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鷹擊法蘭西 (一)

「參與萊茵河戰役的各支部隊所上報的傷亡人數總計為十一萬七千四百人,各種型號裝甲車輛損失總計九百二十二輛(包含裝甲車輛以及工兵部隊的架橋設備等)各種型號的火炮戰損總計四百一十九門,消耗物資包括……」

參謀的報告還沒有說完,坐在主位上的張誠就已經微微皺眉,出聲打斷「告訴我最後的戰果。」

年輕的參謀在這麼多的將軍與張誠的面前彙報軍務明顯有些緊張,被張誠打斷之後急忙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集團軍群副參謀長。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兩個人是有著親戚關係。

這次集團軍群副參謀長之前將這次在張誠面前露臉的機會交給自家親戚的事情就有些緊張,看到那個笨蛋居然在這個時候不按照張誠的吩咐去做反倒是看向自己,心裡都快被氣的冒煙了。

好在年輕的參謀只是沒有經驗,但是並不傻,而且張誠也沒有任何追究的意思。在發覺事情不對頭之後急忙翻動手中的報告開始大聲讀著各參戰部隊上報的戰果「此戰各參戰部隊上報總計殲滅俘虜敵軍四十一萬九千三百人,繳獲摧毀各種型號裝甲車輛一千七百四十輛,繳獲摧毀各種型號火炮二千……」

「這些傢伙。」聽到這些數字之後,張誠有些無奈的微微搖頭。

自身傷亡數字戰損什麼的肯定沒有人敢虛報,因為這些都是要進行嚴格核實的。傷亡的官兵需要發放撫恤,而且還要補充新兵。損失的武器裝備要補充與更換,誰敢亂報?可是戰果就不同了。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哪支軍隊都存在這虛報戰果的事情。

只是有些部隊比較克制,有些部隊非常誇張而已。就像是在現代時空的歷史上,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在開戰之後一年的時間裡面上報的殲滅敵軍艦隊的戰果都比兩個美國海軍的完全實力還要多了。這就是典型的亂報戰果。

隆美爾的手中只有不過四五百輛能夠使用的坦克。這種情報對於張誠來說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消息。只是聽到前線部隊上報說幹掉了一千七百多輛裝甲車輛的時候就有些想笑。德國人此時可絕對不會還有一千輛裝甲車的。這個數字之中至少還是有一半的水分。

不僅僅是裝甲車輛,其它各個方面的報告都有一定的水分。那些人員之中或許會有不少的當地平民,火炮的話應該是把許多迫擊炮全都籠統的算在了全部火炮之中。裝甲車輛就更不用多說,半履帶車輛甚至於直接將卡車當作裝甲車輛上報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張誠可不是口中含著金鑰匙出生,並不明白民間事情的貴族。他可是從底層拼搏上來的人,而且還擁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累計。這些軍中的手段他都清楚的很。

這種事情所有的軍隊都會這麼做。張誠也沒有任何去追究的意思。畢竟明軍還算是比較守規矩,虛報戰果這種事情一般都不會做的太過太明顯。

耳畔聽著年輕的參謀一字一句的彙報著戰果,張誠的心中卻在暗自發笑。因為相比於比較克制的明軍,盟軍的表演就很拙劣了。不提以前盟國公布出來的各種戰果早就已經將全部的明軍消滅了好幾遍。單單是這次萊茵河作戰的時候盟軍公布的戰果就高達近八十萬。

盟軍居然說他們在萊茵河戰役的時候殲滅了八十萬的明軍部隊,摧毀了超過三千五百輛的坦克以及兩千架的飛機。盟軍說在自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之後因為戰略態勢的選擇而從萊茵河地區進行了戰略轉移。

聽聽這話說的多好聽。可惜逃跑就是逃跑。

以一個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年代裡的人來看,這種事情真的是非常搞笑,這種明顯的謊言基本上也無法欺騙到那些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人。可惜的是,這個時代可是一個信息交流非常匱乏的年代。

普通人想要得知什麼消息的話只能是通過電台和報紙,而電台與報紙基本上都是被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他們說什麼自然就是什麼。普通人也沒有任何去驗證的能力。這裡沒有免費的谷歌和百度可以讓人們去查詢資料和信息。

因此,雖然在明眼人的眼中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卻依舊會有許多的普通人選擇相信。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代可以由少部分的精英來統治整個世界的原因所在。精英們與普通人之間的信息獲取能力完全不對等。

這裡是柏林夏洛騰堡皇宮,明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的駐地,張誠正在這裡進行全新的戰役部署。開場的有關萊茵河作戰的事宜結束之後,張誠就開始部署新的,有關於從阿登森林附近以及低地國家突破盟軍防禦最終佔領法國全境的作戰計畫。

因為大明陸軍在法國本土南方部署的土倫集團軍群在佔據了法國南部地區之後已經開始北上攻擊,這就使得盟軍在低地國家和法德邊境地區的抵抗力度開始變弱而且也失去了主要的意義,而明軍的實力則是非常強大。在這種情況下。張誠決心對法國進行全面攻擊,以求在短時間之內結束亞歐主大陸上的戰爭。

根據最高統帥部制定的作戰計畫。明軍部署在萊茵河地區的南方集團軍群將從斯特拉斯堡與巴塞爾一線向著法國中部地區攻擊前進。他們預計將會在里昂與維希附近地區與從法國南部地區北上攻擊的土倫集團軍群進行匯合,然後向著大西洋岸邊攻擊前進。

而低地國家,包括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都將交由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來負責攻擊。他們在攻佔低地國家之後將直接攻擊法國本土,主要目標為巴黎。並且要掃蕩整個法國北部海岸。將兵鋒推進到英吉利海峽一側。

進行重新編組之後的中央集團軍群實力異常強大。麾下不但擁有大量的步兵部隊和裝甲部隊,而且還被加強了炮兵,戰鬥工兵。空降兵等等特戰部隊。總實力已經超過了三百五十萬之眾。中央集團軍群的各種重型武器裝備更是多不勝數,各種型號的坦克和裝甲車已經超過了一萬兩千輛之多,火炮高達近兩萬門。

而大明陸航為了向這次攻擊提供足夠的支持,調集了超過一萬四千架的各式飛機用於對地面部隊的支援作戰。當他們密集的戰機編隊布滿天空的時候,盟軍將無力抵抗。盟軍雖然還有數量不菲的戰機。但是他們新式的噴氣式飛機至少是不可能趕上法國戰役。這裡的天空依舊將由大明來掌握。

「這次的主要攻擊方向是在阿登森林附近。」坐在主位上的張誠目光環視四周眾多的將軍們,沉聲開口「不用多想,盟軍肯定會在我們進攻荷蘭的時候炸毀大堤來阻擋我們。荷蘭那邊走不通。至於比利時那邊的列日要塞非常堅固,就算是能夠拿下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頓了頓,張誠接著說道「根據最新的情報顯示,法國人和美國遠征軍正在準備渡海前往英國繼續堅持作戰。他們已經將許多重要物資,包括法國銀行裡面的黃金都運往了英國。因為咱們追擊的太緊,所以他們暫時還沒有能夠展開全部的力量進行逃亡。不過我們的時間也不多,必須儘快封鎖住法國所有海岸地區。」

盟國並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自己在歐洲陸地上的軍隊是無法抵抗明軍攻擊的。尤其是在明軍已經攻佔法國南部地區之後。地形平坦的法國根本就無法再繼續抵抗明軍的圍攻。

為了給美國人在最大程度上爭取時間,盟軍決心將歐洲主大陸上的力量全都撤往英國地區用以加強英國的防禦力量。畢竟相比於地形空曠的法國,擁有海洋保護的英國必然會比法國堅持的時間要長。

「根據情報顯示,法國人和美國遠征軍計畫將二百萬以上的正規軍隊運往英國用以加強英國的防守力量。」作為情報頭子,肖宏寶在接到張誠示意之後開始介紹情報工作「這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先期駐紮在法國北部的部分部隊渡過海峽前往英國。盟國計畫在兩個月之內完成將二百萬以上的正規軍隊運往英國的計畫。一旦他們的計畫成功,那將對我們的渡海攻擊英國的作戰計畫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英國可是有著英吉利海峽作為天塹的,雖然是個島國但是他們的地理環境卻不錯。雖然英國人的陸軍實力很爛,但是如果有大批精銳盟軍部隊加入防禦的話,還是會給明軍計畫中的登陸英國作戰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大家要知道我們的作戰目的是什麼。」張誠接過話題接著開口「我們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結束歐羅巴大陸上的戰鬥,然後集結全部力量去對付美國人,結束這場必將永載史冊的輝煌戰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