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360章 散兵追殲

正在荊溪鎮對岸準備不惜一切代價攔截歸敵於江中的第四旅主力很快發現了敵軍有棄船南逃的打算。

王新盟當即條件反射的就要打算率領第四旅其他三個營及炮兵群主力展開追擊。不過卻終覺得沒什麼把握。雙方的距離雖然只有兩三里左右,這兩三里的距離追擊起來一定會把隊伍跑散,而大部分營連排級指揮員僅僅是對沿江縱深數里內的地形稍有了解而已。如果那樣做,所要冒的風險就有些大了。

「等敵人上岸後再說吧!南面是山嶺,如果我們就這樣在他們屁股後面直追,因為我軍戰士隨身攜帶有不少的輜重及武器負重,追擊上敵人的風險會很大。但是如果他們翻山越嶺我軍從竹岐鄉至荊溪鎮對岸的山嶺後面組成穿林的包抄方向就不一樣了。如今敵我雙方兵力對比已經小於十,而雙方的戰鬥力對比在不利的情況下也不會小於二十,我軍還是有足夠的兵力至少給予逃到南岸山嶺南側的敵人以殲滅性打擊。」第二營營長僅僅做了片刻思考就回到。

閩江這段南岸不遠處的山嶺並不算漫長第四旅在留下第四營做為從後面展開包抄堵劫的力量後,第二營和第三營各連排分頭以單路隊形出發從山嶺南側相對平緩些的丘陵林拉開了大網準備圍殲殘敵。

山林之間的地形環境下對於熱兵器時代的小規模交戰而言或許是有利於防守者的,因為進攻的人會發出種種動靜和跡象,防禦者就算只有很短的攻擊時間也可以通過迫炮機槍等手段給予對方嚴重殺傷。不過對於只有冷兵器及半冷兵器的敵人來說,就算在林敵中處於最為不利的多面圍攻。只要一個戰鬥小組存在仍然可以對缺乏組織力的逃敵形成巨大威懾。

激烈的戰鬥在大約一刻中之後就在南岸山嶺後的丘陵森林地帶展開了。做為先頭的第四步兵旅二營一連的戰士們在接近一里範圍內的林間,首先同上數以千計零零散散的逃敵展開了近距上的激烈戰鬥。

儘管因為兵力的相對分散,各班組的戰士們總是在近距離上會遭遇四面八方而來的大量敵人,但是因為事先填裝好彈藥的超輕臼銃乃至燧發排槍可以在卧倒或坐姿的情況下隱蔽在林間的草叢內開火,讓不少敵人從四面八方射來的箭彈走了空。

為了儘可能的減輕負擔,戰士們的身上只有薄薄的超輕型鎖子甲或板鏈甲,不過在卧姿或者坐姿的情況下中箭或中彈往往是以很大的傾斜角度被命中的,加之敵軍擁有不俗火器及箭術的人並不多,又進一步的降低了戰士們傷亡概率。

近距離上至少數倍的火力優勢,幾倍的先機優勢外加上新軍主力旅官兵們在作戰覺悟上對敵人擁有優勢極大的低消了處於被夾攻中的不利態勢。

不過即便是第四旅基層的連排長們在經過隊伍上的戰術教育與演練之後也很清楚這種局面下隊伍可能遇到的問題。

利用多件填裝好彈藥的多管火器向敵人開火雖然能夠擁有猛烈的火力,持續的時間卻終究是有限的。為了防止在源源不斷的敵群攻擊下出現彈藥耗盡的現象。各連排長繼續鼓動著隊伍向西面低著身子進行穿插包抄。在遭遇戰中打光了彈藥的戰士們就集中撤退到更南面,後面的隊伍繼續向前補上,在進攻中將敵人攔截起來。

就這樣,林間密集的槍聲由東自西如同一條長龍一般攔截住了潰逃敵軍的去路。清脆的槍銃聲在林間畢竟也只能傳播數百米遠,還有聲音傳播時的種種幻像,因此後面的逃敵主力依然再向南逃去。

此時平日里決不服輸的李魁奇卻從那密集而似乎好不衰減的槍聲中清醒的明白了如今的局勢:那意味著繼續向南逃會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如果前面攔截的強敵被潰兵衝破了防線不會有這麼密集的火力。不過他可不願意就這樣隻身而逃,世上沒有幾個燕王那樣的人。隻身而逃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奉賢。於是他便命令身邊的幾十名親衛一起扔下除了必要的碎金短刃外的一切包袱,拚命的向西奪路逃去,同時還命令不少小隊在這個方向上分散突圍以做為掩護。

林間的戰鬥整整持續了近一個時辰,完成了整個鬆散的包圍圈並堵截住了大部分逃敵的退路之後戰士們開始緩慢的縮小包圍圈向林內殘餘的敵人展開了進攻。

梅雨季節已經來臨的南方並不像北方的山林那樣能夠輕易的縱起大火,而瀰漫的煙霧反而可能為殘敵帶來可趁之機,於是連綿十幾里戰線上三個營的步炮官兵們只能以鬆散的戰線逐步向前推進以展開對殘敵的清剿。

敵人在屢屢的教訓下似乎也變的精明了很多,不少殘餘的精幹們卧倒在林間的草叢中企圖展開伏擊或是矇混過關。不過更多的敵人則在戰士們的壓力下選擇了投降。雖然不少敵人預料到這樣激烈的戰鬥後投降得不到好下場的可能性很大,但即便是如此也比面對戰鬥時的風險有了更多的生機。

李魁奇手下以及福建等地不少地方組織起來的那稍有戰鬥力的鄉勇臨時拼湊起來的五萬大軍在雨夜的激烈戰鬥中就損失逃亡足有一萬五千人之多。而在水戰中又遭受了近萬人的損失及失蹤,兩三萬名殘敵在除了數千名終究通過各種方式逃出包圍圈的散兵外大概有兩萬人遭到了殲滅性打擊,不是被俘投降後被處決掉就是就是在作戰中遭到殺傷。

第四旅各營在雨夜的激戰中傷亡四五百人,水中的激烈交鋒又損失三百人,加上林間的激烈交鋒,傷亡減員足有千人之多。雖然這當中有不少的傷員在主力部隊的救護機制下可以重返戰場,包括炮兵在內最多六七百人的純損失對於四千餘人的全旅來說算不上傷筋動骨的損失,可對於整個第四旅全旅來說也是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經歷過的嚴峻考驗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