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4章 天水圍房地產大有可為!

香江八十年代初的瘋狂樓市漲價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

第一個事件是金門大廈的兩次買賣。

但這是一個騙局。

可第二個標誌性的買賣,卻不是騙局了,而是真正發生的事情。

就在今年的8月,李超人和聯邦地產將會聯手以10億港幣收購位於中環德輔道中的國際大廈和聯邦大廈,然後明年的2月,房價最高的期間,這兩棟大廈將會以22.3億的價格出售,半年的時間,這長實集團和聯邦地產就賺了12.3億的毛利率,比起金門大廈都嚇人。

國際大廈32層、聯邦大廈31層,兩棟大廈都在寸土寸金的中環,在這個瘋狂的年代,半年漲價一倍以上,也不是什麼大新聞。

或許這就是讓李超人堅定了他的自傳裡面的心靈雞湯的緣故吧。

「買房子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地段!地段!地段!」

也只有好地段,才能有如此好的漲幅。

這事兒發生在8月,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8月才開始談判,現在4月下旬,長實集團和聯邦地產起碼都進入商談程序了,殷俊想插手也插手不進去。

聯邦地產是英資四大洋行之一的會德豐旗下重要的子公司,這國際大廈和聯邦大廈實際上就是他們修建的,實際控制人是大富豪張玉良,只不過70年代為了讓聯邦地產上市,張玉良又重新把兩棟大廈賣給了聯邦地產,相當於注資進去。

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張鈺良不但完全掌控了聯邦地產的股份,現在還是聯邦地產母公司會德豐的大股東之一,而再過了幾年,張鈺良就會成為會德豐的最大股東,直到包船王接手他的股份,將會德豐和九龍倉納入包氏的旗下。

說白了,這一次長實集團和聯邦地產的買樓,實際上就是人家聯邦地產的左手倒右手,殷俊根本不可能擠開聯邦地產去買。

只不過呢,因為和聯邦地產合作的是長實集團,殷俊又是長實集團的第二大股東,那麼掙錢了自然就有殷俊的一份。

雖然就這麼分紅,殷俊也有些不甘心,但也就只能如此了。

以李超人的手段和眼界,根本不會允許殷俊橫插一腳,就算是他是長實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也不行。

最重要的原因,你殷俊連一個樓盤都沒有開啟,又憑什麼來做這種地產買賣的生意?

難道有錢就行了么?

當然不是!

還需要資質和資歷!

在房地產領域,毫無成功經驗的殷俊,又怎麼可能被張鈺良看得上?

嘆了一口氣,看著能掙大錢的生意,自己卻摻和不上,這可真是一種鬱悶啊。

說起來,殷俊還真需要提高自己在香江房地產行業裡面的地位了。

天水圍的房地產開發,就是殷俊的一個機會。

反正殷俊最近除了要寫本子之外,並沒有太多的事情,所以每天他都帶著霍健寧一起跑到天水圍去。

隨同的還有一群設計公司的人。

他們並不是一個公司的,為了爭奪這個單子,五六家設計公司都派出了精兵強將,想要獲取勝利。

雖然第一期的天水圍房地產開發,僅僅是50萬平方英尺,但考慮到整個兒一共500萬方呎的開發面積,他們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

關鍵還在於,這天水圍的房子,如今已經不是誰都不想買的偏遠之地了。

隨著九龍巴士的兩條線路的開通,天水圍到市區已經非常方便,只不過是稍微擁擠了一點——即使是高峰時期已經加塞到了每五分鐘一班,並且是雙層大巴,也是擠得滿滿當當。

但好歹兩個地方的距離制約就沒有了,那些沒有多少錢,又想買房子的人,天水圍已經可以算是他們的一個選擇。

而且九龍巴士的第三條線路,也就是麒麟印刷廠站點—銅鑼灣地鐵站點的線路,也開始了車輛的購買、站點的鋪設和人員的招聘培訓。

麒麟印刷廠站點—銅鑼灣地鐵站點線路,比起麒麟印刷廠—中環地鐵站的停靠站點還多,一共有35個,而這條線路也同樣是穿過了香江的膏肥之地,包括九龍塘、何文田、紅勘和銅鑼灣,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同樣是工作機會多的地方。

九龍巴士把這條線路申報上去之後,交通運輸管理署立刻是拍案叫好,覺得這樣的一條連貫香湘西北和中部的線路,完全能帶動沿途的人流量,讓出行更加的合理和便捷。

有了交通運輸署的背書,九龍巴士也獲得了批准,在香江商業銀行貸款了15億的巨資,用以開拓線路、購買巴士、修建沿途停車場和修車廠等等。

九龍巴士一共已經和準備新開通的四條線路,一共貸款了驚人的44億港幣,相對於九龍巴士現在5億的總資本,那還是一個讓人不敢相信的天文數字。

普通公司要敢這麼干,早就被人告到了證監部門,被勒令停盤等待調查了。

可奇怪的是,九龍巴士卻偏偏沒有收到任何的調查,政府反而是在誇獎他們敢作敢為,民眾們對於九龍巴士的長期運營也非常看好,從殷俊收購九龍巴士時的4.2億總資本,到現在差不多兩三個月,就暴漲到了5億,累計上漲20%,算是表現非常不錯。

香江成規模的政府指導公益巴士,現在只有一條,那就是九龍巴士。

未來鄭羽彤旗下的城市巴士,去年才開始成立,想要發展壯大,還得等十來年;而他的另一個新世界第一巴士,還得再等十幾年才會成立。

於是現在,九龍巴士負責了九龍、新界到港島區的幾乎所有巴士的交通,屬於絕對壟斷的巨頭。

以前九龍巴士不怎麼賺錢,原因在於政府只允許他們正常盈利16%,這樣九龍巴士的利潤回報率就不高,導致了他們的股票回報率就低,因此也沒有多少人買他們的股票。

殷俊收購九龍巴士之後,連續的出重拳,一口氣準備開十來條的巴士線路,而且都是新開的、比較有潛力的線路。

別看現在或許還是因為貸款太多而虧損,但是一旦等到發展成熟了,一定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別的不講,你看看現在九龍巴士新開的三條巴士線路,每條都是擠爆了的樣子,就會知道未來是多麼的美好了。

況且,根據政府的內部消息,九龍巴士因為貸款數額巨大,再加上經濟發展過速,各種成本增加的緣故,請求交通運輸管理署批准他們漲價的計畫書,已經在原則上得到了批准,只要再例行公事的交給布政司老大簽字,即可宣布調價。

對於這一點,許多痛恨殷俊弄免費報紙的媒體,早在漲價申請提交的時候就披露了出來,而且還連篇分析和報道了這裡面的彎彎道道。

媒體們痛心疾首的批判道:「殷俊這種極度自私自利的人,為了滿足自己房地產開發的野心,用卑劣的手段掠奪了九龍巴士,然後就借著九龍巴士來綁架民眾。最過分的是,他居然如此的急功近利,一個5億市值的公司,居然敢貸款44億港幣,而且最後還是要讓老百姓為他買單!」

「我不敢說這些巴士線路是不是重要,但如此急迫的開闢線路,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九龍巴士根本承擔不起啊!」

「大家注意一下,44億港幣的驚天巨款,殷俊都是選擇的香江商業銀行。熟悉殷俊的人都知道,香江商業銀行和他關係非常的深,這裡面是不是存在著利益輸送?這是值得我們的監管部門去查實的問題!」

「相比起一年之前,九龍巴士的規模幾乎擴張了5倍!如果因為殷俊決策的失誤,導致了數千的公交司機和售票員們失業的話,那麼可能引發的社會動蕩,政府考慮過嗎?」

「香江民眾的負擔已經夠重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把每天必須的出行成本增加呢?這明明是可以不增加的啊,只要殷俊穩紮穩打的話!但就為了一己之私,老百姓們的經濟壓力就增加了,這真是你們大家推崇的超級天才嗎?」

「……」

相比起媒體的慷慨激昂,電視台和電台的受訪民眾們,倒是沒有那麼反應激烈。

「九龍巴士的線路開通得好啊!我姑父就在觀塘調景嶺,現在他到市區來方便多了。」

「天水圍那邊,貧民聚集得那麼多,如果不讓他們有工作機會的話,遲早得出亂子。現在讓他們進市區工作,比如市政衛生、洗碗工、餐館服務員、建築工地等工作,也就有人做了,這也挺好的啊,反正我們城市裡的人不會去做這些工作的。」

「什麼?你問這個好不好?當然好啦!我就是元朗的。雖然我們那裡比不上天水圍窮,但其實也辛苦的。現在我能從元朗鄉下來城裡做一份外賣員,就是托九龍巴士的福,否則我根本沒辦法一天之內來回。我家裡還有一個生病的老媽在呢。」

「嗯,漲價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麻煩,但計算一下的話,每天增加的開支也就是兩毫,除去休息日,一個月增加4塊4,我覺得還是能接受。畢竟這幾年香江經濟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