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0章 7-11開業

在2020年的時候,全世界的便利店模式,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了。

除了各個國家的地方品牌,7-11在全球稱得上是霸氣十足的攻城略地,絕對的老大。

然而它在華國內地卻是偏偏水土不服,輸給了老二Family Mart。

甚至於在華國最大的城市滬海市,它還輸給了老三羅宋。

只不過呢,無論Family Mart、羅宋、上下午、Sunkus這些怎麼追趕,7-11的霸主地位,一二十年之內,都沒有辦法動搖。

這裡面就牽涉到一個品牌文化問題,也牽涉到一個自身運營的問題。

7-11的老巢在美國,但它真正發展成一個便利店文化,讓便利店文化風行全球,至少是全球的發達國家,卻是在日本。

當初在美國7-11隻是一個很普通的便利店,並沒有太多的特點,它的所有人也沒有想著怎麼去深耕便利店文化,怎麼去好好的發展未來,把它做大做強。

在南方集團,7-11自始至終都只是他們的第二線的品牌。

正是通過不斷的在日本的發展和實踐,它才能發展成一個擁有數萬家門店,利潤率全球第一的超級零售便利店集團。

這個過程會持續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以後每一年,他們都在不斷的調整和進步,這也是為什麼7-11一直保持優勢的重要原因。

7-11進入日本是1973年,真正開始營業是1974年,到了如今已經差不多有1300多家店面的7-11,還在很原始的探索之中,鈴木敏文還沒有開始開掛,沒有狂飆猛飛的迎來自己的超高速發展期。

以後7-11號稱的1000多種服務和商品的變態營業模式,現在還只是一個雛形。

但是,這事兒鈴木敏文還沒有摸索出來,殷俊卻早就已經瞭然於心了啊!

伍漢是沒有7-11的,不過殷俊去香江旅遊的時候,見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7-11,就對7-11產生了興趣,特意去了解了一番,也由此知道了這個零售便利店是多麼的牛比,它的模式是多麼的先進,多麼的具有制霸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能力。

講真。

依照7-11的模式,在2020年可能還顯現不出來,但到了2030年,當華國人的素質和財富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層次,那麼那些什麼美宜佳、可的、紅旗、好德等等省級連鎖店,全部統統都要被7-11、Family Mart、羅宋這些國際品牌給擊潰。

因為人家的運營模式和不斷研發進取的精神,絕對不是你這些得過且過、小富則安的本土品牌能比擬的。

這一次在香江建立7-11,殷俊甚至都沒有從美國總部挖幾個人才過來。

他只是在春節後的時候,在本地的兩大超市零售業巨頭惠康和百佳超市裡面,挖了幾個精英的中層管理人員,然後就把他們集中起來,每天給他們上課講7-11的發展模式。

雖然這樣的授課,在殷俊開始拍《生死時速》就結束了,但對於這些運作便利零售超市有著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來說,已經是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了。

在他們分別去進行各種籌備的時候,殷俊也在讓人觀察著他們的動作。

最後在3月份,籌備得差不多了之時,殷俊才任命了一個協調能力和思索能力最強的人為7-11香江總經理。

這個人叫金秋文,今年33歲,原來惠康超市小商品部的總監,殷俊是花了高價錢,才把他給挖過來。

結果他在這麼一個月的時間裡面,無論是店面的選擇、還是在生產供應商的選擇上面,都充分的讓殷俊感覺到了和未來7-11差不多的那種味道,所以在這一次的總經理競爭之中,他就獲得了勝利。

金秋文也不含糊,3月份上任後接著埋頭苦幹,終於在4月24號這一天,把50家7-11門店全部正式營業!

7-11的位置,金秋文選擇在了上環、中環、油尖旺這三個區域。

香江本來就不大,所以50家7-11開在了繁華區域,好像一下子就讓人們覺得,走不了多久,就能看到一家7-11似的。

開在街面道路上的7-11,面積都是在1200方呎以上,非常的顯眼,這樣一下子就給7-11帶來了足夠多的名氣,也讓開業的第一天,出於新鮮感進入7-11的白領們,簡直擠爆了營業店鋪。

可是,只有7-11的管理人員才知道,為了促成現在這麼開業火爆的現象,他們付出的代價有多麼的大。

最苦惱的就是房租問題。

本來一開始想著麒麟集團財大氣粗,現在房地產又在不斷的升值,所以金秋文他們是建議殷俊直接購買臨街鋪面。

殷俊沒有說話,只是讓他們去了解一下,現在上環中環這些區域臨街商鋪的價格。

結果,許久沒有和鋪面接觸的他們,真是大吃一驚。

油尖旺的臨街鋪面,比如粵東路上面的,價格直接飆升到了1.5萬港幣每方呎,相比去年足足漲了一倍。

這都不算厲害的,最厲害的是中環的臨街商鋪,一方呎就喊到了5.3萬港幣,嚇得他們連價都沒有還,直接走人。

這麼一算,油尖旺的一間1200方呎的7-11鋪面,買下來就要1800萬港幣;中環的1200方呎鋪面,就要6360萬港幣!

50間鋪面算下來,單是購買單價就要18.5億,你加上裝修、人工、鋪貨、前期虧損預算等等,按照兩年的時間計算,少了25億港幣,你能搞得下來嗎?

25億港幣……

香江能拿出來的,恐怕也就是寥寥幾人而已吧。

要是沒有貸款購買迪斯尼、聯藝電影公司、7-11的殷俊,倒是能拿出來,但這樣絕對是划不來的事情!

現在有錢拿來做流動資金髮展生意,那才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最後就變成了租賃。

幸好香江現在到處興起了建設的風潮,許多鋪面都還沒有租出去,所以還算比較順利的能租到。

但也有麻煩的事情,那就是業主們,通常都不願意簽長約。

業主們更傾向於一年一簽,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都是兩三年簽一次。

特別這是殷俊做的公司,那就更是要讓他們覺得肯定能做好,做好了之後,我正好每兩三年就漲價一次,跟著殷俊一起掙錢。

業主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可這對於7-11香江公司,便顯得非常麻煩了。

如若是兩三年後,我剛剛把生意給做起來了,營業額好了,你就急匆匆的想要漲價,那我可就被動了。

可是,在這一點上面,業主們,無論是公司,還是私人業主,都堅持了這個要求,最多只能三年。

沒有辦法之下,金秋文只能去詢問殷俊,該怎麼辦。

這也不怪他沒有抓拿,牽涉到營業穩定的問題,牽涉到數億總體投資的問題,他也沒有底氣。

殷俊一聽就笑了,直接讓金秋文大膽的去簽訂租約,而且不簽三年,只簽兩年。

金秋文聽到殷俊的話,都有些嚇住了,以為老闆是在說反話,再三確認了之後,才忐忑不安的簽訂好了兩年的租約。

其他人當然不知道,香江的房地產崩盤是什麼時候。

但殷俊卻記得清清楚楚,根本不可能忘記。

在明年開始,房地產實際上就已經開始下行了。

最後的一根稻草在明年的9月,撒切爾夫人在大會堂的台階上險些摔了一跤過後,就是香江房地產徹底崩盤的開始。

距離現在的1981年4月,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一年半的時間,我幹嘛要和你們簽3年的合同?

只要到了1983年,全香江的房地產持續暴跌,我想要什麼便宜的房子找不到?

到時候應該是你們求著我來簽約租房!

……

不管怎麼說,7-11這個早就有消息的便利店,終於是開門營業了,讓很喜歡嘗鮮的白領們,確實是有了可以去的地方。

7-11的布局都是一樣的,進門的靠落地玻璃的一面,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個複印傳真機,只用你投入硬幣,便可以複印你想要複印的文件,還有傳真你想要傳真的文件。

複印傳真機旁邊,就是一排排的報刊雜誌,無論是唱片、漫畫、報紙、周刊、月刊、暢銷故事書等等,都是一應俱全。

中間的貨架分成三排,靠牆的兩面是一排透明的大型冷藏箱和冷凍櫃,裡面放著各種飲料、牛奶,以及速凍飯、速凍餃子等等速食產品之類。

最顯眼的位置,就是7-11精心準備的各種便利食品,比如飯糰、麵包、便當、零食。

這些便利食品可不是什麼大路貨,也根本不是外面能買到的東西,全是7-11跟相關的商家定製的,專供7-11版本,外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