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家國社稷 第十五章 南詔攻防(上)

天寶十三年,七月十一,趙眉丘等四十一人被天策軍用一艘新式戰艦送到了洱海西岸。

少了七個人,以楊子芬為首的七人堅持表示要向閣邏鳳報告全部的事情,然後就被其他四十一人給打死了。

「楊卿,是孤王害了你呀!」聽完眾人的敘述,閣邏鳳悲痛欲絕地流下了眼淚,對著祭壇叩首,拜了三拜然後轉過身來,悲憤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那蕭去病竟然喪心病狂到把正使楊子芬殺了祭旗!

眾位看到了吧,唐軍連殺使這樣的事都做得出來,昨夜又一把火燒死我南詔三萬六千戰士,他們這是要殺光我們南詔之人!

孤王自古及今,都是唐朝不侵不叛之臣,南詔本無叛唐之心,蒼天可鑒!奈何今唐朝一再相逼,屢次行此不義之討;孤一心想要重新歸唐,天策軍卻肆意屠戮我南詔將士,殘殺使者,今大唐既不容我南詔,即是我南詔的仇家!

眾位,唐軍要殺光我南詔之人,我們該怎麼做?」

「和他們拼了!死戰到底!」

「拼了!死戰到底……」

祭壇下面,數萬南詔軍民義憤填膺,之前還有人想要開小差,現在卻都同仇敵愾起來,已經被天策軍逼到絕境了啊,再加上閣邏鳳的煽動,此時的南詔軍民一個個都是滿腔悲憤,發誓要與唐軍死戰到底!

場面一片痛切,但總有人破壞氣氛。等眾人激憤的三聲齊呼怒吼過後,趙眉丘直愣愣道:「大王,那蘭陵王還說。要我們早些投降,將腦袋寄放到他那裡,再去和吐蕃軍作戰,就可以拿吐蕃蠻子的人頭贖罪換取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愚蠢!」閣邏鳳暴喝一聲,轉頭對祭壇下的數萬軍民大聲道:「那蕭去病連使者都殺,還有什麼做不出?

若是投降,就是死路一條。即使不被天策軍背信棄義殺死,也會被他們借吐蕃軍之手,將我們消耗光。最後的下場還是死!

那蕭去病好惡毒的計謀啊,沒聽他說嗎?我們殺了二十萬唐軍,他們絕不原諒,為今之計。我們只有死戰到底!

諸位。我們只要再堅持八天,吐蕃援軍就要到了!」

吐蕃八天之內當然到不了,據閣邏鳳的保守估計,起碼還要十二天,他這是怕南詔軍民沒有信心。

一時間群情激奮,趙眉丘只好閉口不言,隨後祭拜結束,眾人各自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去。秣馬厲兵,眾志成城。嚴防死守!

因為剛從唐營回來,趙眉丘等四十七人並未被安排事情,他們各自都先回了家,或者去找相熟的的可信賴之人,說出了剛才沒對閣邏鳳說的話。

名叫姜如之的前唐朝官員,偷偷找到了同為被俘唐朝官員的鄭回(寫德化碑的那位)、婁靜等人,介紹了真實的情況:「天策軍就要打過來了,蘭陵王當真是神仙弟子,大唐戰神,閣邏鳳和南詔一定守不住,我們可不能陪著他們一起去死。

我們本就是大唐官吏,現在正是立功的時候,蘭陵王說了,只要今天晚上天策軍殺過來的時候,我們立下功勞,前罪全都可免,還可以讓我等管理南詔之地,若是有人像楊子芬那樣,一心忠於閣邏鳳和南詔,執迷不悟,全家老小一個不留……」

南詔小將段銘藝回到家裡,隨後,他的兩位叔父段全葛,段儉魏(他的後代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也先後找個機會回了趟家,三人來到一間密室。

段銘藝這才激動道:「……這次我們南詔一定守不住的,天策軍太厲害了,他們的強弩可以在一百多步射裂我們的盾牌再殺死我們;

他們的盔甲又輕便又堅固,我做過試驗,五十步內,我們的弓箭根本射不穿他們的盔甲,近身的時候,用刀劍也不能傷他們絲毫,只有長矛衝刺才最後破甲一寸,這也殺不死人。

我聽他們的人講,這樣一套盔甲足足價值六百貫,每名士兵的裝備超過千貫。天策軍是真有錢啊,所以裝備才這好。

除此外他們還有輕便的,三人就能推走,就能操作的八牛弩和投石車,還有昨日那種猛火油,他們的士兵一個個也非常強壯且力氣大,兩人放對,我竟然打不贏一個!」

段全葛和段儉魏對視一眼,內心也都充滿了震驚,他們之前就對天策軍優良的裝備眼紅不已,而且還下過定義,說天策軍是用錢砸出來的。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在兵器優劣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對面的智力又不弱於己方,甚至勝過己方,現在南詔水師全軍覆沒,南詔也再也地利可言,想要打贏幾乎是不可能的。

「還有那蘭陵王,他可是神仙弟子,力大無窮,且身上帶有仙家至寶。他有一口九石的寶弓,能射四百多步遠,我們走的時候,他一箭就把洱海東岸的一水邊的一塊大石頭給射爆了,幾百上千斤的石頭啊,竟然被射成了無數的碎片;他還說他曾經一箭就射塌了木鹿的城門樓。」

「九石強弓,一箭射爆上千斤石頭,一箭射塌城門樓……神仙弟子,怎麼可能?」

段銘藝賭咒發誓表示是自己親眼所見,那塊大石頭絕對超過四百步遠,確實是大石頭,被射得粉碎了。然後又開始講蕭去病的威脅,不投降去殺吐蕃兵或者不拿南詔兵人頭來換活命,他就殺光我們,連家人老小也不放過,一百貫一個人,買我們的人頭。

段全葛、段儉魏額頭開始冒汗了,這時候段銘藝又拋出了更勁爆的消息:「蘭陵王還偷偷對我說,只要我們大理段氏投降歸順大唐。並替大唐攻打吐蕃,可讓我們大理段氏為南詔之主,更換國號。建立以白蠻為主的全新附屬國,鎮守南境!」

在六詔之前,這裡的人分為烏蠻和白蠻,白蠻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科技水平更為先進,烏蠻更為原始,或者更為野蠻,但在相互的爭鬥和兼并中。白蠻卻一直處於下風,以致六詔的時候,白蠻便基本為烏蠻統治。

六詔都是烏蠻。段氏則是白蠻土著大姓,雖然在南詔國內段氏十分興盛,除卻閣羅鳳、風伽異父子之外,南詔第一大將和第二大將都是段氏。但白蠻在南詔地位卻非常低下。

南詔是奴隸制國家。雖然白蠻人比烏蠻人更聰明,種田、制陶、釀酒等各種手藝,都遠勝過野蠻的烏蠻,但近八成的白蠻都是奴隸,剩下的也大多數是靠手藝吃飯的平民,像段氏這樣的軍事大族,在南詔也只此一家。

而烏蠻則大多都是奴隸主貴族和士兵,可以說。在南詔就是白蠻負責生產,養活烏蠻。烏蠻負責打仗,四處征戰。

段氏雖然因為文化素養高,會打仗而被重用,但其實一直烏蠻的貴族壓制和排擠,如果不藉助外力,白蠻幾乎不可能翻身做主人,段氏也幾乎不可能稱王,因為白蠻打不過烏蠻啊。

現在無疑是個極好的機會,只要段銘藝所說是真,只要蘭陵王真的能打敗南詔和吐蕃的聯軍,那段氏取代蒙氏(南詔又稱蒙舍詔,閣羅鳳其實姓蒙),白蠻取代烏蠻統治(治理)這裡,也不是沒有可能!

段全葛激動道:「蘭陵王真的這麼說?還有,大理段氏是什麼意思?」

段銘藝撓了撓頭,嘟囔道:「鬼知道那蘭陵王和天策軍腦子有什麼毛病,我都跟他們說了,我們不是大理段氏,但他們就一口咬定我們是大理段氏,還問我會不會一陽指和六脈神劍……」

段儉魏愣了愣,雖然也覺得這個蘭陵王有些莫名其妙,但莫名的他也覺得大理這個名字不錯,他也是極聰明之人,自然能看得出蕭去病這個提議對他們來說簡直太好了。

南詔烏蠻兵殺了二十萬唐軍,蘭陵王此來就是要讓南詔滅國的,但他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肯定還要找代理人,看意思是找到了自己兩兄弟。

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來,極其認真的地對段全葛說道:「二哥,此次若蘭陵王和天策軍真的能摧枯拉朽攻入南詔腹地,我們便乘機投了蘭陵王吧,活捉那閣邏鳳獻給蘭陵王,立功表現。

以後我們就叫大理段氏,若蘭陵王果真能說話算話,以後我們建立的國家,就叫大理國,可好?」

同一時間,名叫名叫傍羅皮的前施浪詔遺民,找到他的族中長老,講訴了蘭陵王要殺光南詔士兵的決心,還有用人頭換性命的條件。

沒過多久,英明神武,機敏萬分的南詔一代英主也察覺出了些許不對,這個時候那四十一人帶回來的消息已經在很大的範圍內傳播開來了。

南詔內部,並不是沒有矛盾,皮邏閣和閣邏鳳父子都是世間英傑,短短時間內一統六詔,後來又攻滅爨氏,由一個小小的部落,發展壯大到現在這個規模,南詔內部真正屬於蒙舍詔的本部兵馬其實並不多,這次兩萬水軍全軍覆沒,一萬羅苴子又死了六千,本部兵馬就更少了。

之前因為閣邏鳳英明神武,有手段,會團結人,會演戲,會煽情,所以被他們兼并的其他五詔遺民自然是一心跟著閣邏鳳了。可是現在閣邏鳳吃了一個這麼大的敗仗,這些五詔遺民自然是人心思動,想什麼的有。

閣邏鳳這時雖然察覺出了不對,卻並不知道具體是什麼,而且一時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因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