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回 紅軍逼近桂軍慌 讓頭打尾留走廊

時間到了1934年11月,紅軍大規模西進已明顯暴露出行動意圖,不是戰術機動,而是戰略轉移,不是南下,而是西進。南昌行營這才急電告知在西北視察的蔣介石,紅軍已突圍西征。蔣介石火速偕高級慕僚飛赴南昌,布置在五嶺南邊湘江以東的地區打一場圍殲長征紅軍的大戰。

1934年11月21日,這一天,一大一小兩部汽車沿著蜿蜒起伏的山間公路,在五嶺山的支脈中盤桓疾馳。大車上坐著一個排全副武裝的士兵,士兵們面色嚴峻,荷槍實彈。小車裡坐著桂系軍隊的首腦人物白崇禧,身旁是他的高級參謀劉斐。

車子所過之處,可見公路兩旁大批民工在修路面,架橋樑,就連老人、孩子、婦女也被趕到了工地上。還有一些當地民團在吆五喝六地頻繁調動。還有一批民工,在險要關卡處搶修著碉堡、工事。這兩輛車事前似乎得到關照,沿途關卡一律揮手放行。路過車兩旁的隊伍,小心翼翼地向這兩輛車敬禮示意。

白崇禧和他的高級參謀劉斐對這一切視而不見,任憑車快速地通過。聰明的人一眼便可以看出,在五嶺山一帶即將要打一場大仗、惡仗。

蔣介石從西北飛回南昌之後,便馬上調兵遣將,一時間,南昌行營里函電頻繁,部署了湘江戰役。由桂軍在桂北一線的湘江堵截,與中央軍、湘軍三方面形成鐵三角合圍,力求一舉聚殲紅軍於湘江東岸。

白崇禧接到了蔣介石電令的催促,親自趕到前線視察封堵紅軍計畫的落實準備情況。兩輛車停在龍虎關山腳下。白崇禧抬頭仰望龍虎關。龍虎關山勢雄渾,關口險峭,易守難攻,確實是一道險關。自古以來,這裡便是溝通湘桂交通的咽喉。

白崇禧帶領劉斐等一行向山頂爬去。到了山頂,他縱目向西北望去:都龐嶺以西,湘江以東,興安以北,全州以南,這塊新月形的三角地帶,在廣西東北境內,山環水繞,川穀交錯,平川田陌之中,異峰突起。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到這視察之後,設桂林郡,采巨石砌靈渠以分湘漓。

白崇禧看著眼前這種利守不利攻的地勢,想像著即將打響的惡戰,他怕冷似地哆嗦了一下身子。站在身旁的劉斐似有察覺,忙說:您怎麼了?

白崇禧淡然笑了笑,伸手繫上爬山時解開的衣扣,問了問身旁隨行人員都龐嶺另外三道關口的近況。都龐嶺坐落在湘桂兩省之間,嶺東是湖南的道縣與永明縣(今江永縣),嶺西是廣西的灌陽縣與恭城縣。兩省以雄險難攀的嶺脊為界。白崇禧明白:紅軍若是從湘南西出龍虎關,即可西逼桂林,南指梧州,無異於一把尖刀捅入了廣西腹地。白崇禧冷然一笑,對劉斐說:要是按照蔣委員長的部署,將我們的主力擺在靈川以北的湘江岸堵截,岸邊既無險可守,我們勢必背水一戰,那對我們來說是很不利的。

劉斐說:是啊,那樣的話,紅軍只能西出龍虎關,進我廣西地界。

白崇禧不禁又打了個冷顫。他的思緒回到了12年前——12年前,蔣桂戰爭使李宗仁、白崇禧落敗香港、越南而告結束。歷史又重新給了他們一次機會。1930年以後,他們聯合黃旭初重新統轄了廣西。那時,他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重振雄風,喊出了「重建廣西,振興中華」的口號。實行「三自」(自治、自衛、自給)「三寓」(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政策,經過幾年的經營,被蔣介石譽為「模範省」。

白崇禧深知這是蔣介石慣用的伎倆,原因是因為江西紅軍的存在,使蔣介石沒有力量來對付例來與蔣不和的桂軍。蔣介石表面上只能是恨在心裡,笑在臉上,團結桂軍一起「圍剿」紅軍。他們心裡明白,紅軍的存在已經成為廣西防禦蔣介石吞併的障礙。因而。在1923年夏天,蔣介石要李宗仁、白崇禧派兵去江西參加協「剿」紅軍,白崇禧不得不派出了兩個團,後來在蔣介石的壓逼下又增派了兩個團。但在部隊出發時,白崇禧密召率隊的44師師長王贊斌說:廣西地瘠民貧,養不起更多的兵,咱們這次去是為老蔣的補給去的。廣西子弟當兵不易,你們都要完整地回來,不能損失一兵、一槍。紅軍失敗之日,也是老蔣滅我們之時啊。

44師師長王贊斌深得要領,到了江西前線後,只修築工事,概不出兵,和紅軍形成遙相對峙的局面。在蔣介石一再催促下,即便出兵,也是做做樣子,胡亂放幾槍,又馬上撤回。

現在江西紅軍失敗了,廣西馬上面臨著生存的威脅。白崇禧一怕紅軍流竄進廣西,更怕蔣介石藉機端了他的老窩。

11月上旬,蔣介石一連發了幾個電令要桂軍在湘江堵截紅軍。

李宗仁、白崇禧也感到了事情的嚴重。他們連夜在南寧的第四集團軍總部召開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

省長黃旭初、4集團軍參謀長葉琪、第7軍軍長廖磊、第15軍副軍長夏威參加了會議。

李宗仁面有慍色地說:

紅軍這次流竄,中央理應在江西四面重重圍困,將紅軍就地消滅。粵軍為保實力,不與紅軍交戰,使紅軍流竄入湘。

老蔣又命令我們於湘江西岸截堵紅軍,這樣一來勢必要壓迫紅軍入桂。蔣介石還動用宣傳機構,說我們和共軍相互勾結,這是老蔣的伎倆,他是想逼迫我們和共軍在湘江一拼,兩敗俱傷,老蔣從中坐收漁利。大家可想而知,我們面臨的局面十分嚴峻,老蔣居心險惡……

白崇禧站在地圖前又分析了紅軍的幾種可能:一是深入廣西腹地;二是直驅貴州,並在那裡建立新的根據地;第3種可能是:進攻四川,佔領天府之國。經逐一審度,3種可能性中,紅軍入川的可能性最大,四川是四面環山的盆地,其內部目前又四分五裂,遠離中央的控制,是共產黨立腳最理想的地方。經過逐一推斷,紅軍進入廣西的可能性較小,紅軍只是路過廣西,並不會在廣西立足。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截堵紅軍呢?

眾人便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況,紅軍此次10萬人馬,來勢兇猛,雖是失敗而走,但仍是困獸猶鬥。廣西全部兵力只有兩個軍16個團,廖磊的7軍,夏威的15軍,總共不過兩萬餘兵力,如果以兩萬去堵10萬,況且紅軍此時是奪路而走,肯定是魚死網破。如果出現這種局面,那是老蔣最高興看到的,這時,蔣介石便會派兵而入,廣西立馬就會成為蔣介石的天下。

既然這樣,眾人便很快統一了思想,當晚便制定出了一個對付紅軍的總方針。那就是,設法不讓紅軍進入廣西內地,寧可在桂北地區讓出一條走廊,讓紅軍經過,讓紅軍轉到湖南或貴州去。在紅軍通過時,相機進行側擊,打尾不打頭。

這時白崇禧又通過上海國民黨的內線得到情報:蔣介石想壓迫紅軍由龍虎關兩側地區流竄到平陽、昭平、蒼梧,便以主力向東驅逐其入廣東新會、陽春地區,或者沿羅定、廉江逼入雷州半島,預計兩廣兵力不足應付,自不能抗拒蔣軍的大舉進入,如此則一舉而三害俱除。

白崇禧讀罷密電嘆道:好毒辣的計畫,我們幾乎上了大當。

白崇禧又把密電送給李宗仁。李宗仁讀罷電報,也覺得事態嚴重,據從南昌行營得悉紅軍的動態,紅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出現在了湖南的嘉禾,離都龐嶺只隔寧遠、道縣兩縣之地了。這幾日,兩人密談了多次,要不要和共產黨採取妥協來對付蔣介石?他們已經得知「南天王」暗中與周恩來有聯繫,這次紅軍又取道陳濟堂的防區順利通過贛南、粵北地界,對紅軍有利,對陣濟堂也有利。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暗恨沒能及早和共軍接上頭。

其實李、白兩人早就有打算,有風聲傳言紅軍進逼廣西時,李、白兩人便派出了劉少南北上天津去和那裡的吉鴻昌取得聯繫。

吉鴻昌曾任國民黨寧夏省主席,國民革命軍第22路軍總指揮兼30軍軍長等職,因反對進攻紅軍,被蔣介石解除軍職,令其出國「考察」。在1932年,淞滬保衛戰爆發後回國,並加入了共產黨。1933年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織察綏抗日同盟軍,浴血抗日,遭到了日軍與蔣軍的合圍,雖然兵敗,但威名遠揚。李、白兩人在這時候派人找吉鴻昌聯繫,其目的無非是和紅軍達成某種秘密協定,兩軍互不傷害,李、白借道給紅軍過廣西。

可是找吉鴻昌接頭的劉少南並沒有成功。那時的吉鴻昌在蔣介石嚴密的監視之下,軍統時時刻刻都想殺掉吉鴻昌。

劉少南終於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二樓45號房與吉鴻昌接上頭,兩人為談話方便,吉鴻昌又叫了兩個人,4個人一邊打牌一邊談話。恰好這時,軍統北平站長陳恭樹偵察到吉鴻昌正在法租界國民飯店,便派一女特務帶著位小女孩做掩護,以找錯房間為名,記住了吉鴻昌坐著的位置,出來後告訴埋伏在周圍的殺手。女特務離開後,正趕上劉少南和吉鴻昌換座,兩人換了個座位,這時殺手沖了進來,他們錯把劉少南當成了吉鴻昌,亂槍把他打死,吉鴻昌的胳膊也受了傷。

這意外的變故使李、白沒能和紅軍取得上聯繫,而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