了拍了三年,才算是拍完,這在他歷來的拍戲歷程之中,算是耗時最長久的了。

可是同樣的,這也是李瀚祥做得最精細的一個系列電影,雖然很累,但卻是酣暢淋漓,非常的過癮。

事實證明,慢工出細活,也同樣會得到觀眾們的喜歡。

票房純利潤和口碑那麼高,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嘗到了甜頭之後,李瀚祥便想起了自己的下一步。

按照現在的這個勢頭,慈禧傳五部曲起碼能給李瀚祥帶來4億港幣的純利潤收入。

有了這筆錢,李瀚祥給自己和老婆養老,給兩個女兒做嫁妝的錢,差不多都已經夠了。

他下一步準備和麒麟電影合作,拍攝一些有意思,但卻又有意義的電影。

合作的方式大致上和麥當熊、徐客差不多,他不管投資,只管領取分紅就行。

身為幾十年的老導演了,李瀚祥的人品還是很過硬的,當然不會只拿錢不辦事兒,他一定是以電影的質量為第一位,肯定不會拍出爛片來。

「什麼?李老你準備拍帝王傳?」殷俊訝然的看著眼前的李瀚祥,心中有些詫異。

李瀚祥請殷俊喝早茶,他知道肯定是想要商量一點事情,沒想到李瀚祥拋出了這麼一個大計畫出來。

「對!」

李瀚祥道,「我去年的時候,已經請內地的一群史學專家們開始寫劇本了,第一部的《秦始皇》,已經改了5稿。有時間俊少你也看看,他們的文字功底是真的好,故事的邏輯性和可讀性也很強!」

「好,過兩天李老你給我送一份過來吧。」殷俊頜首道。

毫不誇張的說,在這個年代的那群歷史學家們,絕對是華國近代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批了。

在他們之後,再也沒有這麼集嚴謹和故事性於一體的專家,多的是屍餐素位的「磚家」,再也沒有這種文學大師。

他們此時年齡差不多都在40-60歲之間,經歷了兩個朝代的輪替,受到x國時期很多文化風格的影響,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特點,正值如今年富力強之際,當然寫得出好劇本來。

關鍵還在於人家的認真嚴謹態度。

一個劇本稿子修改個三五遍,打磨個一兩年,那是常有的事兒。

哪裡像是以後,劇本故事越來越不受重視,寧願花幾個億去打造特效,都不去花幾百萬,請幾個好的編劇,把故事講得好一點。

嗯!

沒錯。

殷俊想的就是那個2018年號稱「7.5億巨資、六年打造的超玄幻電影」——阿修羅。

上映三天,僅僅拿到不到5000萬人民幣的票房奇蹟,然後片方宣布緊急下撤。

「因為不公平的環境,我們拒絕再上映。」

能想出這樣的借口的文案,其實就讓這個策劃者去寫劇本,說不定都能再增加5000萬的票房。

李瀚祥的慈禧傳五部曲,就是由這群歷史學家和編劇們寫的。

正因為知道他們的專業和嚴謹,殷俊才決定看一看,就像是之前他仔細的閱讀的慈禧傳五部曲的劇本一樣。

別以為殷俊腦海里有那麼多經典劇本,保險柜里有著兩百多個經典劇本故事,就不需要再學習了。

事實上,這些年,殷俊每年閱讀各種書籍的數量,都不少於50本。

劇本和故事更是不知道看了多少。

所以像是這樣的劇本,殷俊是一定要觀摩學習的。

「好,俊少您是世界第一的編劇,您也幫我把把關。」李瀚祥也乾脆,馬上應了下來。

他對殷俊的尊重,完全就是出於殷俊的才華身上。

雖然他比殷俊大了30多歲,但是自認為沒有殷俊的能耐,那些書籍和劇本,他就肯定寫不出來。

故而拿給殷俊看劇本,也有讓他多指點一下的意思。

內地的編劇們基本功是非常紮實的,但問題在於他們和外面的世界隔絕得有點久,所以在緊跟時代上面,比起殷俊還差得多。

「這麼幾年在內地,我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什麼都順利和舒坦。」李瀚祥繼續地說道,「所以未來的這些電影,我都準備在內地拍攝,畢竟那裡資源豐富,地域廣闊,做什麼都方便。」

殷俊點了點頭。

李瀚祥自己不說,他都會讓李瀚祥這麼做。

難得有光明正大的在內地發展電影事業,培養一群群的電影人才,殷俊當然要支持他了。

依照李瀚祥的能力,依照他這麼拍攝的規模和檔次,十年之後,肯定能從他的劇組裡面出來不少的人才。

李瀚祥看到殷俊贊同,心下也再次鬆了一口氣。

他曉得殷俊很親近內地,可如果自己每一部戲都在內地拍,也不知道會不會讓殷俊覺得,自己太過不合群,非要到那麼偏遠的地方去拍。

「我去內地拍戲,俊少你有沒有什麼人才要推薦的?」李瀚祥道,「輝仔就不用去了,倒不是說他和我女兒分手了,而是他應該在香江多磨練演技,才可以快速的成長。」

殷俊一愣,旋即啞然失笑,「他和你女兒都分手了,你還這麼照顧他?」

「輝仔是一個好小夥子,只不過是和我女兒合不來,這也是沒有緣分。」李瀚祥嘆了一口氣,也有點惋惜。

他現在還不知道,就算梁佳輝和他女兒分手了,以後那些年,可一直把他當父親對待的。

連李瀚祥的葬禮,都是梁佳輝忙上忙下,迎送悼念的客人們,完全是一手操辦。

這也不枉費李瀚祥在內地手把手的調教了梁佳輝一年,教給了他那麼多的知識。

「你說的是,輝仔在香江,能磨礪得多一些。」殷俊微微笑過之後,也不提梁佳輝了,「在粵西電影製片廠裡面,有一個叫做張囈謀的攝影師,我之前去內地看了一些他拍攝的照片和畫面,這是一個非常有想法和創造力的年輕人,如果可以的話,就讓他來劇組吧!」

「好!」

李瀚祥拿出小本子,把張囈謀的名字記了下來。

「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