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鏖戰亞平寧 (二十六)

實際上在隆美爾發起反擊之前,張誠就已經親自出面干預了大明陸軍總參謀部的作戰計畫。無論是從軍事角度還是從政治和外交角度上來看,張誠都不可能在已經得手的情況下還將義大利給吐出去。那樣對於他的聲望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原本準備施行的西班牙與巴爾幹戰役被張誠下令延後。為新的戰役所準備的軍隊和物資投入到了義大利前線戰場。從德國總參謀部批准隆美爾的作戰計畫開始,得到消息的張誠就加強了對義大利的兵力物資投送。平均每天上岸的部隊都超過一個師的規模,更不用說那些海量的物資了。

可以說,隆美爾之所以帶著數十萬大軍南下作戰卻始終處於下風,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地形限制施展不開只能硬拼消耗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軍隊被明軍的鋼鐵狂潮給淹沒了。

擁有充足物資供應的明軍基本上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全都是火炮覆蓋開道。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的炮擊過後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鋼鐵洪流席捲突擊。

而德軍炮沒明軍多,坦克也沒有明軍多,空中力量也無法打擊到明軍地面部隊。再加上最為重要的物資補給差距巨大,明軍一門火炮的炮彈配給數至少是德軍的一倍以上,而且不在意火炮身管的磨損。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部隊只要被發現就是一通劈頭蓋臉的炮擊。這種情況下再高明的戰術也扛不住明軍的彈雨攻勢。一力降百會,說的就是這個。

張誠的作戰目的當然不是和德國人去拼消耗的。他從一開始就想著藉助這次德軍主動出擊拉出了空檔的好機會再次包圍殲滅德軍重兵集團,從而為整個義大利戰役寫下最重要的一段篇章。

在隆美爾一開始進攻的時候,張誠命令前線部隊稍稍抵抗之後主動後退,將德國人逐步吸引過來。等到隆美爾的部隊比較順利的進抵格羅塞托之後,明軍的戰鬥力瞬間強大起來。不但死死擋住了德國人的攻勢而且不斷發起猛烈的反擊。每一次在猛烈炮火掩護下衝鋒的裝甲洪流都要德軍付出慘烈的代價才能夠阻擋下來。已經被纏住的德軍就是想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裝甲兵團的尾隨追擊殺傷力太大。

殘酷的消耗戰打了半個多月之後,張誠開始圖窮匕見。

之前大明陸軍總參謀部早早的就已經制定好了反擊方案。等到德軍銳氣被消耗殆盡之後,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裝甲軍團,一支由三個裝甲師和四個機械化步兵師組成的鋼鐵洪流從羅馬附近出發,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快速進軍。在短短數天之內就通過了特爾尼,攻佔了重要城鎮佩魯賈和阿雷佐。隨後兵鋒指向佛羅倫薩。

一旦這支明軍裝甲部隊南下佛羅倫薩。隨後必然就是殺向海岸奪取比薩與里窩那。從而將比薩到錫耶納,格羅塞托之間的數十萬德國軍隊裝進口袋裡面。

一旦明軍的作戰計畫成功,那德軍部署在義大利的精華就將一戰盡墨。以此時的運輸能力而言,等到明軍北上的時候德國人根本就無法恢複之前的力量,也就更加無法抵擋明軍的攻擊。

直到這個時候,之前還一直都有些猶豫的德法等國才深切的感受到了切膚之痛。

大明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老虎。之前幾年大明的勢力被從歐洲趕了出去,而且主要戰場不是在地中海對岸就是在俄國。對於發生在別人家裡的戰鬥,歐洲各國一向都是用看笑話的心態來看待。

從大明的手裡奪取了許多的利益,而且大明還被遠遠的趕走了。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諸國自然感覺日子好過了起來。可是等到大明軍隊逐漸逼近本土之後。他們才愕然從美麗的童話之中醒了過來,那隻兇猛的老虎又回來了,而且帶著血腥味道的血盆大口就在自己床邊上張著!

德國人與法國人開始竭盡所能的向義大利提供支援,可是最為重要的時間上面已經來不及了。在大明裝甲部隊的洪流席捲之下,這一路上的德國軍隊根本就無力抵抗,很快就被打穿防線殺到佛羅倫薩附近。

德軍的主要力量和精銳部隊全都被主戰場上的明軍牢牢牽制住。在側翼方向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太強的戰鬥力。面對明軍的裝甲兵團只能是一觸即潰。但是他們不能真的放棄,一旦失去了佛羅倫薩和比薩,那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兵團就將被裝進口袋裡面。而這種後果是盟國所都無法接受的。

盟國開始到處搜刮部隊派出去抵擋那支裝甲兵團的攻擊。他們不需要擊敗那支部隊,只要能夠抵抗一段時間。也就是三五天的功夫就足夠讓隆美爾重新調整部署,將大部分的部隊從包圍圈內給帶出來。但是這種部隊卻並不好找。

沿著義大利兩側海岸線進攻的德軍部隊基本上都已經被纏住了,而北方倒是有著為數不少的法國軍隊。但是那些法軍基本上都是步兵。就算是不提步兵和裝甲部隊之間戰鬥力的事情,他們想要從米蘭都靈等地頂著明軍陸航轟炸機部隊的猛烈空襲抵達佛羅倫薩,那也是幾天之後的事情。而幾天之後,還要他們做什麼?收屍嗎?

就在盟軍焦頭爛額的時候。另外一支軍隊很快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之中。美國遠征軍。

美國遠征軍之前主要是在北非戰場上與明軍作戰。不過隨著北非戰役的失敗,大量的盟國軍隊折損在了北非戰場上。美國遠征軍同樣也損失慘重,大部分的軍隊不是慘遭殲滅就是成為戰俘。最終不得不全體北上撤往法國進行休整補充。

不過因為前段時間大明海軍在夏威夷海戰之中重創了美國海軍,導致太平洋方向國門大開。加上大明諜報人員的煽風點火,導致美國國內一片恐慌。很多人都認為明軍即將在西海岸登陸。不但引發了大規模的逃難潮,而且深切的影響到了美國高層的決策。

為了安穩民心,美國人不得不暫時中斷了向歐洲大陸大規模派遣援軍的計畫。將大批部隊毫無意義的部署在了西海岸用來安穩民心。除了部隊之外,還有大量的物資也同樣被留了下來。這就直接導致原本將戰場放置在別人家裡面的計畫暫時中斷。

美國遠征軍經過補充休整之後恢複了一定的實力,不過他們的主力部隊依舊部署在法國。因為在美國人看來,大明在義大利的登陸作戰就算是能夠完全掌控義大利,但是有著阿爾卑斯山脈的阻攔,也很難大軍出擊殺入真正的盟國核心之地。德國陸軍強悍絕倫。暫時不需要美國人的幫助,只有法國才是真正的重地。

義大利戰場上,美國遠征軍派出了數個師的兵力助戰,不過他們卻是與法國人一樣主要留在後方擔任守備工作。真正在前線作戰的還是德國軍隊。不過當明軍大舉出擊試圖包圍德軍的時候,距離佛羅倫薩最近的美國軍隊就成為了盟軍的救命稻草。

一旦數十萬德國精銳真的落入明軍的包圍之中慘遭殲滅,那義大利戰場必然徹底糜爛。哪怕是為了各自的小算盤,盟國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當大明的裝甲兵團快速靠近佛羅倫薩的時候,原本駐紮在帕爾馬與博洛尼亞一帶的美國遠征軍已經進抵佛羅倫薩一帶準備抵抗明軍的攻勢。

對於美國遠征軍來說,他們不需要打敗大明的裝甲兵團。只要能夠阻擋明軍的攻勢幾天時間就已經足夠。幾天的時間就足夠隆美爾重新調兵遣將改變部署,將大部分的德國軍隊從包圍圈裡面帶出來。雖然說斷尾的時候少不了要受到一定的損失,不過總比全軍覆沒要強吧?

1942年3月29日,大明裝甲兵團前鋒部隊第二裝甲師與美國遠征軍核心主力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相遇。

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是一支誕生不過數年的新軍。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坦克裝甲戰術狂潮之中應運而生的部隊。也是美國陸軍之中第一支正規化的裝甲部隊。這支部隊的實力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只要看其名字就能夠明白,第一裝甲師!

作為全美裝甲部隊的重頭戲,第一裝甲師編製有9個坦克營和3個裝甲步兵營。另有三個裝甲炮兵營,一個機械化騎兵偵搜營,一個裝甲工兵營。一個戰防營,一個獨立防空營以及後勤支援部隊等等。分屬於a、b及r戰鬥指揮部指揮。

整個師供給裝備有包括m26潘興重型坦克在內的總計381輛坦克、156輛裝甲車、115門各式火炮和2000多輛各型軍車。總兵力超過兩萬五千人。而且其兵員大多都是從各個現役部隊之中招募訓練。戰鬥力之強在美國陸軍之中堪稱首屈一指。

這支部隊之前一直都駐紮在美國本土得克薩斯州胡德堡軍事基地。首任師長是布魯斯·馬格魯德陸軍少將,不過這位師長在部隊出征之前突然生病無法成行,緊急改為由副師長周珩少將代理師長職務。

之前盟軍丟失北非之後,已經看出不能再繼續保存實力的美國人計畫將眾多的部隊送往歐洲作戰。第一裝甲師就是第一批被送上歐洲戰場的部隊之一。

後來美國海軍在夏威夷海戰之中戰敗,原定送往歐洲戰場的部隊被迫暫時留在本土。而已經抵達的部隊卻直接編入了美國遠征軍的序列之中。這次進入義大利幫助德國軍隊抵禦明軍的攻勢,巴頓將軍直接點名將這支強大的裝甲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