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正中下懷

穎王本以為迎合父皇心意,總該得個笑臉。哪成想反被皇帝認為冷情薄性,將對公主的歉意化為對穎王的怒火,橫豎看他不順眼,連連訓斥。皇后和太子更是橫眉冷對,就連寧王對他也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樣子。

眼見皇室的人都如此對他,下邊的大臣們雖不敢明目張胆的捧高踩低,但言行舉止中總會帶出點疏遠的意味。穎王本就難以招攬人才,這下,連原本的門人們都心智動搖了。

豈有此理!做決定的又不是我,偏拿本王做替罪羊!

穎王怒不可遏。

前些年穎王在受到皇帝訓斥時,還頗為忐忑不安,如今他心裡卻只剩怨恨。

「本王算看清了,父皇根本就沒把我當兒子!就算封了親王,也同以前做光頭皇子時沒兩樣!」砸了一通瓷器,穎王脫力地倒在軟塌上。

王妃心驚膽戰上前為他按揉太陽穴:「王爺息怒,莫要氣壞了身子。想來父皇只是一時心氣不順,過些日子會好的。」

穎王只覺心煩意亂,忽地從榻上坐起,怒道:「父皇這是不給本王半點機會!」

王妃嚇了一跳。她性子和軟,如今也只會道「王爺息怒」。

深吸一口氣,穎王失神道:「本王與太子早撕破了臉,日後若是他登基,本王豈不是要成第二個湘王?」

「王爺!」王妃顫聲喚,只覺渾身被冷汗浸透。

穎王琢磨半晌,瞥了眼王妃,不耐道:「本王還有事,愛妃且好生歇著吧。」

徑直離開。

王妃呆坐一會兒,貼身侍女過來悄悄告知:「王爺往何夫人那裡去了。」

「夫人?」王妃頓時回了魂,冷笑道:「不過是個侍妾,也敢稱夫人?」

狠狠一甩手帕:「何家做別的不頂用,只惦記著三天兩頭給王爺送女人!這就是所謂世家風儀?怪不得一天不如一天!」

何密坐直身體,仔細問:「你方才說,他動心了?」

「正是。」何澤點頭道:「兒子收到消息,穎王殿下昨日又去見了北狄人。」

何密與何宿對視一眼,何宿笑道:「一切如大兄所料。」

何密捋須長笑道:「好啊!實在是太好了!老夫便讓他邵家來個自掘墳墓!」

和親之事已經提上日程,鴻臚寺與禮部開始忙著為公主備嫁。沈栗康復後一直收斂鋒芒,便放鬆些詹事府的差事,索性踏踏實實做一回鴻臚寺右寺丞。備嫁這活兒不打眼,又可替太子「監工」——太子對公主心懷歉疚,只好在嫁妝和禮節這些事情上彌補,天天從沈栗這裡打聽細節。

這是個漫長而又繁瑣的過程,不知不覺,又是大半年過去。北狄迎親的隊伍已經到了景陽。皇帝再不舍,也不能推遲,遂下旨令寧王護送公主。

轉過天,北狄使臣便請求覲見皇帝。

北狄使者道:「貴國公主下嫁我國大汗,為了表示尊敬,我國大汗準備親自前往邊境集松相迎。再者,你我兩國還要在集松會盟,貴國僅僅派一名賦閑的王爺前去,未免太過兒戲。倒令我等懷疑莫貴國會盟的誠心。」

嫡公主都捨出去,還覺誠心不足?

晉王出班道:「皇兄,臣弟身為易薇王叔,輩分總是夠了,便教臣弟前去吧。」

邵英方欲點頭,北狄使者又強調道:「我國乃是大汗親自前去參加會盟。」

邵英不悅道:「怎麼,你們這是想要朕親自送女兒出嫁嗎?」

北狄使者眨眨眼,咳了一聲道:「我贊安各大汗是北狄人的帝王,皇上是盛國百姓的帝王,既要會盟……」

「放肆!」封棋怒道:「我皇乃天下共主,你北狄既稱要尊我皇為『大可汗』,便是臣。身為臣子,哪有與皇帝相較的道理!」

錢博彥啟奏:「皇上,這北狄人桀驁不馴,分明仍有叵測之心。此非我盛國結盟之心不誠,乃北狄和親之意有假。」

北狄使者爭辯道:「還未結盟,你家皇帝還不算大可汗。連我家大汗都不願一見,我北狄怎能相信貴國的誠意?」

雙方就此事爭辯許久,仍無結果。大臣們是絕對不會放皇帝前往的,北狄又嫌棄晉王與寧王身份不夠。

正在僵持間,太子出列道:「父皇,兒臣請命前往送嫁。」

「不行!」封棋想都沒想,立時搖頭。大臣們也七嘴八舌相勸。

皇帝與太子是帝國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大臣們恨不得將他二人鎖在宮裡,就是在景陽城中逛一逛,大臣們還覺著不放心,想著勸諫一番。想去邊境?門都沒有。

太子道:「父皇是一定不能出行的。兒臣身為太子,又是兄長,送妹妹出嫁,與北狄大汗結盟都是得當的。邊境雖遠,三弟既去得,吾也去得。」

說著,轉向北狄使臣道:「你大汗既做我盛國女婿,沒有要岳父去見的道理。論身份,吾乃盛國儲君,論輩分,他需稱我內兄。吾去結盟如何?若你等仍覺不夠,我盛國反要懷疑你們結盟的誠意了,和親之事,便就此作罷吧。」

北狄使者也未奢望能教皇帝出行。盛人的皇帝是屬蜘蛛的,無事便趴在網中,偶爾能到國土中巡幸一番都是少見的。大臣們能同意皇帝與外族人的首領接觸的時候,只在戰爭中:或是皇帝親征,或是獻俘之時。

能賺來太子與寧王已經滿足計畫,北狄人欣然認可。

沈栗聽到消息急匆匆跑去東宮:「殿下為何要去送親?教鴻臚寺與北狄人磨去,他們會讓步的。」

太子喟嘆道:「這段時間吾一直後悔當初沒有出頭為易薇爭上一爭。和親之事已經不容人反悔,如今便讓吾送她出嫁吧。」

沈栗恨不能跳腳。早做什麼去了?當初狠心,如今又後悔,向著歧路上越走越遠。那邊境是好玩的地方嗎!

太子悵然道:「便算是吾為易薇最後盡一次兄長的責任吧。日後她便是北狄人的閼氏,而吾是盛國人的太子……」

太子看看沈栗臉上焦急的表情,搖頭笑了笑:「等易薇出嫁了,吾便會做個合適的儲君,再不想這些意短情長。」

勸不動太子,皇上又已經發了明旨,再挽回不得。沈栗鬱郁回到府上,與沈淳長嘆道:「太子這回執拗得很,兒子勸不得。」

沈淳輕笑道:「聽你母親說,皇后這段時間一直疏遠太子殿下,想來令殿下不安。」

沈栗恍然:「太子想去送親,不但是要一盡兄長心意,也是想緩和母子關係?」

被親母疏遠,對太子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再者說,皇后到底是執掌鳳印的一國之母,雖然家族勢力微弱,但到底能庇護兒子穩穩噹噹做上太子之位,太子所得到的宮中消息也大多是來自於她。無論從親情來講,還是從實惠來說,太子都不能忍受皇后的厭惡。

沈淳點頭:「多半如此。」

沈栗嘆道:「皇后總會心疼兒子,殿下仔細孝順,時間長了總有機會緩和。公主到底是嫁出去了,親自去送親又能挽回什麼?平添危險而已。」

「太子殿下還年輕,難免急躁些。穎王又一直虎視眈眈,令殿下不安。」沈淳淡然道:「倒是太子此次出行,可是要你隨行?」

沈栗點頭道:「殿下確有此意。名單報上去,還要看皇上的意思。」

因上次去三晉時沈栗便曾隨行,事事辦得妥帖;此次沈栗又參與了為公主備嫁的過程,太子自然要帶著他。

「你如今通北狄語,又是太子信得過的,皇上自會同意。」沈淳囑咐道:「和親既是政事,又非政事。你如今不打算出頭立功,旁的放鬆些便也罷了,但要謹記小心謹慎幾個字,仔細太子殿下安全。」

沈栗應道:「兒子明白。不單要防著北狄人,也要防著刺客。」

沈淳想起太子去三晉途中那莫名其妙的天降巨石,點頭道:「正是這個意思。穎王如今連連被皇上斥責,要防著他惱羞成怒暗下殺手。」

父子兩個還在細細議論,大管家在書房外高喊:「侯爺!」

沈淳便皺了皺眉,大管家不會無事滋擾:「進來。」

「侯爺,」大管家急匆匆道:「大少夫人臨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