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難啃的骨頭

「哦?萱兒你知道些什麼?」李滄海詫異地問道。

薛萱想了想,說道:「唐傲在八年前盜走『無影針』,成為唐門叛徒,後在江湖上犯下累累血案,早已被各大門派所不容。四年前他突然失蹤,從那之後『無影針』在江湖上就銷聲匿跡。不過,據說唐傲為了躲避江湖追殺,投靠了一個權臣,成了他手下殺手。」

李滄海皺了皺眉頭,問道:「可知那權臣是誰?」

薛萱猶豫了下,緩緩地吐出了三個字:「楊國忠。」

「楊國忠?我早該猜出是他。」李滄海臉色凝重,自言自語地道。

「楊國忠收攏著一批殺手,專門用來對付反對他朝廷官員,這些年許多朝臣,都因各種原因身亡,其實就是他手下殺手所為。」薛萱停頓了一下,秀眉微微蹙起,接著說道:「江湖上傳說有個叫做『閻羅』的殺手組織,便是楊國忠一手建立。這個組織之中,最受楊國忠信任的有四人,號稱『魑魅魍魎』。他們武功高強,行蹤詭異,可以說是楊國忠真正的心腹。對了,此番刺殺烏蘇米施的便是其中之一。」

「原來如此。」李滄海眉頭緊皺地問道:「楊國忠如此殘害忠良,難道聖上就從未過問?」

薛萱嘆了口氣,說道:「當今聖上沉迷酒色,已是人盡皆知,這朝廷早已是楊國忠說了算。許多忠臣或遭其所害,或被貶至他處,餘下官員也都是人人自危。明哲保身,聖上又豈會知曉這些?」

稍作停頓之後。薛萱不無擔憂地看著李滄海道:「滄海,你如今入朝為官。又得罪了楊國忠,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狄晴也跟著點頭,很是認真地道:「薛姐姐說的沒錯,都說楊國忠是一等一的大奸臣,殘害忠良,蒙蔽聖聽,簡直就是混賬王八蛋!滄海,你要千萬當心才是。」

李滄海心中一暖,他對兩人輕輕一笑道:「放心吧。楊國忠威風不了多久了,三年之內,他必會遭到報應。」

「你怎麼知道他三年之內會遭報應啊?」狄晴眨巴著眼睛,見李滄海對自己的安危並不以為然,頓時撇了撇嘴。

李滄海摸了摸鼻子,意味深長地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啊!」

狄晴吐了個口水泡泡。對他翻了個白眼道:「你怎生跟我師傅一樣,凈說些玄之又玄的話,難道你要去當道士啊?」

李滄海伸手在她腦門上輕輕彈了一下,笑道:「我要是真去當道士。你捨得啊?」

狄晴俏臉唰的一紅,嬌吒道:「你要敢去當道士,我就去將那道觀拆了。哼。」

李滄海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看著兩人嬉笑打罵,薛萱眼中浮現出幾許複雜之色。她輕輕搖了搖頭,輕聲道:「滄海。既然知道了唐傲在給楊國忠賣命,你有何打算?」

李滄海思忖片刻,沉吟道:「楊國忠之所以派唐傲殺死風十三娘等人,就是為了殺人滅口,這反而坐實了他與『逆鱗玄武』有所勾結一事。今日在朝堂之上,我曾指出楊國忠與逆賊勾結之事,不過卻被聖上給推了回來。從聖上的言辭之間,可以看出,他對楊國忠依舊非常信任。何況,我們並沒有楊國忠指使唐傲殺人滅口的直接證據,也沒有抓住唐傲,冒然將此事稟明聖上,只怕會落個誣陷朝臣之罪名。」

薛萱和狄晴兩人同時點頭,覺得他所說在理,於是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李滄海嘆了口氣,無奈地道:「眼下只有暫且不與楊國忠作對,等到『逆鱗玄武』之事結束之後,再做打算。」

狄晴皺了皺鼻子,撇嘴道:「這樣豈不是便宜他了?」

李滄海笑道:「楊國忠老奸巨猾,想要對付他,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咱們正好可以趁此時機,在暗中搜集證據,只要找到確鑿證據,扳倒他還不是易如反掌?」

狄晴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但又氣不過如此輕易的放過楊國忠,於是握住粉拳對著空氣兀自發了一陣狠,才忽然問道:「滄海,你去查閱案件,可有什麼發現?」

「何止有發現,簡直是有大發現。」李滄海眯起眼睛,說道。

「什麼發現?快說,快說……!」狄晴興奮不已,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他查出了什麼。

李滄海想了想,將自己的發現對兩人毫無保留的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兩人陷入了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薛萱才開口道:「依你所說,難道秦將軍通敵叛國是被冤枉的?」

李滄海搖頭,說道:「秦復是不是被冤枉的,尚且不得而知,畢竟已經時隔十四年。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件案子必然另有隱情。」

狄晴眨巴了幾下眼睛,說道:「滄海,你該不會是想調查這件案子吧?」

李滄海打了個響指,笑道:「還是你了解我,這件案子倒是勾起了我的興趣。」

狄晴皺了皺小巧的瑤鼻,道:「可是你還要調查『逆鱗玄武』,如今再去查十四年前的案子,會不會有些分身乏術啊?」

李滄海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道:「這個我倒並不擔心,倘若我所猜沒錯,這兩件案子或許能夠併案調查。」

「你的意思是說,『逆鱗玄武』或許會與秦復通敵叛國案有關?」狄晴用手指撥弄著肩頭秀髮,疑惑地道:「這怎麼可能嘛!這兩件案子相隔了十四年,怎麼會有所關聯呢?」

「現在這一切還只是猜測,究竟有沒有關係,還要再做調查。」李滄海說道。

薛萱秀眉微微蹙起,她想了想。說道:「滄海,此案畢竟已經過去了十四年。你要如何去查?」

薛萱覺得這簡直不可能,十四年前的案子。且不說年深日久,當事人早已化作枯骨,就連當年究竟發生何事也無人可知,更遑論提取相關證據了。

李滄海畢竟只是一介凡人,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夠查出十四年前的舊案?

「而今最困難的是,當年的審訊並沒有案詞留下,對於當年審理之情況也無從得知,若是能夠知道審理過程。或許能夠從中找到一些線索。」李滄海沉吟道。

狄晴眨巴著眼睛,突然嘻嘻一笑道:「滄海,你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洛陽府沒有結案陳詞,你大理寺卻有啊!我雖然不是朝廷官員,但也知道三司會審之後,大理寺,吏部,御史台皆要蓋印確認。結案陳詞三方都會存留,以備查閱。」

薛萱搖了搖頭,蹙額說道:「若是洛陽府的案詞被人盜走,就說明有人不想讓案詞留存。對方既然能夠盜走洛陽的案詞,想必也能夠盜走三司的案詞。」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萱兒說的不錯。三司衙門之內只怕也沒有案詞。」他想了想後,說道:「咱們可以做個推理。假設三司會審當時確實沒有案詞記錄,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如此重大的案件,他們為何不記錄案情?首先,這不符合邏輯,其次,他們也無法向聖上交代。除非,這其中另有隱情,讓他們不能或不敢記錄。」

薛萱和狄晴同時點了點頭,覺得這個假設有些道理。

李滄海停頓了下,接著說道:「再假設三司會審確實留有案詞,但案詞卻無故消失,推測原因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案詞是聖上下令毀掉,所以洛陽府連同三司衙門都沒有留下案詞。第二,案詞被人盜走,竊賊不想案詞被人發現,從而偷走了所有的案詞,你們認為會是那一種?」

狄晴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我認為是第二種可能,有人不想讓案詞存世。」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聖上之所以命三司會審此案,就是為了查明秦復是否真的通敵叛國,若是查證屬實,秦復難逃一死,聖上根本沒必要下令毀掉案詞。由此可見,這兩種假設無論哪一種都說明一個問題,案詞之中存有蹊蹺!」

「難道,真的如你所說,這是件冤案不成?」聽了李滄海的分析之後,薛萱難以置信地道。

李滄海背著雙手,來回地踱了幾步,將所有的猜測在心中過了一遍。

按照正常程序,三司會審結束之後,就應當將結案陳詞上呈皇帝,經皇帝御覽之後,再對犯官進行處置。

事實上,皇帝對秦復確實進行了處置,也就是說,案詞確實上呈皇帝御覽,但這更加的說不通了。

皇帝既然已經知道了整個案件,再盜取案詞又有何意義呢?只要皇帝下令,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那麼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無人敢說,盜取案詞豈不是顯得多此一舉?

李滄海仔細的琢磨著,他腳步突然一停,似乎想通了其中關鍵。除非,皇帝手中的案詞,與三法司之案詞有所不同,為了不讓皇帝見到真正的案詞,是以才有人將案詞盜走!

倘若真是如此,那麼皇帝很有可能就沒有見到真正的案詞,對案情真相自然也就毫不知情。

能夠一手遮天,蒙蔽聖聽,由此可見,竊走案詞之人絕對不同尋常。

「滄海,你這是怎麼了?」見他臉色有些凝重,狄晴頓時關心的問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