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1章 是時候提高片酬了!

勝利的消息,自然又一次飛快的傳到了劇組。

相對於昨天的興奮得失態,這一次大家就要冷靜多了。

大家只是歡喜的互相祝賀了一會兒,就又開始了繼續拍攝的工作。

倒不是不高興,而是我都能從12點檔殺回來,7點檔取得這樣的好成績,那是不用質疑的啊,幹嘛那麼大驚小怪的?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更加的幹勁兒十足,拍戲起來越發的精神抖擻。

中午吃飯的時候,雖然沒有像昨天那樣,蕭昇自掏腰包請大家去外面大吃一頓,但今天的盒飯也升級了,連跑龍套的都有一個大雞腿,一咬下去就是一口肥油,爽得很。

魏小范是男主角,飯量又好,所以他就有三個雞腿,穿著大褲衩,坐在地上吃得噴香。

董偉也是一個吃貨,飯都要了兩盒,雞腿拿了五個,要不是殷俊去幫他拿,人家還不一定給。

旁邊的惠添賜吃得就要斯文許多,但邊吃邊笑,有些傻乎乎的,但顯示出他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殷俊也坐在他們旁邊,吃著午飯的當兒,也問起了他們的事情:「魏哥,惠哥,偉哥,這《真假狀元》,還有一集就拍完了,你們有什麼打算沒有?」

「打算?什麼打算?」魏小范愣道,「繼續拍唄,你不是寫了15個單元嗎?我們繼續拍,拍出一部經典給他們香江人看看!也給我老爹老娘,弟弟妹妹看看!!」

「我是說,你們的合約問題。」殷俊微微笑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簽的,也是二十集的單部合約吧?」

「對。」

惠添賜答道:「只是簡單的20集就完畢的合約,沒有什麼保障。我一集片酬150塊,魏哥一集200塊。阿偉就更少了,20集包干,2000塊。」

「不少了,一個月就能拍完的戲嘛。」董偉抬起頭來,滿嘴是油地笑道:「我在寶島一個月算下來才1500左右呢。」

殷俊點了點頭。

佳視給殷俊的劇本費是一集500塊,倒是一個行業內的一般水準,不算苛刻。

但給魏小范和惠添賜的片酬,卻根本不是普通價碼,而差不多是最低廉的配角價格了。

別看以後香江的電影明星們,動不動就是上千萬的片酬,但那是以後,而且那是電影明星的價格,電視的薪酬標準完全不一樣。

特別是在這個香江物價和人工還沒有暴漲的年代,電視劇的演員們,就更是薪酬低廉。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吧。

74年,惠瑛紅,也就是惠添賜的妹妹,在邵氏影業當基本演員的時候,只有500月薪,其餘的一分錢補助都沒有。

76年,也就是兩年之前,以後的肥貓影帝鄭澤仕,獲得聲寶片場之演技比賽的冠軍,被無線簽入了,他能得到的只是400一個月的底薪,拍一集電視劇就另算。

而鄭澤仕的合同方式,也就代表著現在香江三大電視台的普遍方式。

香江電視台的合約,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包薪藝人合約」,也稱做「全經理約藝人合約」;另一種叫做「部頭約藝人合約」。

前面一種的包薪藝人合約,就是鄭澤仕這種,一個月給一點底薪,每個通告、每集電視劇演出則是單獨按勞計酬,加起來就是藝人的全部收入。

勤奮一點的話,你能夠小有積蓄,但如果不勤奮不被看好的話,那生活都有困難。

這其中還有更誇張的,叫做「一年一秀」,通常針對的就是剛剛從藝員培訓班出來的新人,比如發哥啊、星仔啊、華仔啊、青雲啊、伊面啊……等等,他們第一年是沒有任何底薪的,只是按勞計酬,勉強能吃飽肚子,就該謝天謝地了。

不過「一年一秀」也就是一年而已,第二年就會通常轉為包薪藝人合約了。

包薪藝人合約,是電視台最普通最常見的合約,大部分人拿的都是這一種。

然後剩下來的第二種,也就是部頭約,則是很少人能拿到了。

部頭約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釋,就是我一年和你簽幾部戲,每部戲按照你的能力和名氣算錢。

只要你完成了,那麼剩下的你就自己去外面接戲也可以,包括商業活動都是自己搞定,無線不抽成,不干涉。

這樣很好對不對?

但是,這樣好的合約,電視台卻很少很少有人能拿到。

在無線裡面,也就是劉淞仁和汪明荃這兩個人才能拿到,連很紅火的鄭紹秋、這兩年新冒出來的周閏發、趙雅之這些人,都不要去想。

大家對汪明荃這個大姐大可能熟悉,對劉淞仁或許不大熟悉,但只要提起一個內地的和他差不多的牛人——陳道民,大家就會知道他香江是怎麼樣了,基本上,他的演戲和行事風格,都和道明叔是差不多的,地位也是一樣。

所以他才能有部頭約的待遇。

除開部頭約,其餘的包薪藝員合約,通常都是5-10年。

如果是越受歡迎的明星,那麼合約的時間就會越長,後來無線的五虎將,平均都是簽約的10年,最誇張的還有15年的——只不過那時候因為有另一些的漏洞,所以偉仔最後才能脫身。

有資料說起,香江的第一個部頭約是梁朝韋拿到的,但他那時候比起劉淞仁和汪明荃來,可是要差不少,以邵六叔那麼吝嗇的性格,怎麼可能給一個才出頭的新人部頭約呢?

華仔那時候比他還猛呢,六叔說封殺還不是照樣封殺?

隨著這幾年香江經濟不斷的發展,藝人們的薪水也就提高了不少。

無線這邊的一流演員,也就是主演了,比如說周閏發,他一個月保底是600塊,拍一集給他200塊。

麗的的一流演員,比如說徐紹強則是要多一些,一個月保底700,拍一集是250塊。

當然這是徐紹強沒有拍《天蠶變》之前了,拍《天蠶變》之後,他就變成跟劉淞仁、鄭紹秋、伍緯國一樣的電視頂級巨星了,那時候的待遇也就更不一樣了。

佳視這邊的一流演員,薪水則是更高一些,比如說柏彪就是一個月800保底,基本上就相當於普通人一個月的薪水了,然後拍一集就是300塊。

這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佳視一開始沒有自己的培訓的人員,都是靠挖人來成就班底的,所以他們給的薪水必定要高一些。

因為薪水高,其餘的各種開支跟著就高了起來。

而開支費用過高,也是佳視倒閉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呢,香江的電視明星們,卻還是應該感謝佳視,如果不是他們橫空出世,無線和麗的絕對不可能給藝人們加薪,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寬裕。

是的。

你沒有看錯,這兩年雖然他們的薪水,特別是主要配角和一般配角的薪水,還不算太高,但比起以前來,可真是好了太多了。

此時連無線都不敢減薪,還得每年加薪,就是因為兩個對手的存在。

你一個惹得他們不高興,大家就都走人跳槽了,誰陪你玩?

後世那些演員們吐槽無線發的薪水連租房吃飯都不夠,那是在佳視垮掉,亞視要死不活的年代,那時候無線一家獨大,又變成了小氣苛刻的邵一夫執掌,利氏家族早就離開了管理層,所以明星們才是那樣的待遇。

那麼多年以來,明星們對無線的怨恨,已經堆積到了一個無比可怕的地步。

要不是香江政府擺了王微基一道,沒有把香江電視網路的免費電視台牌照發下去,無線在2011-2012年左右,他們直接被挖光打垮了都說不定。

回到眼前來。

佳視給一般配角都是一個月400保底,50一集的價格。

加起來基本上就是跟這《包青天》的一二號男主角的200、150一集的價格差不多了,而現在電視台的武戲替身都有2000一個月呢,董偉的這武術指導20集也才收入2000,所以說殷俊覺得他們是太吝嗇了。

當然了,如果不是因為魏小范和惠添賜是新人,人工便宜,佳視還不一定願意要他們。

因此所謂一得一失,是划算還是吃虧,要自己才能知道。

現在看起來,他們是絕對的苦盡甘來了。

「接下來,佳視肯定還要拍攝《包青天》。」殷俊沉吟著道,「整個劇組,就是咱們四個人不是佳視的。那麼他們肯定會讓我們繼續簽合約,你們想好了該怎麼辦沒有?」

「嘿,你有話就說唄!」魏小范笑道,「你認為我們該怎麼辦?」

惠添賜和董偉都點點頭,對於殷俊,他們現在就只剩下佩服了。

「我的編劇劇本暫且不說,可你們的片酬,卻是不得不漲了,但是我們為了以後的合作,又不能讓他們覺得太過分。」殷俊平聲地說道:「我的意思是,咱們不簽包薪藝人約,就先把《包青天》演完再說。如果他們要接下來的一起算,魏哥你一集開價500,惠哥是35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