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3章 魏小范在華京

清晨,華京,豐苔區,魏家村。

在雞叫聲醒來,已經快回來一個星期的魏小范還有些不適應。

他在香江是沒辦法起這麼早的。

以前是需要上班和去學習唱戲,順帶著還要幫忙趕場演出,所以上午通常會睡到七點過再起來。

但回到了華京的家裡,每天清晨5點過,家裡的公雞,或者是附近的公雞就叫了。

一隻雞叫了,那麼到處的公雞都會附和,從而除非是睡眠很沉的孩子們,否則年齡大一點的,直接就起來了。

魏小范是72年年初去的香江,現在79年3月回來,差不多正好是7年的時間。

7年的時間,在香江的話,就是一個天翻地覆的發展。

但是7年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的華京,卻沒有什麼變化。

比如說位於西四環外面的豐苔區的這個魏家村,還是那麼的窮,還是那麼的落後。

當然,變化也是有的。

比如說這幾年村子裡出生的孩子們非常多,和魏小范差不多年齡的,早就已經是一個或者兩三個孩子的爸媽了。

比如隨著去年下半年的那一次會議,人們的生活已經有了點鬆動。

最多的時候,華國的票證超過了150種,但今年過年之前,華京市就廢除了80多種票證,僅僅是糧食、食用油、工業票等十幾個大項,幾十種票據。

春節過後,雖然許多地方依舊是要使用各種票證,但老百姓們也能帶著自己種的菜,挑著到城裡去賣一點了,收現金,不收糧票。

和以前不一樣,現在工商和警察看到了也不會怎麼管,只要你別把地下弄得髒兮兮的就行。

甚至更誇張的,說就去年冬天的時候,一個農民直接拉了一車蘿蔔在天案門賣,同樣也沒怎麼樣。

在更遠一點的地方,比如說密運啊、同洲啊、門頭溝這些地方啊,還有小型的集市,大家要嘛就以物易物,要嘛就用錢來買,票證在這些地方就沒啥用。

當然了,你想要在供銷社裡面買點什麼生活用品,那就必須要各種票了。

除了票,還得加錢,相當於倚天屠龍,兩者合一才能買到想要買的東西。

也有不需要糧票的地方,比如說一些城中心的專門供外國人吃飯、住宿、購物的地方。

魏小范回來的第三天,就帶著爸爸媽媽、弟弟弟妹、妹妹妹夫,還有弟弟的三個小孩、妹妹的兩個小孩,一家12個人,浩浩蕩蕩的坐公交車去了前門那邊,找了王府井北口的華僑大廈,在這裡的餐廳吃了一頓還算不錯的粵東菜。

華僑大廈這裡可不是招待華京人的,這得要是僑胞們、海外同胞們才能過來住宿和吃飯的。

魏小范是拿的香江身份證,這才能帶人進去吃飯,而且人家收的只能是美金或者其它外幣。

本來魏小范都準備被宰的了,可11個家人拚命的吃喝,二十多個菜吃下來,一頓飯吃了23.4美金,差不多是107.8元港幣,這還是讓他感嘆,現在的家鄉,物價可真是便宜啊。

他請師兄弟們在大排檔吃一頓,差不多也能是100塊左右了。

這裡明顯的還是提高了好幾倍的價格,但卻也根本不貴——對於從香江回來的魏小范來說,真的不貴。

然後呢,魏小范又帶著爸媽和家人們,一起去了簡直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的王府井華京百貨大樓。

這個55年開業的華國第一個百貨大樓,從困難時期過後,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每天都是數十萬的人湧入這裡。

不僅僅是華京人,還有周邊省市的人,更有老遠來華京的人們。

百貨大樓的人很多,並不是說它的生意有多好多好,而是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不買東西,只是來這裡逛逛看看的。

可不止老人,年輕人也是這樣,沒事兒就來逛逛,不買看看也行啊。

許多華國人逛商場,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放輕聲音、聞名購物,在這個時候,那就更是如此了。

進了百貨大樓,跟直接進了劇場一樣,你不大聲點說話,都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在華京這樣的首都城市,特別是這樣的百貨商場,最大的好處就是,許多東西用不著票據就可以買到。

雖然一些規定的東西,比如自行車、縫紉機、手錶等等商品,也是還要票的,可除此之外,更多的東西不用票證,這就讓老百姓們高興了。

魏小范來這裡,可不是給家人們買大件兒的,而是給他們買衣服。

百貨商店裡面的衣服,現在大多數來自於滬海,但種類和樣式,比起老百姓們去縫紉社打的,要好太多了。

這個布票,也是在取消使用的範圍之內,所以最近春節以來,衣服賣得特別的好。

其實,魏小范從香江給家人們帶了不少衣服回來,可是家裡人都嫌太艷了,太大膽了,不願意穿,只有小孩子們穿著還行,所以就乾脆帶他們來這裡買衣服。

轉了幾個小時,一家人各買了一兩套衣服,擠出滿身大汗之後,才笑眯眯的坐車回家。

本來魏小范是讓他們在百貨公司的食堂買票吃飯的,可爸媽都是農民出身,中午吃了那麼貴的菜,已經很心疼了,哪裡可能再浪費?

包括買衣服也是這樣的,本來魏小范的妹妹想要多買一條筆筒褲的,可是媽媽直接就呵斥著她放手。

也就是五個小孩兒多買了一套,其餘的大人就一套衣服。

現在家裡並不是沒有錢。

弟弟妹妹不知道,可魏小范回來的第一天晚上,就拿了10萬塊人民幣給父母。

現在第三套的人民幣最高面額就是10塊錢,10萬就有一萬張、一百捆,直接就是一個大皮箱才能裝下了。

所以拿出來的時候,魏小范的父母嚇得心臟病都快發了。

那個年代的人,生孩子一般年齡都不大,二十來歲就結婚生子的很多,像是魏小范的父母,父親才55歲,母親才53歲,現在都不算大。

可這也禁不住滿滿一皮箱的錢放在眼前啊!

他們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以前魏小范一兩千、三五千的,就已經讓他們心跳加快了。

自從去年,魏小范說自己當了明星,還把一些劇照和宣傳畫給他們看了,然後連續幾次寄了好幾萬人民幣回來,還是讓他們心裡發抖,生怕魏小范賺錢太多惹上禍事兒。

只不過呢,兒子現在已經是香江人了,市裡的幹部說,他寄錢回來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沒有關係,他們這才開始大肆修建了幾套房子,成為了全村,乃至周圍十里八鄉的民眾們嚴重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如今兒子回來了,卻忽然擺了一皮箱的錢放在面前,他們沒有暈過去,都是多虧了前幾年魏小范匯錢回來的熏陶了。

魏小范回到華京家裡的時候,就有人給他搬來了一個巨大的保險柜,他兌換來的錢就放在了裡面,其中還包括了殷俊的50萬美金。

雖然來送保險箱的人,一再讓魏小范把美金兌換成人民幣,但這錢是殷俊拿去滬海挖人的,他可不會動。

保險柜是附送的,那邊的經理是魏小范的影迷,聽殷俊說起這個,他二話不說就白送一個,反正在內地這東西也不值錢,單位裡面隨便順一個出來算作報廢也不奇怪。

本來魏小范是不願意這麼做的,覺得這樣好像和家人有些見外。

但殷俊告訴他,這保險柜是防小人不防君子,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不犯錯上面,如果等到犯了錯,那麼親情就沒了;只有提前做好防範措施,這樣才是真的讓親情持續下去的最好做法。

然後,殷俊又告訴了魏小范,千萬不能對父母、弟妹說自己賺了多少錢。

許多家庭沒錢了還沒有什麼,但有錢了往往就是大吵大鬧,分崩離析,如果魏小范要這麼說出去,肯定家庭沒有安寧的。

沒辦法。

魏小范沒讀多少書,但他知道殷俊不會害自己,所以也就只能接受了。

保險柜裡面還剩下多少錢,也就只有魏小范一個人曉得。

魏小范的父母是老實人,現在魏小范在港苔的受歡迎程度,沒有幾個人知道,所以他們可沒想到兒子掙了多少錢,以為他頂多就是比以前多個三五萬帶回來,最多應該也就是十來萬這樣的天文數字了。

但沒想到他一拿出來就是10萬的現金,而且都是給家裡用的!!

等到兒子一走開,老兩口馬上就直接把錢給藏了起來,保準是除了他們兩個人,其餘任何一個人都找不到。

但就算是已經有了這麼多錢,老兩口也容忍不了兒女們浪費,買好的衣服,一件就夠了,其餘的自己扯布料來縫紉社縫製衣服就很好了。

魏小范對於父母的節約,也沒有多說。

勤儉持家,永遠都是長久之道。

有著這樣的好習慣,家裡才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