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1章 要考慮建設明星梯隊

遠東酒店集團已經確定了在5月9號星期三正式掛牌上市。

現在是4月初,但距離那個日子已經不遠了。

從過年以來,遠東酒店集團就一直在配合著新鴻基證券公司做各種準備。

邱得根在寶島和新加坡的兩個荔園遊樂園,春節過後就完成了前期的勘測,土地買賣協議也簽訂,現在都在平整土地了,一副已經開工的跡象。

正是這樣的大肆擴張的準備,讓投資者們非常看好遠東酒店集團的未來。

比起二月份的時候,遠東酒店集團雖然沒有太多的漲幅,但是6億的估值已經是達到了,現在就看上市後能漲到多少了。

邱得根最近都沒有怎麼聯繫殷俊,對證券上市的事情殷俊也不懂,也提不了什麼建議。

進入了1979年,香江的股市,也漸漸的開始了復甦。

比起去年那種只有一些優質股票上漲的情況,許多中等規模的公司股票也開始漲起來。

遠東酒店集團是最近上市的最大的一個公司。

比起72年的上市熱潮來說,現在股市的虛高估值已經超出了許多。

如果李超人的長實集團現在上市的話,起碼也能6億港幣,然後經過一兩年的炒作,10億也不是問題。

遠東酒店集團的賣點,主要其實並不是酒店,而是在於遊樂場項目。

但荔園和宋城最近半年來,實在是太紅火了,打得之前氣勢洶洶的海洋公園潰不成軍,邱得根有著這樣成功的經驗,大家又對他在寶島和新加坡繼續複製這樣的奇蹟很有信心。

荔園的盈利狀況在披露之後,一年兩三千萬港幣的純利潤也是輕而易舉的,如果是在人口更多的寶島,經濟更加發達的新加坡再經營好了,一年一億的利潤都有可能。

一個價值6億的公司,一年至少可分配利潤多達1億,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對於上市這種事情,香江人非常的熱衷,但殷俊是不感興趣的。

他成立的麒麟文化有限公司,以後承載的東西太多了,根本就不適合與別人分享。

別人常說,要懂得分享才會成功。

但這些也是要分門別類的,有些成功可以和別人分享,但牽涉到了一個華國文化征服全世界的艱難過程,殷俊是絕對不放心別人來掌握公司的股份的,就算是必須要分出股份的時候,殷俊也只考慮給出20%以內,總共只給這麼多,而且堅決不會上市。

一大堆什麼都不懂的人,只知道唧唧歪歪,目光短淺,殷俊怎麼可能讓他們來束縛自己的行動?

目前來說,麒麟文化有限公司才剛剛成立,一個項目都沒有開張,自然就不用想這麼說。

說起來,春節過後,無線新一屆的藝員培訓班,也就是第九期,也正式的開始了培訓工作。

經過了並不算成功的第八期之後,第九期的學員一下子增加了一倍多。

裡面現在最受到老師們一致表揚的有兩個人,都是男學員。

一個叫做黃日樺。

另一個叫做苗喬偉。

苗喬偉自然不用說,這種國字臉的高大帥哥,簡直是帥得一塌糊塗,完全的正面人物的模板。

黃日樺雖然個子矮了一些,但清秀的臉上卻透露著英氣勃勃,在鏡頭前很有表現感。

兩人才上課了兩個月左右,就開始了跑龍套的生涯。

千萬不要以為跑龍套是多麼丟臉的事情,事實上能開課兩個月就跑龍套,絕對是上層很重視你的表現了。

許多藝員培訓班的學員畢業之後,都沒有任何跑龍套的經歷,然後就黯然的退出了演藝圈的都有呢。

能在上課期間就出演重要角色,甚至是主角的,在TVB藝員培訓班的歷史上,只有一個人。

他的名字叫

梁朝韋。

就連劉德樺這樣的帥哥,被考官們、老師們大為看好,也得是畢業之後才撈著主角——《獵鷹》的機會。

這一世的湯振業也是如此,他也是機緣巧合,遇到無線有了小生荒,所以一畢業就當了主角。

說回到黃日樺和苗喬偉兩位身上。

劉添賜都專門跑到無線的片場裡面,去看了這兩個大受好評的小生的表演,回來後跟蕭昇說起,黃日樺以後的成就肯定不錯,因為他肯學、耐苦、認真;而苗喬偉則不好說,他的條件比黃日樺還要好幾分,但是正因為他太出色了,所以在吃苦耐勞方面反而不怎麼行。

蕭昇跟殷俊吃飯的時候聊起這事兒時,殷俊不覺很佩服劉添賜的眼光。

事實上就是如此的,兩人同為無線五虎將,但黃日樺一口氣演了二三十年的電視劇,儼然就是無線TVB的第三人,僅次於演了四十多年戲的劉淞仁和鄭紹秋;可苗喬偉的心思不定,紅火之後就去做生意,生意不景氣之後,又回來拍戲,成就算不上多大。

當然了,兩人各有境遇不同,但比起那位比他們早一年出來的湯振業來說,還是要運氣好不少的。

湯振業也是自己作死,喜歡拈花惹草的,卻又招惹到了最敏感和小心眼的翁美鈴,最後翁美鈴自盡之後,所有人的憤怒都施加在了他的身上,讓他從此一蹶不振,從一個英俊瀟洒的大帥哥,直接變成了一個長殘了的大叔,讓人感嘆不已。

蕭昇沒有有問殷俊需不需要挖人,那種一開始一鳴驚人,過後就泯然眾人的藝員,他見過太多了。

在他們這些做電視的人看來,挖成名的演員雖然付出的代價不小,但絕對是物有所值,基本上不會怎麼打水漂。

但要是去挖新人,誰知道新人會不會一部戲拍完之後,就立刻的出各種各樣的毛病?

無線挖回去的吳夢達,不就是這樣么?

你看看現在吳夢達在做什麼?

宣布破產之後,吳夢達一個月只能在佳視領400塊的底薪,然後一個月至少準備接戲30集以上,都是配角,但也累得很。

蕭昇不覺得這種狂妄自大,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的人,還能怎麼樣的爬起來,但至少讓他去做一個綠葉配角,吳夢達還是綽綽有餘的。

說起對新人的培養,佳視準備在今年7月份開始,就對外正式招收學員,通過一年制的培養,然後就讓他們進入電視台工作,大浪淘沙之下,爭取能找到更多的人才。

佳視的這個決定,殷俊還是舉雙手贊成的。

前兩年就不用說了,佳視搖搖欲墜,根本就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眼看著就要倒閉了,怎麼會有心思去培養新人?

但現在不一樣,佳視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電視劇不斷的開花,綜藝節目也有了長進,在電視新聞頻道也開始了改制,有了大量的廣告費和外部版權收益,這些錢就足夠讓梁書怡去揮霍,去把佳視打造得更好。

況且如今佳視在電視劇方面,已經是香江公認的銳氣第一,即使是底蘊不如無線,但這麼接近一年的時間裡,佳視如同彗星一樣再次崛起,而且是越來越穩紮穩打,已經得到了香江民眾的認同,成為了他們許多人看電視劇的第一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佳視選擇自己的藝員培訓班,那絕對是因時制宜,完全的正是時候啊!

別人不知道,難道殷俊還不知道嗎?

在未來的三年之內,正是香江的影視人才井噴的年代。

那些出身於60-63年的精英們,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加入了無線,開始了自己一生的傳奇生涯。

如果能從無線就先挖一點人才過來,成為佳視自己的人,那麼殷俊培養他們起來,也會更加的順手。

隨時想著去挖別人的人,自己卻一點造星的能力都沒有,這絕對不是一家有野心的電視台做的事情。

在殷俊看來,佳視的這個藝員培訓班,不但是現在要開班,就算是自己以後得到了佳視之後,也是一定要持續下去的。

為什麼無線藝員培訓班最後就漸漸的歸於平淡,2000年代過後就幾乎沒有出什麼人才了?

原因並不是他們不努力,也不是說裡面的人才就真的比現在的這群人差多少。

而是因為這個和香江整體的影視環境息息相關的。

如果2000年代,香江的電影電視還是如同80-90年代一樣的處於正在井噴爆發期,有那麼多的機會給演員們演戲的話,那他們也一樣會就此發展起來,成為不弱於前輩們的存在的。

可惜的是,當2000年以後的藝員培訓班的演員們,出道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機會就只有那麼一點點。

電影就不用說了,一大堆四五十歲的超級大牌明星還在那兒等著為數不多的機會來拍呢,你這些新人算什麼,哪裡有資格去搶角色?

電視劇也是差不多的,許多成名已久的老牌明星,還是霸佔著無線TVB的各個劇集,監製們也只喜歡用他們用得順手的明星,不願意給新人們多少機會。

況且在那個時候,無線TVB電視劇的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