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鋼鐵的碰撞 (六)

在航母編隊進行海空大戰的時候,誰能夠提前發起攻擊就意味著在戰鬥之中佔據了優勢地位。不過提前發起攻擊的前提是擁有敵人的準確情報。

林洛在沒有得到偵察機報告的時候就命令自己的艦載機部隊起飛,絕對是一種極為大膽的決定。

因為飛機起飛之後是有時間和燃料限制的,飛機不可能一直在天上飛著。而且,如果到了目標區域卻沒有發現敵方艦隊,那就意味著一次攻擊的失敗。在以航母為主的海空大戰之中,許多時候一方艦隊也只有一次攻擊的機會而已。不得不說,林洛的命令非常大膽。

林洛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他的位置已經被發現了,說不定此刻日本人的航空打擊力量已經出擊了。如果林洛還是等著偵察機傳來確切的方位之後再下令出擊,那就很有可能失去寶貴的戰機和時間。或許到時候就連出擊的機會都沒有。

不願意被動挨打的林洛選擇了放手一搏。哪怕自己不可避免的會遭到大舉攻擊,也要在被攻擊之前將自己的拳頭打出去才行。除了臨死也要拖個墊背的之外,同時也可以為隱蔽處的第11特混艦隊爭取機會。

四艘航母很快就全面加速迎風行駛放飛戰機。林洛沒有留手,他一次性的將自己手中全部的近二百架戰機全都放了出去。除了守衛艦隊的防空戰機之外,近二百架戰機在空中編組完成之後就向著作戰參謀們根據潛艇提供的情報推測出來的方位殺了過去。

放飛完戰機之後,四艘航母很快就返回了防空戰列之中,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空中攻擊。

「要不要給童海鋒他們發一封電報詢問一下他們的情況?」神色有些緊張的李儒上前詢問。他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實戰,心中有些激動和緊張也是難免的事情。

「沒必要。」林洛搖了搖頭「我們發的所有情報他們都能夠收到。此時他們保持無線電靜默就說明他們還不想暴露。不要干擾他們的指揮,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是。」李儒點了點頭。將目光投向遠方海天交接的地方。

此時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日軍機群的到來。實際上此時日本海軍也的確是在放飛戰機。

那架彩雲發現大明艦隊的蹤影時間並不長,剛剛開始發送電報呢就被防空戰鬥機給追了上去,隨後慌亂的躲避導致第一封電報沒有說詳細。只說明了大明艦隊的編成航速航向什麼的,卻沒有來得及將最為重要的準確方位發過去。等到這架彩雲擺脫了追擊,將詳細的情報發送回去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多分鐘。

山口聞多沒有任何遲疑。迅速命令艦隊之中的航母開始放飛戰機。和林洛一樣,他之前早就已經命令所有戰機做好起飛前的準備工作,甚至於飛行員們都已經坐進了戰機的座機之中。

日本人的空中通訊能力不過關,戰前美國人送來的那批短波通訊設備裝備的戰機基本上都已經在爪哇海戰之中損失掉了。此時雖然得到了第二批短波電台的支援,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戰機都完成了換裝。高烈度的戰鬥使得許多戰機根本就沒有時間回廠去安裝新式裝備。

這就導致山口聞多麾下只有祥鶴號和瑞鶴號上的戰機能夠進行空中短波交流,其他航母上的戰機還是要依靠手勢和畫圖板才行。哪怕日軍飛行員訓練的再精銳,在特定設備的限制下一個攻擊波次最大的編組指揮能力也只有一百多架,再多的話就控制不了了。

再加上這次出擊的足足有六艘航母,而且祥鶴號和瑞鶴號的艦載機還要單獨編組。哪怕山口聞多是日本海軍最好的航母指揮官也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將這一切全都安排好。

最終。向來以行動迅速出名的山口聞多足足用了三十多分鐘才把第一攻擊波的戰機群給送走。山口聞多沒有任何遲疑,在第一攻擊波出擊之後當即下令第二攻擊出動。

日本海軍的航母是沒有彈射器的,不是不想裝,而是技術不過關,造不出來。大明海軍可以裝備大量的重型戰機,因為他們可以使用彈射器幫助更加沉重的戰機起飛。但是日本人只能是使用輕型戰機,就連裝備的炸彈都只是250公斤級別。

這種技術上的缺失不但使得艦載機威力下降,而且還使得日軍的航母必須要全速迎風前行才能將自己的戰機送上天空。當第二攻擊波的戰機編組完畢離開艦隊上空沒多久。日本艦隊就拉響了防空警報。

實際上在被方人胥發現之後。山口聞多就帶著艦隊將航向改變成偏南行駛。他這麼做是為了能夠更加靠近被日軍佔領的琉球群島。那樣就更加容易獲取島上岸基部隊的支援。能夠利用資源的時候,誰會故意不去用?

日軍航向開始偏南。加上林洛命令偵察機向北飛。不出意外的,山口聞多的龐大艦隊很快就被一架大明的偵察機發現。

這架偵察機聰明的很,他在發現了日軍艦隊的蹤跡之後並沒有貿貿然的衝上去觀察,而是遠遠的躲在雲層之中給本方艦隊發報。

當時日軍艦隊已經解除了無線電靜默,而且正在放飛機群,到處都是嘈雜的電波。誰也沒有發現一架大明的偵察機躲在遠方雲層之上密切的關注著他們。

而日本人的防空戰機同樣沒有將注意力放在高高的雲層之上。沒事的時候零式很少會飛那麼高。

林洛在接到日軍艦隊的具體方位之後,迅速將坐標傳給了前方的攻擊機群。同時,這份電報也被發送去了海軍司令部和第11特混艦隊。海軍司令部回覆祝好運。而第11特混艦隊依舊保持沉默,誰也不知道他們此刻在什麼地方。

雙方之間的距離原本就不算遠,此時實際上只有200多海里的距離。這是雙方都處在對方的攻擊半徑之內。平均航速在220節左右的空中編隊只需要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靠近對方的艦隊。

相比於日本人。大明海軍的攻擊編隊反倒是先到了。他們在距離日軍艦隊大約三十公里的地方就被日軍艦載雷達和防空戰鬥機發現。隨後,雙方的戰鬥機之間爆發了激烈的交戰。

日本人這次足足帶來了六艘正規航母,總的載機量高達四五百架之多。山口聞多手中的力量很足,擁有許多零戰去應對大明的攻擊機群。

此時日本人也開始發揮出戰時水平。開戰初期風光無限的零戰在被戰隼改肆虐之後,日本人很快就研發出了第二代的零戰。體積更大,機體更加堅固,速度更快,火力更強的新式零戰。這種新式零戰被命名為超零。

坦白說,以日本人此時的技術水平能夠研發出這種技術的戰機已經是相當不錯了。雖然還是無法比得上大明新式的戰隼改,不過相比起之前的普通零戰已經是提升了一個檔次的水平。不過,日本人的潛力暫時也就是這樣了。

大明的飛機設計師們此時即將推出更加先進的戰機,而日本人的下一代戰機卻遙遙無期。

技術上的缺陷是一方面,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軍的航母上都沒有安裝彈射器,他們無法起飛過重的飛機。這就大大限制了日軍的行動能力和新式戰機的設計空間。

雖然說已經從美國人那裡得到了技術支援,可是生產這些彈射器並且萬里迢迢的運過來再裝備在航母上,進行結構性的改造。這哪裡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解決的問題?現在可是戰爭時期!

第12特混艦隊的攻擊群擁有四十餘架戰隼作為護航力量。可是他們面對的超零數量更多!

而且,這一批的日本海軍飛行員也算是他們最後的精銳了,技術熟練不說,各個都是經驗豐富。超零的駕駛員們壓根就不去理會那些火力兇猛卻對於戰艦沒有什麼意義的戰隼。他們全都向著那些轟炸機沖了過去。

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大批明軍的轟炸機部隊拚命加速衝鋒,試圖儘快靠近正在快速返回防空陣型核心位置的日軍航母們。在他們的四面八方都是向著他們衝過去的日軍超零。而在超零的身後跟著的卻是眾多的大明戰隼改戰鬥機。

整個場面看起來有些滑稽,數不清的戰機在天空之中不斷飛舞盤旋,就像是馬戲團里那讓人眼花繚亂的空中表演。不過這種演出的代價卻是死亡!

巨大的嗡鳴聲響徹海天之間,殘酷的戰鬥讓無數人為之心驚膽戰。那一架架帶著巨大轟鳴聲響和炫目火焰濃煙從天空之中墜落的戰機代表的就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彈光飛舞,成串的炮彈劃破天際。數不清的戰機化為廢鐵摔入海水之中,濺起巨大的水花。

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大明的攻擊機群終於突破了大批超零的攔截殺進了日軍艦隊的防空陣型射程之內。

大明轟炸機部隊的飛行員們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從眾多戰艦上射上天空的炮彈就猶如漫天飛舞的雪花一般將他們籠罩其中。彈雨之密集,幾乎讓這些飛行員們感覺到眼花。而對於這些飛行員們來說,這只是剛剛開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