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港片神話的開始

沿襲去年的慣例,1月1號的香江,也有一部重磅的電影上市。

它就是新藝城公司的招牌——《最佳拍檔》系列的第二部。

這傢伙也是夠霸道,知道麒麟電影不會跟他們搶奪一月一號這個檔期,所以繼去年之後,他們又在這個時間推出《最佳拍檔》,大有把這個檔期固定的意思。

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新藝城的七怪總共拍了15部電影,雖然有好有壞,但總體來說還是掙了不少錢的。

既然新藝城都掙錢了,那麼雷老闆的金公主院線,自然也掙了不少錢。

一年這麼盤算下來,他們居然差不多有1億港幣左右的稅前利潤!

雖然比不上麒麟電影公司那麼的變態,也比不過有著程龍和洪錦寶的嘉禾公司,但卻已經超過了邵氏電影,正式的成為了香江的第三大電影公司。

即便是他們的根基不算太穩,可新藝城手裡不但有《最佳拍檔》,還有《龍虎少年隊》,一年就算只做一部出來,都已經是有耀眼的成績了,不像是邵氏那樣,只能夠靠老片子、老式的思維來撐著。

為了今年有更大的成就,去年下半年雷覺昆特意的撥款了3000萬,來製作《最佳拍檔2》。

3000萬這個數目一出,全香江對他們都有點刮目相看的意思。

要知道,即便是三年之前,票房冠軍的票房也沒有3000萬啊!

更別說是一部電影的投入了。

能投入500萬就算是大片,投入1000萬的,根本就沒有。

也就是殷俊帶動的這種大片製作風潮,所以才推動著香江的電影製作費用越來越高。

一方面是明星的片酬越來越高。

三年之前,30萬就能請不錯的明星了,一流明星也就是50-70萬上下,如果是100萬的話,恐怕只有許家兄弟、程龍這樣的頂級明星才能拿到,即便是洪錦寶、鄭紹秋,都是拿不到的。

現在嘛,據說程龍拍《紅番區》就拿了800萬片酬加分紅;《警察學校2》的那一群主要演員們,也有100-200萬不等的片酬加分紅,最高的羅溫艾金森甚至到了200萬美金片酬;另外在好萊塢出演了《比弗利山警探》的艾迪墨菲更是一個人最後拿了500萬美金的片酬加分紅。

當然了,艾迪墨菲和羅溫艾金森不能算進香江本地的片酬裡面,所以最多的還是《生死時速》的費祥。

他憑藉著這部電影,片酬加大量的分紅,有300萬美金,算下來2000萬港幣左右,真是要嚇死人。

別說是這些商業大片,周閏發憑藉著《監獄風雲》裡面精彩的演繹,又加上獲得了嘎納金棕櫚獎,所以麒麟電影給了周閏發的片酬加分紅是600萬港幣。

從這一點來說,香江電影如今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各種費用都在提高,許多小的電影公司都沒辦法適應這種環境了。

他們雖然還在拍電影,可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賺錢也就是幾十萬、一兩百萬,虧錢卻是一筆就能讓他們倒閉。

因為有了殷俊、程龍、許貫傑他們的電影珠玉在前,那些明顯就是粗編爛造的電影,怎麼可能讓香江的觀眾們滿意?

都不能讓香江的觀眾們滿意了,又怎麼可能在外埠賣出好價格?

倒是一些拍風月電影的公司,依舊憑藉著精準的市場定位,小成本、快速排片、中等回報,獲得還比較滋潤。

支持新藝城拿出3000萬港幣拍攝《最佳拍檔2》的最主要原因,當然是《最佳拍檔》的外埠票房賣得好,足足有3500萬港幣,單是這個就讓他們連本帶利的賺回來了,然後本埠票房又是凈賺。

這一次在開拍《最佳拍檔2》之前,殷俊便跟雷覺昆商量了,《最佳拍檔》的第一部,外埠的發行商買了版權去,做成錄像帶在歐美播放,效果居然還不錯,所以這一次聯藝電影和迪斯尼準備聯手幫忙新藝城發行《最佳拍檔2》,得到的錢雙方按照比例分成。

雷覺昆對此自然是欣然的同意,有了好萊塢七大在後面運作,面對的又是那麼幾十個歐美髮達國家,價格肯定不會低,至少比之前那些小發行商們給的幾十萬、幾十萬的買斷價格要好得多。

為了讓自己在歐美第二次發行的電影能夠成功,雷覺昆這才再次加碼,把製作成本提升到了3000萬。

然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香江的電影票價又漲價了。

這幾年香江的什麼物價都在飛速上漲,包括薪水也是這樣,一開始1200左右,但在1981年,已經差不多快到2000港幣了。

短短的4年時間,薪水就漲了快一倍,那麼電影票的價格上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殷俊記得自己和關芝琳一起去看第一部電影的時候,電影票的價格是5.6元,結果去年1981年就到了均價10.2元左右。

香江的各大院線、戲院也早就有了約定,今年1982年的1月1號開始,電影票價將再一次上漲,分別是10-12元不等。

最好的大片就是12元,最一般的電影票價,也不會低於10元。

別小看了這麼一塊、兩塊的漲價,相對於電影票單價來說,這可是10%—20%的上漲,就代表著電影票房10%—20%的上漲,就代表著票房收入的10%—20%的增加!

100萬增加10%—20%並不多,可是1000萬的票房呢?2000萬的票房呢?3000萬的呢?

也是因為看到了這麼大一塊肥肉到來,新藝城才決定趕在新年的第一天上映《最佳拍檔》,來一個開門紅!

結果也如同他們所想像的那樣,直接來了一個票房的大爆。

第一天的星期五票房便達到了210萬,差點比《最佳拍檔》第一集的最高單日票房要高了。

星期六的票房更是一舉達到了320萬,成為了香江電影之中,為數不多的能單日票房超過300萬的超級電影!

然後星期天的票房回落到了250萬,但首周末三天票房就高達780萬港幣,遠超第一集。

按照這個趨勢,六個星期的放映周期結束之後,達到3000萬的總票房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新藝城投入的3000萬資金,當然也不是全部拿來拍攝,直接用在拍攝上面的也就是2000萬左右,剩下的700萬拿去做了一些特效,還有300萬則是用在了宣傳廣告上面。

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傳統,也有了不少的改變。

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殷俊的《生死時速》,那鋪天蓋地的5000萬美金的天價廣告費,著實是為它帶來了不少的觀眾。

另外殷俊製作的「偉大的劈叉」廣告,更是率先捧紅電影男主角費祥,也算是一種經典的營銷。

要不是這兩大因素的加成,《生死時速》就算再好,在北美也敵不過《超人2》。

要不是有了和《超人2》的驚天大戰,《生死時速》也不會博得那麼大的聲譽,就更不可能在歐洲和南美洲大賣了。

所以,電影的質量當然是重要的,但宣傳更是不可少的,越是大投入就越該如此。

300萬港幣的宣傳投入,在這個年代的香江,算得上非常多,《麒麟日報》、《梨報》等報紙上面,天天都能看到《最佳拍檔2》的身影,許貫傑、麥迦、趙雅之他們也連續的上了好幾個電視節目去宣傳,預熱就做得很好。

故而這麼好的首周末成績,也是在意料之中。

看著《最佳拍檔2》如此優秀的成績,寶島、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的院線商,便陸續的跑了過來,強烈要求買斷來發行。

可如今的金公主,已經不是兩年前剛剛成立的小電影公司了。

連續的成功,讓雷覺昆有了更大的底氣。

除開新加坡、越南這樣的小地方,他能接受買斷之外,其餘的日本、韓國、寶島、泰國這樣的外埠市場,他都要求大家按照分成來做。

金公主也不要多了,30%的票房收入,其餘的全部是他們院線商和電影院分。

聽到這個要求,外埠的發行商們是大吃一驚。

因為在此之前,也就是殷俊的電影有這個底氣,《生死時速》就是按照分成來做的。

但那可是《生死時速》啊!

《最佳拍檔2》雖然好,可也肯定比不上人家的《生死時速》,你膽子就這麼大?

然而,無論他們怎麼的說,雷覺昆這一次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試一試這個分成協議。

沒有辦法之下,最先穩不住的是寶島的片商,他們幾家人都在競爭,反應得快一點的便直接簽了分成協議,拿著拷貝便開始了籌划上映。

接下來又是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影迷現在已經成了殷俊的鐵杆粉絲,特別是知道殷俊就是Jun先生的日本歌迷,對於殷俊自己製作、殷俊編寫劇本的電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