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1章 啟動動畫項目!

12月,一般就是各種頒獎季前夜的衝刺階段。

特別是音樂方面的獎項。

比如說格萊美就是2月頒布。

而香江的《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都會在1月份公布,或者舉行晚宴。

去年最獲豐收的,自然就是一飛衝天的張國容,憑藉著《新鴛鴦蝴蝶夢》,張國容大紅大紫,儼然成了新一代的天王。

今年張國容也出了一張專輯,但比起去年來卻要差不少。

根據鄭冬漢所說,張國容這張專輯是以他喜歡的英倫風格為主,英文歌佔據了5首,但沒想到日韓和寶島的歌迷並不怎麼買賬,他們喜歡的還是張國容的國語歌。

相反的,寶島寶麗金新推出來的一個叫做譚永麟的歌手,憑藉著殷俊給他寫的《水中花》,過去大半年時間裡,紅遍了整個寶島,然後又趁著這陣東風,一口氣推出了專輯,同樣在東南亞地區賣得不錯。

就是在香江的街頭,也有人唱著「凄雨冷風中,多少繁華如夢」的歌詞。

《水中花》已經提前定下了《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中的一員。

雖然譚永麟是在寶島發展,但這首歌也被運作到了香江來,而且譚永麟就是香江人,因此再經過寶麗金的運作之後,兩個榮譽都有譚永麟的一份兒,這顆新星自然就冉冉升起。

連同著在亞視、無線和佳視的節目裡面,都有譚永麟的採訪報道。

論長相,譚永麟比不上張國容,但他的嗓子卻絕對比張國容的要高出一籌。

張國容的聲線寬域度,那是不如譚永麟的,這也是為什麼張國容唱流行歌很好聽,但其它歌卻缺乏了厚重的原因。

譚永麟的嗓子,基本上和張雪友、陳亦迅是一樣的,高音能上去,低音能下來,輾轉之間又有著迴旋的餘地,連顫音抖起來都特別的舒服,因此他們三個被稱為三代歌神。

前一世,譚永麟和張國容就是「死對頭」,因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家都想要當第一名,自然而然就起了矛盾。

看現在的這個情況,兩人這輩子還是得死掐啊。

但殷俊又沒有辦法,譚永麟和張國容就是同一時代的歌手,他們本來就是出類拔萃的人才,所以斷然不可能被埋沒。

要競爭,也只能是這麼競爭下去了。

幸好,張國容這輩子和前世已經有了大不同,雖然他今年這張專輯賣得比去年的差,但總體還算是不錯,銷量已經突破了20萬張,肯定也是賺錢的。

當然了,他的花邊新聞也很多,比如說前段時間還被人拍到跟一個小明星從酒店裡面出來,還有和她去夜場玩的照片。

殷俊推了張國容和譚永麟一把之後,就不準備怎麼干涉他們的人生道路了。

充其量過幾年把羅大祐、李宗勝、周華建他們推出來,為這些好歌手寫歌曲,這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不僅僅是譚永麟和張國容,所有的歌手們,音樂的道路到底能走多遠,殷俊也沒有把握。

畢竟這不僅僅取決於歌手和作詞作曲家們自身,還在於整個的音樂市場。

盜版這顆毒瘤一日不除,音樂就一日沒有出頭之地。

就連美國、英國這樣的正版音樂最後堡壘,在進入了2010年之後,也逐步的淪陷,進入了衰弱期,而且遠遠沒有恢複的意思,所以殷俊對國內市場也沒有什麼信心。

他能為這些歌手做的,就是盡量的讓他們的演唱生涯過得多姿多彩,至少是多賺一些錢,等到以後市場蕭條下來了,才不至於那麼的窘迫,才會有閑心去靜下心來創作一些好歌曲。

想要讓他們賺錢,那就是很簡單的,也就是鄧莉君最近幾年在走的道路。

開演唱會。

先在香江、日本、韓國、寶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方開演唱會,過兩年之後,等到內地開放起來了,那就進內地市場開演唱會。

反正內地人口那麼多,12億的人口,別說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流城市,也別說臨安、姑蘇、津衛、閩州、金陵這樣的一流沉思,就是二流的蓉城、長紗、連城這樣的城市,一年開30場演唱會,也絕對會場場爆滿的。

華國這樣的城市有五六十座,一年1000多場演唱會,難道還不夠開的啊?

沒辦法,現在民眾們的娛樂生活那麼少,演唱會這樣讓他們能欣賞的晚會,絕對是非常的受歡迎。

其實直到2020年,那些過氣的老歌星們開演唱會的時候,也是有不少錢能賺的,更別說是80、90年代這樣娛樂缺乏的年代。

讓歌星們開演唱會,並不能讓殷俊的事業版圖擴大,不過對於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卻是不錯的。

可惜的是,現在除了殷俊一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歌手們的黃金年代,只剩下不到短短的20年,甚至於在港苔這邊,也就是10年而已。

至於說內地的歌手……

呵呵,他們有過黃金年代嗎?

在國有書店和唱片公司系統,都直接公然的錄製、發售盜版的情況下,你要他們怎麼的賺錢?

固然是有賣幾百萬盤、上千萬盤磁帶的時候,但這些錢,你歌手能得到多少?

給你這個月加一點獎金,就是單位對你好了!

這樣不尊重人才,不尊重音樂,真是對華國唱片行業的一種踐踏。

……

拋開歌唱這個事情不說,殷俊現在的最主要的精力,還是在怎麼發展自己的事業版圖上面。

漫畫製作發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漫畫的衍生品,就更是重要的。

現在還沒辦法說什麼大電影、真人電影,但至少動畫是可以準備了,玩具也是一樣的。

沒錯。

殷俊最優先製作的,就是所有漫畫裡面,最有錢途的那一個。

《變形金剛》。

5月份,殷俊就派了13個滬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師們,去日本學習了4個月,然後又去美國學習了3個月,再在美國學習一個月之後,1月份他們就該回到香江,完成耗時8個月的學習過程。

實際上人家這13個動畫師,早在上美廠的時候,就已經參與過製作動畫片。

只不過他們現在距離世界上最先進的動畫製作理念還有些遠,所以殷俊才讓他們去學習日本和美國的動畫製作。

有了基礎的人,學習就是從技術性強的方面開始了。

他們學習8個月的時間,足夠初學者學習三年的。

他們將是殷俊最著重培養的一群動畫師,未來兩三年時間裡,他們就將製作出麒麟文化的一部部動畫片,並且教出一批批的動畫人才來。

說起新的人才,殷俊新從中央美術學院和華國美術學院招聘來的18個學生,大部分就是為了繪畫動畫所需的圖畫而招聘的。

他們11月來到香江,學習的第一個就是怎麼素描這些動畫形象。

甭管是威震天、霸天虎,還是阿布大人、小晴,或者是爺爺、櫻桃小丸子……等等,他們都被要求最快速的畫出來,然後將各種神態動作,都分解開來。

對於這些華國的兩大王牌美術學院出來的高材生們來說,如此的素描並不是什麼問題。

反覆的練習了一個來月,他們已經把許多形象畫得栩栩如生。

特別是通過大家臨摹同一個畫像,差不多都能畫得八九分相似,如果不是特別仔細的看,根本看不出來。

到了12月份,他們就被集中到了繪畫《變形金剛》上面,開始按照編劇們寫的動畫片需要的內容,手繪各種靜態圖。

這裡要說一下一個基礎的動畫片製作知識。

通常我們看東西,如果一秒鐘在你面前閃過24張圖片,那麼你的肉眼看到的就是連續的影像。

所以在播放連續動作的動畫片的時候,你看到的每一秒鐘,通常都是由24張畫組成的,而這一張靜止的畫,就通常被稱為一幀。

電影也是一樣,通常你看到的每一秒鐘,都是在膠片上印上去的24幀圖片連續播放而得來的。

所以通常放一分鐘的電影,就需要差不多27.43米的膠片,一部90分鐘的電影,就需要2500米左右的膠捲——這是在不浪費膠捲的情況下。一般拍攝一部電影,耗費比90分鐘成片多二三十倍的膠捲,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墨鏡王曾經就耗費了上百倍的膠捲過。

而在2016年,李垵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的120幀拍攝技術,意思是一秒鐘拍攝120張靜止畫面進去,每秒鐘給看電影的人的腦子以通常電影5倍的信息量,可想而知有多麼的清晰。

也因為這麼好的技術,所以全球只有5家電影院能播放這個先進的電影,也因此在華國的2家是288一張票,創下了一個天價。

這樣的電影,你看普通的什麼3D版本、巨幕版本,根本就看不出裡面的味道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