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降價的第一步

小的地產商,對於市場的影響是很小的。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只能算機會主義者,只是在大型的地產商的指甲縫裡面摳飯吃,而沒辦法成為命運的主宰。

行情好的時候還行,一旦遇到什麼風吹草動,第一批倒霉的絕對是他們。

也只有實力到了中等的地產商以上,才有資格說自己在市場上面有了發言權。

未來的香江第二超級富豪、李四叔李照基,現在的恆基兆業,便是這樣的中等地產商。

香江現在最大的地產商,除開了吞下了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記黃埔的長江實業,還有以世界船王、香江首富身份回歸的包鈺剛的包氏家族,其餘的全都是英資企業。

最大的地產商自然就是怡和洋行,擁有著超過數百億港幣的資產的它,橫行香江已經數十年。

事實上它在2020年,仍舊能在香江排名前三。

原因在於怡和洋行作為英國商行,在香江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香江初建的那段時間,他們拿到的土地不計其數,而且全都是最好的地盤。

這些地盤他們都沒有出售過,所以到了2020年的時候,香江的驚天房價便直接造成了他們的市值不斷暴漲。

殷俊倒是有一些想法。

兩年之後,怡和洋行的新任董事長就會宣布註冊地遷出香江,這代表著怡和洋行只是把香江當成是自己的錢包的想法,他們此時根本就不重視香江……嗯,也可以說從來沒有重視過。

如果趁著那個時候,狠狠的在怡和洋行身上割幾刀,多割下幾塊肥肉來,也算是為這麼多年被他們欺壓的香江人出了一口氣。

眼前的時候,怡和洋行等大房地產商自然是撐得住。

那些小地產商們,那些憑藉著關係,或者是拿著全部身家投入房地產的小地產商們,卻是穩不住了。

不是他們的精神穩不住,而是他們的資金鏈穩不住了。

行情好的時候,銀行貸款給你都是笑眯眯的,什麼條件都好說。

行情不好的時候,銀行的人可就完全變了一副嘴臉,貸款利息、期限什麼都不能少,而且絕對不能拖延,一旦拖延,馬上就會申請查封資產。

這可不是電影電視裡面才有的情形,而是真實存在的,全世界的銀行都是這樣。

但誰叫人家有錢呢?

有錢就是大爺!

所以包括李超人、鄭羽彤這樣的巨頭們,也同樣得在很多時候受制於銀行。

否則也不會有李超人悄悄的藏了2000億港幣的事情出來了——老子就是要爭這口氣,讓你們看看,我有錢!!

嘖嘖,這就是華人第一首富李超人。

人家越老越成精,雖然表面上被馬耘、王首富、小馬哥這些人奪走了首富的位置,但真正知道的人,都曉得人家私底下沒有爆出來的財產,早就遠遠超過了明面上的。

但李超人只有那麼一個,並且現在他還在努力的奮鬥呢,就更別說這些資金不足的小地產商們了。

資金不足、能力不夠,那在現實的壓力下,就得認慫。

第一個撐不住的小地產商公司叫做「平江房地產開發公司」。

他們手上只有一個盤,而且是在靠近新界的位置。

平江地產公司的運氣不大好,他們去年才入的局,直到今年才辦好了所有手續,做好了所有前期工作,取得了預售許可。

恰好此時就遇到了香江的房地產有價無市。

平均價格雖然是高達1400元每方呎,可許多房子都賣不出去,特別是這些小地產公司開發的房子。

無論是在房屋造型設計、交通便利、後期的物業和維護等等方面,小地產商和大型地產商,都是有著很大很大的差距。

所以有些時候大地產商的房子貴一些,大家也寧願選擇他們的。

小地產公司能拿出來的辦法,就只剩下拿出位置好的樓盤,以及價格優惠這一套辦法。

平江地產他們的這個盤也不大,就是350戶左右的樣子,平均面積在500-1200方呎左右,大中小都有。

價格他們一開始定的是1100每方呎,畢竟位置不大好,而這個盤的綠化也不好,顯得非常稠密。

由於提供了免費的班車,來這邊看盤的人倒是不少,但真正下定的人,還是很少。

這麼兩三個月過去,他們一共才賣出了103套房子,連銷售總數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以前沒有那些種種爆料和危機,平江地產還可以稍微穩得住。

可如今明顯房價就是快要崩盤的架勢,如果他們再不採取行動,等到大房地產商開始降價的時候,他們可就一點生路都沒有了。

於是,他們當機立斷的咬牙,在《麒麟日報》上面買了三分之一版的廣告,宣布了自己的大減價措施。

「從即日起,平江閣盛惠50套房源,每套每方呎綜合降價200塊以上,最低僅800塊每方呎!先到先得,時機不等人!」

現在每天看《麒麟日報》的香江和奧門人,已經多達上百萬人。

雖然它每天只發行50萬份,可並不是一個人就看一份。

有時候早茶店老闆放在桌上的,一桌客人走了,另一桌坐下,又會接著看,或者街坊鄰居大家一起看的也比比皆是。

毫無疑問的說,《麒麟日報》的影響力,也因此成為了最大的。

影響力最大的報紙,打廣告自然是花費不小,尋常的一則廣告就得花幾萬,如果是這種佔據了三分之一版面的,更是會以十萬以上起價。

所以說,平江地產也是花了血本。

但這樣的效果卻非常好。

僅僅是上午的時候,他們租賃的五輛巴士,就全部爆滿的來回拉了6趟客人。

另外自己開車過來的、坐車過來的也有不少。

總的一上午,一共有超過300多組的客戶來看房,平江地產從上到下的人員全部都出動了,才算是滿足了講解的需要。

平江地產這一次的降價,並不是那麼白痴的直接降價200元每方呎,那最低的就是800多塊了。

他們耍了一個花招,那就是100塊每方呎的房價,折算成裝修費用,由平江地產負責給買家們做基礎的裝修,多退少補。

這裡面的貓膩可不小,材料和人工怎麼算錢的,都是他們說了算。

然後他們再大批量的向供應商壓價,得到的原材料更便宜。

左右這麼算下來,起碼他們能節省一半的價格。

但即便是如此,平江閣的實在降價也有100塊每方呎,雖然最低的900塊每方呎的只有一套,但多數的價格也在850-950之間。

這樣的價錢,加上不菲的裝修費用,還是很讓那些沒什麼錢的人動心的。

畢竟去年的1981年,房價也就是差不多的這樣。

大家雖然相信房價肯定要下跌,但也有很多人相信,房價不會跌太多,他們的心理價位還就是八九百左右。

況且,急需買房子來居住的人,也就是俗稱的剛需一族,也是必然會存在的。

這些人不得不買房子來結婚,或者更換居住環境,或者怎麼的,逼迫得他們不可能等兩三年。

於是在上午的時候,就有15組客戶簽單了。

等到下午,來的人更多,看到牆壁上貼著的戶型圖,大部分都貼上了「已售」的單子,大家心裡難免有些發慌。

再加上有著實實在在的優惠,還有許多人迫切買房的需求想法,下午三點鐘之前,剩下的35套房子就全部賣光了。

下午簽單的時候,更多的人都是看著的,眼看著房子被人一搶而空,想著這800多、900多的房子就再也沒有了,很多本來不著急的人,也轉而著急了起來。

他們紛紛的圍住了平江地產的人,詢問還有沒有低價的,還能不能搞低價的房子出來。

平江地產的人,一開始都是連連搖頭,聲稱絕對沒有了,就這麼50套,剩下的明天就要恢複原價,一點商量都沒有。

如果是在40年之後,大家對於房地產商的套路,那是完全明白的,上網一查就曉得他們要搞什麼花樣。

可現在的人們哪裡懂那些套路?

越是聽到優惠沒有了,他們就越是不甘心,開始是十幾個人在鬧,轉而就發展成為了在場的全部人都鬧了。

這麼鬧哄哄的眼看控制不住,那位躲在了房間裡面的總經理,就「不情願」的出來了。

他聽了大家的訴求,看著嚷嚷激動的人群,最後「被逼得沒有辦法了」,才說出了承諾。

「既然大家都來了,還這麼的有誠意,那麼我們也不是不懂規矩的人。」總經理說,「這樣,今天如果能確定簽單的,那麼無論你們看中了剩下房源的哪一套,都可以按照今天的優惠價格來買……但是出了這個門,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