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迪斯尼雙壁!

在美國的電視台來說,所謂的電視劇的黃金檔,具體並不是指一周之中的某一天,而是指一個季節。

他們最黃金的時間段是每年的10月到4月。

凡是最精彩的電視劇,必然會在這段時間來激戰群雄。

沒有在這個時間段來拼殺過的電視劇,即便是獲得了超高的收視率,也有點名不副實的感覺。

近幾年來最著名的超神劇——《風流醫生俏護士》,便是在這個時間段殺出了一條血路,得到所有人的公認。

包括去年開始的另一部超神劇——迪斯尼電視頻道的《歡樂酒店》,雖然一開始沒有在這個時間段,但它一口氣從7月份播到了4月,也算是最後能趕上這個慘烈的廝殺階段。

《歡樂酒店》有點討喜的意思。

因為它經過了7-9這三個月的鋪墊和吸引,進入10月激戰的時候,已經大勢已成。

即便是《風流醫生俏護士》也沒有絲毫壓下《歡樂酒店》的風姿,它以6600萬的收視人數,傲視了除了《風流醫生俏護士》之外的所有電視劇,成為了年度的第二名。

雖然只是得了第二名,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僅僅第一季就有這麼天縱之資的電視劇,經過了三五季之後,哪怕不能到1億的收視人數巔峰,起碼8000萬也是妥妥噹噹的。

一旦《風流醫生俏護士》完結,那麼《歡樂酒店》就會成為第一,按照這個架勢,它的連霸也會很多年。

有沒有人覺得它可能撲街?

當然也有,可是不多。

因為這是殷俊負責的編劇和設定。

只要是大框架還在,人物的性格特點還在,《歡樂酒店》這樣的室內情景劇,就不會失去觀眾。

果不其然,進入9月,第二季的《歡樂酒店》,第一集便收穫了6000萬的收視人數,第二集更猛,直接突破了7000萬的收視人數。

這樣狂暴的收視率,直接讓所有的美劇製作公司目瞪口呆,從而更加加速了自己的室內情景劇的製作。

嗯,借鑒這樣的事情,可不光光是華國有,美國也是一樣的。

只要你沒法從法律上證明我有罪,那我就沒有錯。

這便是美國人的邏輯。

而且沒有錯,沒有一個美國人覺得這種邏輯不對。

殷俊在聽說他們今年開始製作,甚至是已經推出了室內情景劇的時候,還有一點擔心,《老友記》、《人人都愛雷蒙德》這樣的神劇,會不會被他們提前給做出來?

可轉而看了看最近兩三個月他們推出來的劇,殷俊就不擔心了。

原來粗編爛造這樣的事情,也不僅僅是華國有,美國同樣是如此。

儘管他們已經很刻意的去避免和模仿《歡樂酒店》了,但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是落了下層。

你說《歡樂酒店》是一家酒吧,你給我弄個咖啡廳來幹什麼?

弄了咖啡廳,你還非要演幾個醉漢來觸景生情,你卻是不是在玩弄美國的觀眾們?

還有一個,也是以心靈治癒的方面來描寫的,只不過主角變成了一個女人。

你說女人也就罷了,可女人處處的說話口氣和動作,都跟《歡樂酒店》的酒吧老闆一樣,你不覺得彆扭嗎?

……

連看了幾部這樣毫無心意的模仿,殷俊還真的就不會再胡亂擔心。

本來這些超神劇,必須要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之下,才會被觸發靈感,從而寫出來的,並不是哪個人都能寫。

沒有前世那些天才的思維和想法,這些人想要做出神劇來,可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啊!

《歡樂酒店》只播出了兩集,殷俊看了之後,也給了它一個結論。

那就是穩!

美國的那群編劇,按照殷俊的大綱和框架,把整部電視劇的基調定得和第一季一模一樣,只不過是在具體的每個故事上面下功夫。

這就是聰明人的做法。

好的東西,在沒有失敗之前,就不用去改變。

這是歐美的諺語,倒也是挺合適的。

當然這也和劇本框架是殷俊給的要求有關,老闆給的命令都不執行,那群編劇也是不想要工作了。

按照這樣的發展軌跡,第二季殷俊也不要求《歡樂酒店》直接衝到8000萬以上的收視人數,只要能穩住基本盤,隨著情節越來越展開,隨著電視觀眾們越來越依賴它的時候,那麼以後再發力也不算太晚。

80年代的美國電視劇,廝殺可遠遠沒有2010年之後那麼的慘烈。

你想想那時候都是什麼人在拍電視劇吧!

《紙牌屋》的導演是大衛芬奇。

《超感獵殺》的導演是沃卓斯基姐弟。

《大西洋帝國》的導演是馬丁斯科塞斯。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的導演是科恩兄弟。

……

這麼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導演名字,簡直是讓人覺得不看都對不去這些卡司。

現在來說嘛,電視劇還是有點不入流,電影導演都看不上。

這就更讓殷俊不擔心了。

天才做出來的作品,和尋常人做出來的作品,肯定是有差距的。

既然現在自己的對手都是尋常人,那還擔心什麼?

電視劇方面,不用殷俊擔心,在綜藝節目上,那更不用殷俊擔心。

已經榮升為迪斯尼電視頻道的副總監的卡拉斯,繼續掌舵第二季的《美國偶像》。

為了把《美國偶像》第二季做好,他在第一季完結之後,來香江呆了半個月,專門看香江版本的《香江偶像》,然後又和殷俊溝通,聽取殷俊的意見,以及把自己的想法拿給殷俊指點。

要知道,殷俊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製作人。

居然拿出來的策劃書就有整整300多頁,上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備註,可見這個人有多麼的認真。

這麼一番努力之後,卡拉斯才開始了自己的《美國偶像》第二季之旅。

在海選的時候,卡拉斯就玩出了一個花樣。

殷俊只是提醒了他,要在參賽歌手和寶馬公司之間,建立起一個巧妙的聯繫。

然後這傢伙就無師自通的直接在寶馬車裡面安裝了大量的攝像頭,專門來接送那些有潛質的歌手。

包括是第一輪海選初試、第二輪、第三輪……

於是,上百個形形色色的參賽選手,他們在參加比賽之前、參加比賽之後的種種心情,種種表現,全都展現在了觀眾們的面前。

而拍攝的時候,選手們都是不知道的,所以他們的言語、惆悵、歡喜、難過、緊張……等等,都沒有絲毫的作假,顯得非常真誠。

這讓觀眾們非常的新奇,彷彿有一種窺伺選手們的生活的刺激感覺。

他們只要感興趣了,覺得很有趣了,那麼收視率就會高了。

在這樣的花絮刺激之下,收視人數基本上保持在3000萬人左右,有時候特別受關注的歌手候選出來,還能突破3500萬這樣的數據。

要知道,這可是花絮!

花絮都如此了,那麼正式的開始比賽後,打破之前第一季的7600萬收視人數,還是問題嗎?

本來《美國偶像》已經是全美第一的綜藝節目了,而且是史上第一。

再讓它這麼的突破下去,簡直是會讓任何的競爭對手絕望的。

可迪斯尼電視頻道不管,美國人可沒有什麼中庸之道,他們就是要越強越好,打死所有的對手最好!

隨著受關注度的越來越高,他們投入的各種宣傳資源也是越來越多。

美國大小城市的各個宣傳平台,全都是《美國偶像》的廣告,幾乎只要你不是在山村,那麼就都能看到。

可別誤會,迪斯尼電視頻道都沒有花太多的錢,大部分都是贊助商給贊助的經費。

比如說寶馬公司。

雖然他們出了史上最高的1億冠名權費用,可單單是這些花絮的播出,他們在美國的知名度就開始大爆,銷量直線上升。

因為這寶馬車承載著所有的參賽選手,簡直把所有的寶馬車都用上了一道,扎紮實實的給美國民眾們看了一場寶馬車秀。

許多人看著看著,就覺得,咦,寶馬車真的挺好啊,要不我們就去買一輛吧?

以前嘲笑寶馬公司是冤大頭的人,如今早就已經悔青了腸子。

人家正式的表演都還沒有開始,這1億美金就花得物超所值了,你說在哪裡去找這麼好的宣傳機會啊?

寶馬公司欣喜若狂之餘,馬上決定了進一步的加大廣告支持力度。

比如說《美國偶像》的宣傳畫上面,雖然主角都是各個參賽選手們,但背景卻必然會有寶馬車的存在——這樣的宣傳、拍攝、印刷成本,就都是寶馬公司出的,全包了。

不僅僅是寶馬公司,許多參與了《美國偶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