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3章 酒店集團上市計畫

香江這個地方,在60、70、80年代,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那就是人人都想要發財,人人都想要尋找發財的機會。

這就造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也就有了香江的黃金三十年。

等到他們最後被港英政府漸漸的把所有的注意力轉向了房地產,轉向了靠進入內地的貨物的抽成過日子的生活時,就漸漸的變得懶惰了,最後成了以後那丟臉的模樣兒。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香江的一群貪婪的房地產商人的推波助瀾的緣故,為了讓自己發達,他們不惜一切的跟著宣傳吹噓,讓香江人把所有的錢都投到了房地產和股市上面,對於實體經濟一點都不關心。

世界上除了華國,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首富是房地產商人,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前十的富豪房地產商人佔據了一半多。

在2010年之前,香江的十大富豪,基本上就是華國的前十大富豪,而這群人裡面,有八個都是地產商。

剩下的呂致和是奧門新一代賭王;邁克爾·嘉道里是電力和酒店為主,但也有和別人合作開發房地產產業。

與房地產完全沒有生干係的,應該就是呂致和了,但這個人做的生意卻比房地產還不好,在古代絕對屬於斷子絕孫的那一種——開賭檔,讓人傾家蕩產的,能有什麼好下場?

現在是1978年,正好是香江的房地產第二次騰飛即將開始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只要是拿著一點土地的,修出樓房來就可以賺錢,而且你越是囤地囤得久,那就越賺錢……咳咳,這好像跟華國2008年以後的房地產市場差不多。

除開了房地產之外,還有一個來錢更快的,那就是運作公司上市。

香江的房地產公司、工業公司大規模運作上市,第一次是在1972-1973年左右的時候,李超人的長江實業就是那時候上市的。

而且那一批的人非常運氣好,剛剛上市圈錢完畢,香江股市就因為中東的戰爭而引發了石油的資源的價格劇烈變動,從而連續幾年暴跌。

著名的和記洋行,就在這幾年時間裡,股票價格從73年3月最高峰的44元暴跌到75年的1.18元,最後要不是滙豐銀行拉了它一把,讓它和黃埔船塢公司合併,組成了和記黃埔,它早就被清盤倒閉了。

這麼過了四五年,香江的股市又漸漸的恢複了元氣,隨著香江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出口的不斷增加,賺得的外匯越來越多,它的股市自然也就是水漲船高起來。

於是有許多精明的實業家,就策劃著讓自己的公司上市圈錢,賺取大量的身家。

邱得根就是其中的一個。

邱得根1972年,趁著股市最高峰期的時候,把自己的遠東發展、遠東投資集團上市,賺了許多錢,也避過了之後幾年的低潮期。

這也算彌補了他當年的遠東銀行被人家吞併了大部分股份的遺憾。

現在股市行情已經好起來了,嘗到甜頭的邱得根,就又有了把旗下產業拉攏整合,然後上市的心思。

和香江的許多富豪一樣,邱得根旗下的公司非常多,控股的就有七八個,佔有股份的更是多達幾十個,這就是他們的多投資原則,保證不會因為一個產業而讓家族進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香江人不是傻子,不會你拿什麼公司裝進去就可以組合上市,必須要是好公司,才能得到人們的追捧。

當年李超人的長江實業上市,差點就破發了,真是尷尬無比。

現在邱得根手裡最值錢的未上市公司,自然就是日進斗金的包括宋城的荔園遊樂園了,然後在九龍河尖沙咀有兩座加起來300間房間的大型酒店,除此之外,他手裡還有兩棟十幾層的寫字樓,13家的位於沙田、元朗、新界等偏僻地方的戲院……零零碎碎的加起來,資產大概有4億港幣。

4億港幣裡面,荔園就佔據了2億。

而如果這部分的資產上市,第一要包裝宣傳的,就是這價值最高的荔園遊樂園了。

荔園和它裡面的宋城,其實都不用著怎麼宣揚,自從《包青天》劇組、《武林外傳》劇組進駐以後,自從殷俊跟邱得根提議的那幾項,在荔園和宋城裡面盛行起來之後,已經逐漸衰退的荔園,一下子就煥發了青春,打得海洋公園是苦不堪言,兇猛的發展勢頭,一下子就放緩了許多。

人們現在第一的選擇都是去荔園,雖然那裡擁擠得很,但大家就是願意去,因為年票、因為新增的節目、因為宋城的各個劇組、因為宋城的新奇角色扮演……

按照香江一些金融機構的推算,今年荔園的利潤肯定會大幅度的增加,到3000萬一年的程度,也非常有可能。

這樣的利潤,就是非常高了。

按照70年代通常國際的估值演算法,純利潤的10-20倍,才是上市的時候的正確IPO估值。

如此算下來,荔園的估值至少翻倍到3億,因為盈利狀況良好,到4億都問題不大。

別看漲價很高的樣子,實際上現在的IPO估值,算是有良心的了。

到了2000年以後的網路科技時代,人家根本不算什麼利潤,只算營業額的15-30倍,這裡面的水分就太大了!

如果是要看純利潤再上市的話,GOOGLE和Facebook這些公司,根本就沒辦法通過IPO申請。

如今邱得根準備把上面列出的這些資產,全部加入到一個叫做「遠東酒店」的集團公司里去,然後拿去上市。

運氣好的話,遠東酒店集團估值能突破6億,邱得根賣出68%的股份,除去一切的發行包銷費用,上市就能爆賺3.6億。

別看邱得根只給自己留下32%的股份,但香江的股市規矩和美國、華國都不一樣,它基本上是襲承了英國的規矩,獨成一派。

在香江,上市公司如果大股東的股份超過了35%,那麼香江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就有規定,超過35%則必須全面收購,持股量要過50%才算成功完成,否則你就不能擁有35%的股票,只能賣一些出去。

所以大家在2020年都能看到,長江基建、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等公司,互相之間的持股,基本上都是百分之三十四點幾,要兩個公司加起來,對另一個公司的持股差不多才能到50%,這就是為了避開香江股市的這個強制收購的規定。

而如果是單一股東的話,32%就非常高了,沒有天大的意外,足以保證在公司里的強勢地位和董事長的寶座。

邱得根手裡有不少的精兵強將,也有自己的幕僚,但是在所有手下人都在幫忙努力的時候,他卻單獨約了殷俊到自己荔園的辦公室,然後詳細的把自己的遠東酒店集團上市計畫,說給了殷俊聽。

雖然邱得根知道,殷俊沒有玩過股市,也不一定能懂上市的條條框框,但在邱得根的心中,卻一直有一個預感,這件事兒,跟殷俊說一說,問問他,肯定會有不錯的收穫。

殷俊對於邱得根的詢問,顯得有些無奈。

珍惜生命,遠離華國足球。

珍惜全家的生命,遠離華國股市。

這是在民眾們之中,流傳已久的俗語。

殷俊充其量就知道香江的一些超級大公司的股市歷程,知道美國那些赫赫有名的公司的上市歷程,而且還都是以要點的形式記下來的,比如哪一年上市,哪一年有什麼重磅新產品發布等等,具體的細節他一概不知。

甚至於在今天邱得根跟殷俊說起他的具體盤算,哪些資產注入之前,殷俊還不曉得這究竟裡面的奧妙。

遠方酒店是邱得根旗下三大上市公司之一,這也就是之前殷俊唯一知道的了。

論起股票來,邱得根比他要老奸巨猾多了,懂得也多太多了。

只不過,看著邱得根充滿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殷俊卻也沒辦法不說兩句。

沉吟著想了一會兒,殷俊道:「邱伯,我對於股市不怎麼了解,但我知道一個基本的規律,那就是一定要順勢而為,伺機而動。這兩年香江的股市不斷的向好,但我覺得房地產還沒有到頂峰的時候,如果你有意思的話,80年以後上市就最好了,那時候樓市的概念更加火爆,上市自然能賺取更多的錢。」

「我準備明年就上市,春節一過,就可以交給新鴻基證券的老馮幫忙操作,最多5月份就會上市。」邱得根沒在意殷俊的提醒,乾脆直接的道:「俊仔你有沒有什麼法子,能增加我的公司的關注度,讓它的價值再提高一些?」

香江的房地產,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高峰,直到華英談判的時候,才會被一棒子猛敲下來,跌入谷底。

而最為繁花似錦的時候,就是81年、82年,殷俊已經考慮到邱得根的急迫發財心情,給他說的是81年了,但邱得根很是直接,也很是沒有耐心。

可,這就是這個時代的香江人,也是香江整個社會浮躁的一個體現。

嘆了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