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你想怎麼死

此時景陽正沉浸在一種浮躁喧囂的氣氛中。前來國都應試的舉子們並未如往年一般散去回鄉,無論得中與否,都因著會試舞弊案滯留景陽,等待查案的結果,也等待此屆會試是否要重考的消息。

上書也好,集會也罷,固然是出於讀書人蕩滌天下的高遠情懷,也摻雜著一些妄圖投機的心思。

作為詩禮世家、文道領袖的何家也趁著這股浪頭一展清流風采,又是書文譴責,又是安撫學子,著實出了把風頭,博了些名望。

然而這些都抵不過一隻碗的威力。

也不知打哪裡來了個老翁,在書生們聚會之處,群情鼎沸之時,竟拿出一隻破碗來唱賣,邀人競買。

這破碗著實來歷不凡,它是何家掛冠歸隱十幾年,號稱繼承了曠世大儒何家老太爺何密的衣缽,以書畫雙絕名動天下,何家文氣最盛的何二公子何溪用過的!

作為世祿之家的大族,何家人主要有兩項主業,當官或做文魁。當官不用說,何家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每代人都在朝廷里有位置。做文魁也很重要,在這個唯有讀書高的時代,聲望是真的可以成勢的。

那能不能一邊當官一邊做大儒呢?嗯,這麼說吧,當了官還有精力潛心做學問的人不能說沒有,實在太少。

何溪就是何家這一代的「形象代言人」,清雅、高潔、滿腹經綸、塵外孤標。早些年就開始隱逸了,一襲青衫,暢遊江湖,偶爾現身,傳出一段佳話名篇。在讀書人的心目中,這位差不多是一副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形象了。

誰知這何二公子竟忽然了羊癲瘋,十分想不開地披破袍,蹬爛靴,蓬垢面去要飯。這也罷了,高人多有神經的毛病,然而何溪偏選了正在遭災的大同府去要飯!

旱災雪災加兵災,大同府遍地餓殍,作為一個朱門之家的公子,跑去和災民們搶那點子救濟糧,怕是有些不合適吧?

何溪公子被大同府官差現,以有傷風化,冒領救濟的罪名判處遊街三日!

那老翁操著一口稍顯生硬的盛國官話道:「這就是名士何溪當時用的那隻碗,薄胎厚釉,色青,口大底深,一碗能裝半斤米飯!」

轟,在場的人都笑。心下都在稀奇,竟然有人千里迢迢把個破碗帶來景陽賣錢。不過,這碗若真是何溪討飯時用的,倒是可以買來收藏。

何宿父子都是一個脾性,雖以書畫聞名,流出的作品卻少得很。得不到他們的真跡,買個何溪討飯碗回去,也足夠炫耀了。

有人疑道:「你這老丈,從哪裡得來這碗?」一個破碗,便是不在何溪被大同府抓到時遺失,也該作為證物被官府保存。

那老翁見眾人都注意他,越精神道:「想必有人懷疑,怕是小老兒不知從哪裡撿來個破碗賣錢。老夫這裡可是有證據的。」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打紙來,一張張數道:「這一張是大同府的差役給小老兒寫下的文書,喏,茲有一老丈買去案犯何溪的討飯碗兒,其為青釉色,碗沿兒有三個豁口,碗底下畫著鯉魚條……」

忽有人插話問道:「官差竟然敢賣證物?」

那老翁不在意道:「這算什麼證物?何二公子在大同府要飯是多少人眼見的,哪裡需要個破碗做證物?哈哈,小老二花了五兩銀子請客,便買了下來。」又搖頭晃腦得意道:「這幾個榆木腦袋,這碗多有意義,拿來景陽,怕不賣個好價錢!如今要叫小老二撿個便宜。」

眾人又笑,有看稀奇的,有暗地思忖競買的,也有人在心底嘲笑的。這碗是有意義——叫何家顏面掃地的意義!

那老翁繼續抽出一張紙:「這是小老二託人抄來的,大同府給何二公子的判詞,上面還附了一詩呢。咳咳,」那老翁清了清嗓子,板著自己那略顯怪異的口音念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靠窗坐著兩個年輕人,一著青衫,一穿月白。月白的那個輕聲道:「這詩有些意思。」

青衫人似笑非笑道:「是有些意思。詩是好詩,只是放在與災民同領朝廷賑災糧的何溪身上,實在諷刺。」

月白衣衫點頭道:「何二公子確實有些出格了。」

青衫人飲茶不語。

月白衣衫奇道:「怎麼?」

青衫人捻起一粒花生米,低聲道:「這詩淺顯易懂,偏又蘊意深遠。今日在這集會上一念,怕是何溪真要名揚天下了。」

名士討飯不是錯,但明明不愁吃穿,偏去領賑災糧便是大錯了。當這份錯又與一出色的詩連在一起,便組成了一個可以廣為傳播的故事,很顯然,何溪在這個故事中扮演的並不是什麼好角色。

月白衣衫失笑道:「這麼說,何二公子的名聲堪憂矣。」

青衫人忽道:「這勢頭有些不對,咱們還是少看些熱鬧的好。走吧,回客棧去。」

月白衣衫遲疑道:「有什麼不妥嗎?唔,天色還早,不妨看看熱鬧。」

青衫人似笑非笑道:「仁兄還打算競買不成?」

月白衣衫搖頭道:「那碗雖破,只是被何溪公子捧過後,卻不是我這等窮酸書生能買的起的。」

「仁兄如此坦言家貧,可見『窮』或許是有的,『酸』卻未必。」青衫人笑道,隨即壓低聲音:「何溪雖不在景陽,何家卻勢力頗大。這老翁來此唱賣何溪的破碗,何家卻要聲名掃地了。無論這老翁是有意還是無心,只怕此地一會兒就要亂起來!咱們不過是清貧書生,草民一個,這樣的熱鬧不看也罷。」

月白衣衫恍然大悟,忙不迭點頭道:「賢弟說得對,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快走。」

兩人匆匆離開時,還有剛剛聽說此處正在售賣何溪討飯碗的人向這裡匯聚。

遠處樹蔭處立著幾個人,均披著斗篷,遮住頭臉。好在這時天氣還不算熱,看著倒也不顯怪異。看到他二人離去,其中一人開口道:「還真有反應快的,竹衣,跟上去,若他們是往何家報信的,便想法子拖延一會兒。」

卻原來是沈栗、霍霜帶著幾個長隨。

霍霜早年間就與沈栗一同暗中下手收拾過杜凝。如今霍霜又娶了沈栗的姐姐,沈栗琢磨著打悶棍的時候更少不了叫上他。

竹衣領命而去,霍霜不在意道:「此處與何府隔著半座景陽城呢,便是有人報信,等他們來時,這裡也早完事了。」

沈栗道:「小心無大錯,何況這麼快就能想到事有蹊蹺的,至少心眼不少,注意一下也好。」

如霍霜所說,等何家的人氣急敗壞地趕來時,黃花菜都涼了。人群早就散去,只余小魚三兩隻,仍喁喁議論競買之事。

何大管家氣得失態,隨手揪住一個人問道:「人呢?那賣碗兒的人呢?」

這人不巧是個有些清高的舉人,雖有些懼怕何家這些奴僕人多,更氣惱何大管家失禮:「放肆,一個奴僕竟敢當街對舉人動手,就算你是何家的……」

何大管家平日里驕橫的慣了,如今怒氣攻心,哪還顧得了許多,爭執間竟一把撕壞了這舉人的袍子,還在人胳膊上留下兩道青紫劃痕。

這下壞了。

這裡剛把何溪在大同府做的「醜事」宣揚一遭,何家的管家又無端「毆打」了舉人老爺,眾人人對何家的印象徹底轉了個彎。

那舉人見此處讀書人多,膽氣也上來,更擔心若輕易和解會被人嘲諷畏懼權貴,索性要表現出些讀書人的「氣節」。

扯住何大管家,上前一步,大聲道:「何家是名門大戶,余平生也甚是仰慕。但此人不過是個管家,便有些威風,到底是個奴僕。余自有苦讀詩書,如今不才,好歹得了舉人功名。我輩讀書人,焉得受此惡奴轄制?余這邊要往順天府告狀,還請眾位仁兄做個見證。」

人多則勢眾,勢眾則膽氣壯。平日里這些書生未必有挑戰何家的勇氣,然而今日何家醜聞連連,眾人心裡正在鄙視,仗著人多聲勢足,竟真擁著這些人往順天府去了。

途中有好事的不斷加入,人愈多,那舉人膽氣愈壯,到得順天府,一張狀紙,告了何家縱奴行兇!

顧臨城:「……」嚇死本官!

景陽正三品官員不勝枚舉,其中數順天府伊最憋屈。

在這個倒棵樹說不定都能砸到個王爺的地方,順天府許可權很大,甚至可以直接上殿面君,可惜的是,順天府的階層不高。

這導致顧臨城平日里接觸的都是高層官員,王公貴族,只自己跟腳不硬。就好比老虎堆里混進一隻貓,平日里也管著老虎的事,在百獸眼前裝小老虎,在老虎面前就只能喵喵叫。

書生們雙目灼灼,等著小老虎秉公斷案。

聽說此次會試這顧臨城也是考官,嗯,如果此次他敢偏袒何家奴僕,也不用等會試舞弊案的結果出來,咱們先把他掀下來。

書生們不好惹,可何家在朝中還有個閣老呢。

顧臨城恍恍惚惚覺得耳旁似乎有聲音在說:你想怎麼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