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互助互利

迪斯尼電視頻道以前的成績,也就是僅限於孩子和不大不小的年輕人們,對於成年人的吸引力,還是不大夠。

可到了殷俊買下了迪斯尼之後,他給迪斯尼的那幾個電視和綜藝節目,可就非常厲害了。

在整體的高收視率之中,25歲以上的成年人,佔據了38%的收視份額。

如果你把18歲以上的年齡段給算上,這一數字直接會飆升到55%。

特別是《美國偶像》這個綜藝選秀節目,18歲以上年齡段的收視率,直接飆升到了73%,幾乎是翻了一倍!

美國的廣告行業,從20年代開始,在電視領域便有了廣告投放,經過六十年的不斷發展,已經顯得非常成熟和理智。

有些時候,單獨的收視率高和收視人數多,並不能代表這些電視或者綜藝節目受到廣告商的青睞,還是要具體到每一個項目的細節,才能具體的分析廣告價值。

拿《美國偶像》來說,它的第一季完成之後,所有的廣告公司和測評公司,都把它列為了5A級別的廣告投放項目,意思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的進入它的廣告圈,以此來營銷自己的產品」。

一個節目的廣告投放,是非常有講究的。

粗略來說,就有冠名權、播前廣告、中途廣告、結束廣告、字幕廣告、圖片廣告、影像廣告等等。

零零散散一共有二三十個類別,當然價格也就是不一樣的。

美國的最大的NB、ABC等等,全都是無線電視台,也就是不收錢的免費電視台,全靠廣告費過日子。

所以這麼幾十年以來,他們對於自己各種節目的廣告投放,是非常重視的,也可以說發展到了極致,除非是網路時代的來臨,不然也沒有什麼能超越的了。

《老友記》這種王牌電視劇,最後兩三季,每一集都給電視台帶來了上億美金的廣告費,這也就是為什麼六位主角能喊出每人每集100萬美金片酬的底氣。

《美國偶像》還比不上《老友記》深耕十幾年的底蘊,可這兇猛的勢頭,一點兒也不遜色。

從今年1月1號,白宮獻唱過後,無數的廣告商就找上了門,希望得到他們需要的廣告項目。

難得有這樣宰肥豬的機會,而且海選也定在了7月份,時間不急,所以迪斯尼電視頻道很是從容的對待他們,各種比較和談判,就是為了談判出一個最好的條件來。

羅伯特艾格的才能,在這一次的談判之中,充分的得到了鍛煉和發揮。

等到7月中旬,談判結果出來後,全美的人們都大吃了一驚。

《紐約時報》率先就披露了《美國偶像》的廣告大概。

首當其衝的第一個,便是最受關注的冠名權,這也是所有廣告之中最貴的一個。

除開了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其餘的公司基本上不可能拿到這個冠名權。

這並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檔次,才能配得上我們的節目。

這也是一種默認的規矩。

很明顯的,這一次的《美國偶像》冠名權,同樣是由世界五百強企業得到。

它就是寶馬。

「寶馬公司以1億美金的冠名費,勇得《美國偶像》第二季的冠名權!」

這個新聞標題,比其它的所有廣告項目,都要大。

因為它本身就是最大的噱頭。

這個年頭,雖然打廣告越來越花錢,但是你一年在一個電視台,在一個節目或者電視劇上面,有個一兩千萬美金的,就算是大手筆了。

超過了三五千萬美金的,那隻能是年度最紅火的節目和電視劇。

一年一億美金的節目冠名費,從美國有史以來,都從來沒有出現過。

不僅僅是美國,全世界都沒有出現過。

但今天它就是這麼悄然無息的出現了!

看到這個消息,所有人的反應機會都是不敢相信。

寶馬這是瘋了嗎?

1億美金啊!

他們得賣多少輛寶馬車,才能賺得回來啊?

寶馬公司是上市公司,所以大家都看得到,去年寶馬的營業額不過是322億美金!

一億美金這樣的廣告費,對他們也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可是也有不少人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寶馬這是打算要進軍北美市場了呀!

實話實說,寶馬公司在美國是一直有業務的。

六十年代開始,寶馬、賓士、大眾這些德國的汽車公司,就開始進入了北美市場。

只不過美國市場本身就有三大巨頭,而且中等體積的汽車公司也很多,再加上北美的地域廣闊,和狹窄的歐洲完全不一樣,所以用車習慣也不一樣,自然不可能歐洲什麼車型受歡迎,在美國就受歡迎。

拿個很簡單的例子。

自從二戰時期的皮卡大行其道開始,美國人就大為喜歡做這種車,皮卡的銷量在美國佔據了60%以上。

而歐洲每個國家都那麼狹窄,人口又那麼稠密,根本不可能用這種高耗油和佔據地方的皮卡,所以他們的車子大部分都是轎車,而且甲殼蟲、MINI、高爾夫、菲亞特等等小車子大行其道。

有著這麼大的觀念差距,即便是寶馬公司把自己的高級轎車和越野車都拿了到北美來,卻也沒有多大的成就。

賓士、大眾、保時捷等公司,也同樣如此。

這麼不溫不火的一二十年過後,寶馬公司終於開始有了大動作,頓時就引起了汽車行業人士們的警惕。

但是,美國三大巨頭們,卻也沒有神經過敏。

寶馬公司一直以來都不佔據優勢,肯定不可能靠著一個冠名權廣告就能翻身的,他們更關注的是後續的動作。

無聊的吃瓜群眾們,卻是激動萬分。

特別是已經通過第一季的《美國偶像》培養出來的粉絲們,覺得這就是自己喜歡的節目影響力最厲害的證明,於是紛紛瘋狂的慶祝,彷彿就像是他們賺錢了一樣。

殷俊熟知後世的偶像歌手的操作模式,對於這一季的《美國偶像》前三名歌手,特別是第一名的卡倫姆,進行了重點的培養。

不但給了卡倫姆火星哥的《懶人之歌》,讓他第一時間出專輯,殷俊還給他準備了全北美30場的歌迷會。

這些歌迷會的規模都不大,每場也就是一兩千人,最多兩三千人的規模。

但你可別小看了這種歌迷會,三十場的這麼下來,就是十來萬人,有了這麼十來萬鐵杆粉絲們的推動,卡倫姆的名聲自然就越來越響亮。

然後迪斯尼電視頻道還給卡倫姆安排了很多的採訪、上節目、各種廣告代言等等機會,讓他成為了過去半年時間裡面,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一位歌手,比勇奪格萊美11項大獎的一代天后鄧莉君都更引人注意。

有著卡倫姆這麼一個標杆在,你說那些崇拜流行偶像的年輕人,喜歡風光的明星生活的年輕人,怎麼不會對《美國偶像》趨之若鶩?

年輕人們誰不想成為第二個卡倫姆?誰不願意看到跟第一屆一樣精彩的選秀節目?

好不容易等了半年多,迪斯尼電視頻道終於啟動了《美國偶像》第二季的報名海選工作,大家就像是壓抑的火山一樣,澎湃的熱情一下子爆發了出來。

還沒有正式的開始報名海選,這邊寶馬公司一億美金冠名權的事情,就在歌迷們和年輕人們之中傳開了。

在尼爾森數據公司的報告之中,寶馬這個品牌在16-25歲的年輕人之中,品牌認知度已經遠遠的超越了所有歐洲和日本的同行,甚至把美國的不少公司都超越了,排在第八位。

好傢夥。

只是短短的幾天時間,寶馬公司的名次一口氣提升了十幾名,這可是之前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

寶馬公司高層本來有一點忐忑的心,頓時就定了下來。

這一次的豪賭,再次的賭對了!

前期的宣傳過後,隨著海選、複賽、決賽等等的進行,寶馬的名字就會和《美國偶像》一起,深深的銘刻在北美的觀眾們的腦海里。

別看1億美金非常的多,但你考慮一季《美國偶像》差不多6個月的時間,這就相當於寶馬公司花了1億美金打了6個月的廣告,而且是關注度超過一切電視節目的第一重磅偶像選拔節目,這可以說是相當的划得來了。

至少現在看起來,是如此。

再一次落敗的賓士公司,這一次同樣是很失望很失落。

可他們也沒有辦法。

1億美金的數目,迪斯尼電視頻道已經告知了他們,而且這也是寶馬公司最後的出價。

如果他們能出到1億1000萬美金,那《美國偶像》第二季的冠名權就是他們的了。

可賓士公司通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忍痛放棄了這個機會。

在他們看來,如果是三五千萬,甚至是七八千萬美金的代價,都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