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鷹擊法蘭西 (終)

實際上明軍最高統帥部給中央集團軍群的命令是掃蕩海岸線,攻擊巴黎的任務是交給從阿登森林地區進行突破的南方集團軍群來負責。

只是面對著這種攻佔敵國首都的巨大榮譽,無論是中央集團軍群的部隊還是土倫集團軍群的部隊指揮官們都在打擦邊球,都派出了部隊向著巴黎進發。

而面對這種情況,張誠也只能是選擇默認。軍人追求榮譽,在不影響主要戰略目標的前提下,張誠也只好選擇默許。他是不可能在這種問題上強烈反對的。

實際上法國人自己此刻內心非常矛盾。他們不願意就此放棄自己的國土,也沒有哪個國家會甘願放棄自己的國土。只是明軍的強大讓他們無可抵禦,只能是選擇暫時退卻等待著強力盟友們的反攻。雖然希望渺茫,也總比沒有希望的要強。

與其他淪陷在明軍鐵蹄之下的盟國一樣,抱有這種想法念頭的一般都是那些掌權者們。因為張誠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談判,他們不甘心自己就此失去一切然後淪落為絞刑架上掛著風乾的屍首。所以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們也會死死抓住。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像是那些掌權者們一樣想著要抵抗到底,絕不投降。至少絕大部分人並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前往未知的國家繼續進行一場毫無希望,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性命的戰爭。連續不斷的失敗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對勝利的最後一絲奢望。除了一開始遵從命令前往英國的部隊之外,當得知前往英國是為了放棄在法國的抵抗之後,法軍自己就爆炸了。

法國軍隊分裂了。少部分的人選擇繼續服從政府的命令向著海岸線地區集結退縮,準備乘船前往英國。不過這些部隊的數量不多。此時還在法國本土的軍隊大部分都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以戴高樂為首的少壯派們,他們主張在本土抵抗到底,實在不行去打游擊戰,只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考慮前往英國避難。

而另外一派則是以亨利·菲利浦·貝當將軍為首的投降派。他們認為在此時此刻這種讓人絕望的環境下,法國已經沒有了任何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力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以及儘可能多的讓兒子和丈夫們能夠回家,避免更多無謂的死亡。他們主張向明軍投降從而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

法軍內部為此爭論不休,互不相讓。而這種內部對立不但導致軍隊士氣開始崩潰,而且還極大的阻礙了既定的各種戰略規劃的執行。

在前線的部隊面對明軍的快速推進幾乎毫無抵抗之力,大都是一觸即潰。真正有戰鬥力和作戰意志的法軍大都已經在之前的北非和法國南部的激戰之中被消滅。剩下的法軍大都是一群急切著想要回家的農民們。

相比於陷入了大混亂之中的法國軍隊,美國遠征軍就要清醒的多了。他們才是真正的客場作戰,絕對的萬眾一心想要離開。在法軍陷入混亂之後,美國遠征軍的指揮官們迅速做出了判斷,命令在各處的美軍立刻向著海岸線撤退。

美軍的動作很快,但明軍的速度更快。

九月初。明軍中央集團軍群下屬的裝甲部隊從阿拉斯地區北上攻佔了敦刻爾克與加萊,封鎖住了通往英國最近的道路。隨後明軍沿著海岸線一路攻擊前進,將一處處海港與漁村一一攻佔。

明軍在九月七日的時候包圍了位於巴黎北方的勒阿弗爾,將近十萬名美法聯軍包圍在了勒阿弗爾地區。明軍沒有任何的停頓,立刻就發起了對勒阿弗爾的攻擊行動,並且在四十八個小時之內就將包圍圈內的盟軍消滅。

盟軍從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動員了大量艦隊和空中力量試圖援助援助被包圍的盟軍部隊。不過這兩天的時間裡面天氣晴好,大明陸航的戰機部隊瘋狂攻擊海峽之中的盟軍船隻,摧毀擊沉了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最終盟軍從勒阿弗爾地區海運撤走的軍隊不足萬人。

不過好在美國人跑得快。大部分的美國遠征軍在丟掉了一切他們認為不需要的東西之後還是成功的逃到的海邊登上了前往英國的輪船。

在美國人撒丫子逃亡的時候,明軍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和土倫集團軍群的部隊已經從各個方向包抄巴黎,逐漸斷絕了巴黎守軍的退路。陷入內亂之中的法軍無力抵抗,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首都被毀於戰火。他們在九月八日的時候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法國政府遷往南特。

此時大部分的法國國土都已經陷入了明軍的鐵蹄之下,從波爾多到里昂,從勒阿弗爾到奧爾良到處都已經被插上了大明的日月金龍旗。法國人的崩潰速度遠遠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別說是盟國了。就連明軍都感覺不可思議。法國人此時的作戰意志甚至還比不上比利時軍隊。

一直到這個時候,法國人的內訌才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爆發出來。任何一方都無法說服對付,只能是各做各的。戴高樂等人轉變了自己的想法,在留下了部分軍隊偽裝成普通人繼續進行游擊戰抵抗之外,他們選擇帶著大部隊撤退前往英國繼續作戰。

而貝當等人則是選擇向明軍投降。

近四百萬的法國軍隊不僅沒有打出德國人那樣的頑強抵抗。甚至都比不上荷蘭人與比利時人。

因為內訌導致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許多法軍部隊在撤退的路上被明軍機械化軍團追上圍殲。最終能夠順利抵達英國的法軍數量甚至不足四十萬人。其它的軍隊不是自己脫下軍服當了逃兵就是成為了明軍的戰俘。

九月十日,明軍進入巴黎。四天之後,明軍佔領南特。又過了三天,明軍抵達大西洋岸邊的布雷斯特,徹底佔領了所有的海岸線。

至此。整個法國都落入了明軍的手中。數百萬法軍和數十萬美國遠征軍被送進了戰俘營。明軍同時還繳獲了海量的軍用物資和裝備。

在法國淪陷之後,整個亞歐大陸上已經完全屬於大明的版圖,再也沒有一處敵對的地方。而佔據了世界島的大明也已經牢牢的掌握了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和優勢地位。

如果沒有決定性的力量來進行改變,例如外星人入侵,超級傳染病大爆發,原子彈問世等等這種事情出現。那大明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已經沒有任何的疑問。

雖然已經是勝券在握。不過美國人的原子彈研製計畫還是讓張誠心中留有一處陰霾。不願意接受任何核訛詐,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軍隊遭到核攻擊的張誠決心在美國人將這項武器投入戰場之前就結束戰爭。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那必須登陸美國本土才行。

柏林夏洛滕堡皇宮內,張誠看著自己面前懸掛著的巨大世界地圖,看著那已經完全被染成了大明金色的世界島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當他的目光轉向世界島西北邊角落處的時候,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英倫三島,實際上只是兩個大島。因為數百年前剛剛與英國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得知其是由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三個地方組成。還得知其是一個島國。因此就想當然的將其當成了三座島嶼。這個誤會在沿用多年之後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性說法。

那裡是戰前大明在歐洲最為重要的據點,張誠的起步之路也是在那裡完成的。此時在整個世界島都歸於大明的情況下,那兩點小小的紅色顯得是那名的讓人看不順眼。

在結束了亞歐主大陸上的戰鬥之後,此刻對於大明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美洲大陸上的登陸作戰。因為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結束戰爭的旅途。不過張誠也不願意放過英國,讓他們可以遊離於大明的統治之外。

雖然總參謀部的智囊們一致認為只要大明在美洲大陸上取得決定性的突破,那小小的英國必然會在全世界的威壓之下選擇投降。不過張誠卻不願意讓大軍閑著,他還記得自己年內要在柏林,巴黎與倫敦進行閱兵的念頭。

現在柏林的閱兵馬上就要開始。巴黎也已經落入了明軍的手中,最後就只剩下英國了。

張誠命令總參謀部開始制定進攻英國的作戰計畫。務必要在年內佔領英國。至於登陸美洲大陸的戰鬥也同時展開,以大明此時的力量足以同時進行兩場規模浩大的軍事行動。

九月十九日,張誠在柏林菩提樹大街上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向佔領區的各國民眾宣告大明的強大。十萬名精銳明軍接受了張誠的檢閱,他們浩浩蕩蕩的在柏林市民們複雜的目光之中走過菩提樹大街,向著張誠致敬。

在閱兵開始之前。肖宏寶成功的剷除了一起針對張誠的刺殺行動。眾多的各國間諜們被抓捕,隨後大明軍中的潛伏力量也被連根拔起。數百人被牽連其中,這些人絕大部分都在被軍事法庭審判之後槍決,剩下的人也都是在西伯利亞的寒風之中渡過了餘生。

波瀾不驚的盛大閱兵式結束之後,張誠前往德國埃森地區參觀了德國人的黑科技實驗室。隨後前往巴黎進行另外一場閱兵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