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鐵血德意志 (八)

明軍雖然在訓練裝備技戰術水平等等各個方面全都佔據著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沒有達到碾壓式的代差。明軍的戰鬥力依舊是地球級別的,並沒有上升到外星人的程度。

在這種完全是拼消耗的激戰之中,就連防彈衣都沒有的明軍並不見得就比對面的德軍強大多少。

畢竟明軍沒有進行自己擅長的和戰鬥力強大的裝甲作戰,而是進行非常古典的陣地攻防戰。這種作戰方式絕對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結束的事情。而且付出的損失也必然非常驚人。這就是最基本的拿人命去填陣地。

因為之前打的實在是太過順利了,明軍上上下下都有些過於高看自己的真實實力。要知道對面的德國人不但人員充足,物資供應也沒有問題,而且他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家鄉,其作戰意志也異常堅定。這種情況下明軍在六月六日的強攻之中一天之內就戰損超過十萬官兵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明軍官兵們之前一直認為沒能打開前進通道度過奧得河,主要原因是因為上的都是附庸國的部隊和殖民地的部隊。在許多明軍官兵的心中,只要換做他們上場必然能夠輕鬆打垮德國人的抵抗,然後順利殺入柏林享受勝利者的特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德國人用讓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戰鬥生生的將明軍的滔天攻勢給阻擋下來。德軍官兵們不畏犧牲的拚死作戰不但給明軍帶去了重創,而且還極大的鼓舞了盟軍官兵們的士氣。

自從開戰之後盟軍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一敗再敗。大明裝甲部隊快速突擊迂迴包抄,炮兵摧毀陣地步兵突破佔領,空中力量掌握天空毀滅盟軍後方的一切。明軍全立體式的打擊這幾年來一直都是無往而不利,他們的攻擊幾乎就沒有失敗過的時候。

明軍的強勢極大的震懾了盟軍官兵,讓他們士氣低落。可是德國軍隊這次在堅守奧得河防線的時候卻表現異常出色。不管他們為了能夠在明軍的猛攻之下堅持下來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至少他們成功的擋「住了明軍的攻勢。

「明國鬼子被打敗了!」這句話傳遍了所有盟國。

大明軍隊只是一次攻擊失利而已,卻被盟國的宣傳部門當作幾乎是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性戰役來鼓吹。似乎德軍取得這次勝利之後明軍就將一路潰敗到帝都似的。

盟國在大肆吹噓德軍成功防守奧得河的時候,卻有意無意的掩蓋了德國人在這次戰鬥之中的損失。甚至於許多媒體就連提都沒有提過,就像是德軍全都是刀槍不入的超人,一根寒毛都沒有丟過。

而實際上德國人之所以能夠在明軍如此恐怖的攻擊風暴之中死死堅守住自己的主要陣地。真正的原因就是德國人願意為了這場戰爭做出重大犧牲。他們甚至是願意用人命去填戰場。

在明軍攻擊的時候,那狂風驟雨般的猛烈炮擊和轟炸對於德國人來說就是地獄。在明軍步兵衝擊奧得河的時候,德國人必須進入自己的陣地之中進行防守,要不然明軍就要過河了。而進入炮火紛飛的陣地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傷亡。

戰鬥最激烈的陣地上,一名被派駐的陣地上的德軍士兵平均生存時間只有十五分鐘。也就是說,德國人的這場防守勝利實際上是用數不清的人命堆出來。在這一天的戰鬥之中,至少有十五個以上的步兵師被整連整營的填入了陣地上。

許多德軍官兵的屍首在戰後都無法找到。因為他們所在的陣地因為不斷遭到殘酷炮火的洗禮而已經化作一片焦土,甚至因為爆炸和高溫產生了結晶狀物質。

德國人在這一天的戰鬥之中損失的數量絕對比明軍要多的多。而且還是在他們處於防守地位,擁有奧得河天險的情況下。而以德國人的人力物力資源來看。如果明軍下定決心要與德國人拼消耗,那德國人會在大明的強勢之下流盡自己的最後一滴血。

但是與已經不再將人命看的多麼重要的德國人相比,大明顯然還做不到這一步。在六月六日的攻擊行動失敗之後,大明陸軍總參謀部很快就下達了全新的命令,德國前線的軍隊開始進行重新調整部署,主攻方向將從柏林轉移到南方的布拉格。

在這場事關總參謀部內話語權爭奪的戰鬥結束之後,一批明軍總參謀部的軍官們黯然去了前線部隊,陸軍司令部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對於這一切。張誠都只是看著而已。

作為掌權者,張誠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全都攬在懷中。以大明帝國的龐大疆域和眾多人口。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要不了多久就會被生生累死。

所以說,張誠只是做戰略決定,其它的事情都是有一大群人在做。至於這些人之中的爭權奪利,只要不是影響到張誠對事務的掌控的話,那張誠是不會去干預的。這也算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選擇。

明軍開始重新進行部署,而這一次張誠決定不再保留。

布拉格。波西米亞地區的核心地帶,也是整個歐洲的中心地區。橫跨伏爾塔瓦河兩岸的這座城市在政治,文化,歷史等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對於現在的戰爭來說,這座城市最大的作用就是它此刻的地理位置。

布拉格正好位於柏林和維也納的正中間。相比於多瑙河畔的維也納。橫跨伏爾塔瓦河的布拉格實際上更加適合大明陸軍優勢裝甲部隊的突擊行動。伏爾塔瓦河可不是奧得河,德國人在布拉格的守備力量也遠遠無法和柏林附近相提並論。

畢竟現在德國人需要從波羅的海岸邊到布拉格,維也納,格拉茲,威尼斯再一直到都靈這漫長的防線上抵禦大明的攻擊。德國人的兵力哪怕是再多也無法在如此之長的戰線上全都維持著柏林近郊那種程度的防禦力量。

張誠的手中掌握著戰略主動權,德國人只能是被動防禦。張誠可以在漫長上的防線上尋找德國人的弱點選擇目標進行攻擊,這就是為什麼所有人都拚命追求主動權,甚至不惜為此先發制人的主要原因所在。

布拉格是一座戰略位置重要的城市,這座城市裡面水陸交匯,交通發達。擁有發達的通往德國腹地和奧地利境內主要城市的鐵路網和公路網。而且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裡的地形環境基本上都是平原為主,雖然在城內有七座山丘的稱呼,實際上都是一些並不高大的小土坡而已。這種地形是明軍裝甲部隊的真愛。

相比於防禦力量密集的柏林附近地區,布拉格地區的德國軍隊防備力量就比較薄弱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明軍部分部隊在上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強行渡過了伏爾塔瓦河並且在對岸建立起來了幾座橋頭堡。這對於接下來的戰事來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幾座橋頭堡位於布拉格城區內的伏爾塔瓦河大彎曲部。上個月的時候明軍快速推進在特戰部隊和傘兵部隊的幫助下成功的奪取並且堅守住了布拉格城區內的一座跨河橋樑。隨後,明軍地面部隊趕到之後快速進軍在對岸建立起來了堅固的橋頭堡。

德軍在穩住陣腳之後曾經數次對這座橋頭堡發起猛烈反擊,試圖將明軍趕回伏爾塔瓦河東岸。可是,不僅僅是德國軍人頑強作戰,同樣頑強的明軍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不但死死的守住了自己的陣地,而且還動用工兵部隊成功的又搭建了兩座浮橋並且擴大了自己的橋頭堡。

當大明陸軍總參謀部調整自己的作戰計畫,將布拉格選為主要突破點之後,這座橋頭堡立刻就成為了雙方的主要爭奪目標。

就像是大明情報部門對德國的滲透一樣。德國人,或者說所有的盟國都在不斷的滲透著大明。德國人在大明之中也有著自己的情報系統,他們雖然無法獲知大明真正的戰略意圖。可是,明軍不斷開始向著布拉格方向進行部隊和物資集結這種事情因為規模太大根本就無法瞞過所有人。

經過謹慎的判斷之後,德國陸軍總參謀部認為明軍很有可能已經放棄強攻柏林的作戰計畫,轉而選擇在布拉格地區打開局面。

一旦明軍在布拉格地區打開了局面,他們的裝甲洪流潮水般涌過布拉格地區之後。那北面的德累斯頓,柏林,南邊的布爾諾,維也納以及西邊的整個德國腹地都將成為大明裝甲部隊肆意縱橫的戰場。

只要給了大明裝甲部隊行動的空間,那它們就會像是無法抵抗的潮水一般淹沒德軍陣地。以明軍全部機械化的恐怖行軍速度,被打穿了防線的德國軍隊甚至就連去阻擋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軍隊的戰鬥力多麼的強大,作戰意志多麼的頑強。只要被切斷了後勤補給線,失去了物資供給的話,那這支部隊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彈藥打光了之後總不能去拼刺刀吧?而且就算是拼刺刀的話也要對手願意才行。油料用完了任何車輛都別想開動起來。而沒有了糧食供應,那無論是多麼精銳的軍隊也將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崩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