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掌握院線的重要性

直到雪莉蘭辛回到美國,殷俊和她之間,也沒有談起麒麟集團北美分公司的另一個重要棋子,也可以說是一種重要的布局手段。

那就是在吳思源管理下的麒麟北美院線。

作為未來內地院線的強者,吳思源在原先的發展上面,是真的有一套。

按照殷俊的吩咐要求,吳思源並沒有對旗下的100家電影院進行擴張,而是保持了規模。

但是在具體的管理方面,吳思源已經培養出了正常情況下的3倍人手。

雖然這樣對麒麟北美院線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可一旦準備擴張的話,這些人就能馬上派起用場來,不至於要等待人才,才能夠去擴張。

如此浪費時間的事情,是殷俊絕對不會允許的,吳思源當然曉得這一點。

吳思源去美國之前,殷俊按照自己前世去看電影的那些院線的規矩,選擇了一些適合這個年代的模式,交給了他。

他就憑藉著這些,一上去就折服了不服氣的那些老外,時不時的就來一些微調和改革,從而促使麒麟北美院線的上座率越來越高,好評度越來越高,弄得手下的人無不是對他佩服萬分。

無論在國內國外,只要能給下面的人帶來榮譽,帶來利益的,都是好老闆。

小到一家公司企業,大到一個國家,就都是這樣。

元首當初帶著德意志橫衝直撞的時候,那些傲慢的將軍和元帥們是多麼的支持他?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就今年5月份的票選,麒麟北美院線就是影迷們評選的最佳觀影院線,沒有之一。

美國佬那種粗獷的服務態度,比起香江人來說,簡直是弱了太多了。

但影迷們作為消費者,當然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好的服務,能享受什麼叫做「顧客是上帝」的待遇。

說老實話,其實在國外的普通行業,很少有這種顧客是上帝的理念的,也只有日本人,才會從上到下都這麼的做,歐美的小酒店小餐館,服務態度惡劣的不知道多到哪兒去了。

所以忽然遇到這麼一個好的電影院線,大家都喜歡,都願意到這裡來看電影。

美國人看電影的消費是很高的,不僅僅是可以賣電影票,幾乎每個人都會拿著一杯可樂和爆米花進場,然後那些大片什麼的,還有紀念品在現場賣,有些人看著喜歡了,直接買一件就穿進電影院去支持自己喜愛的人物去了。

如果你做得好了,這些小東西加起來的利潤,比起電影票賺的錢都還要多。

反過來說,從電影公司的角度來看電影院線的話,你一家電影公司想要成功,肯定要和院線拉好關係。

出於法律的限制,雖然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並沒有自己的院線,但人家的母公司有啊。

比如時代華納集團,旗下就有一條大規模的院線,數量不小於1000家。

環球集團也同樣如此,他們自身院線電影院數量雖然不算太多,可加盟的電影院卻不少。

日後派拉蒙的主人雷石東,現在已經是美國東部海岸最大院線的擁有者,而且還在積極的往東南部延伸。

麒麟集團旗下有一條這麼受歡迎的院線,雪莉蘭辛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去規劃它。

但她卻一直沒有說,原因在於在美國的時候,殷俊便對她講過,麒麟北美院線,遠遠沒有到發揮作用的時候。

等到它成為美國第一的院線時,才是它可以更多的反饋給迪斯尼和聯藝電影公司的時候。

甚至於麒麟北美院線,會有一套自己的執行規則,殷俊並沒有打算讓它受到電影事業部的管轄指派。

未來的經歷證明,越是龐大的集團,就越應該單獨的運作,而不是混為一談。

並不是說,我們是同一公司的,那麼你用我的資源就可以免費,我也可以白白的叫你做事情,甚至資金互相的提供周轉。

孟子有句話叫「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沒有一個完善而又規範的制度,那麼這麼混亂的運營,小企業還好一點,大公司肯定完蛋。

具體拿到北美分公司這邊來說。

迪斯尼和聯藝電影是分屬於兩個不大相同的類別。

迪斯尼主要攻佔合家歡、真人動畫電影、劇情片的市場。

聯藝電影是劇情片、商業大片、恐怖類別等等,只要是掙錢的,他們都想要做。

這麼兩大公司聯合起來,已經是非常強大的了,成為好萊塢第一都是指日可待的。

如果再把麒麟北美院線交給他們,他們從製作、發行到上映,完全就成了一條龍的壟斷地步,完全是屬於自給自足的架勢,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從而影響兩大公司的進步。

反正我製作能力超強、發行能力超強,電影院就是我們家的,我還那麼辛辛苦苦幹什麼?隨便做做就能賺錢的嘛!

這樣的思想,非常可怕。

故而殷俊早就準備,讓電影公司和院線分開運營。

就算我們是一家集團的,但如果你的電影不夠好,我也不能給你太多的排片。

反過來說,兩大電影公司也可以積極的去爭取更好的上映條件,包括分成和黃金時間段的安排等等。

這樣雙方又是合作關係,又不用依賴對方來生存,自然效率就會提高,自主經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從而齊頭並進的發展。

其實殷俊也沒有打算靠著院線掙多少錢。

前世即便是到了2020年,也沒有聽說哪家院線是大賺特賺的,反而是他們紛紛賣給了華國資本。

你想想看,如果院線賺錢,怎麼會賣給你華國人呢?

怎麼沒看到他們把迪斯尼、漫威影業這些公司賣給華國人呢?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的話,院線卻又是一家娛樂公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萬達影業為什麼那麼強悍,直接把華國的電影公司老大華誼幹得說不出話來,讓馮齙牙這種大導演都直接發微博半開玩笑的求饒?

不就是因為他們掌握著全國最大的電影院線——萬達影院嘛?

阿里影業和企鵝影業,背後靠著那麼牛比的公司,比萬達都強悍,投資一年就是上百億,他們有沒有幹得過萬達影業?

也沒有!

還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在華國做電影的根源,那就是強大的發行和院線實力,比起不靠譜的電影公司,更加的紮實。

在美國同樣如此。

一個強大的院線,不但可以支持自己的電影公司,還能打壓別的電影公司,更能為自己在發行上面爭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說,如果現在麒麟北美院線就有上千家、三五千個銀幕,再遇到《生死時速》上映,你看《超人2》敢不敢上來硬扛?

一旦華納電影公司把《超人2》拿來狙擊《生死時速》,那麼從此之後他們就面臨著失去麒麟北美院線的危險。

數千個銀幕就這樣和他們揮手說拜拜,絕對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只要沒有人狙擊《生死時速》這樣的大片,它在北美的票房至少都是2億美金起,而不是堪堪過了一億而已。

北美市場,向來是全世界的風向標。

在北美市場取得好成績的電影,不一定能在海外取得好的成績。

但不在北美市場取得好成績的電影,肯定不能在海外有票房的大收穫。

只要是麒麟集團的電影在北美成功了,那麼海外的發行分成,就會佔據極大的優勢,至少票房能多增加20%左右。

可別小看了20%,累積下來可是不得了。

一家電影公司發展得好,還是發展得一般,說不定就是由這20%的票房來決定。

當然了,僅僅在北美擁有院線是不夠的。

亞洲始終還是殷俊的基本盤之一,重要性完全可以和美國並列。

前世的香江彈丸之地,為什麼能有上百家的電影公司,鼎盛時期大多數還能活得很滋潤?

不就是因為他們在亞洲是稱王稱霸的么?

說句不客氣的話,在好萊塢還沒有碾壓全球之前,全亞洲的人們,除了看香江電影,他們還能看什麼?

就算在2020年,買香江電影賬的人,也是有不少。

也是香江電影自己作死,否則哪怕是你有一半的公司維持正常的拍攝,而不是抱著騙錢的目的,結果都完全不一樣。

香江的喜劇、武俠、鬼怪、黑幫電影、警匪片等等,完全是可以和好萊塢電影共存的。

因為這些電影類別,從來都是我們華語電影的強項。

偏偏是他們自己都做得不認真,半個月、一個月就粗編爛造成功,出來騙錢。

影迷們看在大明星的份兒上,上當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次都上當,怎麼還會選擇相信你?

無意間吃了屎,總不能次次都還去吃屎吧?

殷俊穿越回到42年前的香江之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