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激戰托布魯克 (上)

托布魯克,位於班加西以東距埃及邊境僅100多公里的地方,是埃及到突尼西亞之間最優良的一個港口。

對於德國人來說,擁有了托布魯克之後他們的海上補給線就可以大大縮短。攻勢順利的隆美爾在佔領班加西之後決心拿下托布魯克,佔領進攻埃及的出發陣地。他對這場進攻行動充滿了信心。

早在羅馬時代,托布魯克就是守衛昔蘭尼加的重要要塞。在傳承數千年之後依舊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是一處具有戰略意義的要點。海岸鐵路,大型港口,海岸公路以及利比亞境內最大的兩座機場使得雙方都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在班加西稍事休整之後,隆美爾開始集中部隊沿著昔蘭尼加海岸線向著托布魯克方向攻擊前進。在九月下旬的時候他的前鋒部隊就已經逼近了德爾納並與守軍展開激烈交戰。

三天之後,隨著德國非洲軍團主力靠近,張誠命令地中海艦隊接走德爾納的守軍前往托布魯克。而此時張誠已經大大加強了在托布魯克的守備力量。

守衛托布魯克的主力部隊是剛剛從孟買調來的步兵第71師。這個標準編製的大明步兵師擁有超過一萬七千名士兵。同時,在托布魯克城內還有托布魯克守備隊,要塞炮兵部隊,一支工兵部隊,一支混編裝甲部隊,兩個獨立炮兵團,一個防空團,一個海軍陸戰隊團以及一些後勤保障部隊。總兵力超過三萬五千人。指揮官是第71師的師長易炎血少將。

易炎血少將可是一位正統的華夏主義者。他曾經出任過南太平洋島嶼的總督,嚴厲鎮壓過當地土著的抗稅行動。率軍駐紮在孟買地區的時候,當地反抗大明的各種活動幾乎完全絕跡。

易炎血在大明軍中一直都是以脾氣火暴和作風悍勇而著稱。這次張誠特意將這位性格堅毅的將軍調來托布魯克出任守軍司令。

張誠給易炎血的命令很簡單,守住托布魯克,一直到取得勝利或者戰死為止。而易炎血的回答也很乾脆「我是帶著棺材來的。」

北非戰局風雲激蕩。隆美爾指揮的德國鐵騎好似無人能擋般在北非摧枯拉朽的擊退大明守軍,瘋狂直撲埃及邊境。而法國人同樣在向著大西洋海岸快速攻擊前進。

馬爾他岌岌可危,直布羅陀要塞成為絕境。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隆美爾很快就能夠攻佔托布魯克,打通前往埃及的道路。但是實際上的情況卻遠遠不是旁觀者們所想的那樣。

隆美爾看似攻擊速度極快,但是實際上隨著戰線不斷向著埃及邊境靠近。在班加西港還沒有被修理完畢。無法大規模進行貨物吞吐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著的黎波里港和戰鬥中繳獲物資來維持攻勢的德國非洲軍團在不斷的戰鬥之中已經筋疲力盡了。

隆美爾想方設法的在鼓舞疲憊至極的軍隊士氣,但是實際效果卻沒有他想的那麼好。他麾下的部隊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已經非常疲憊,戰鬥減員也很嚴重。而新的增援部隊此刻還在義大利本土的港口集結準備渡海前往的黎波里。

德國統帥部要求筋疲力盡的隆美爾暫停進攻,鞏固自己現有的戰果。等待從義大利趕來的援軍和物資支援到位之後再行發起攻擊。不過骨子裡面流淌著進攻血液的隆美爾雖然已經看到了部隊的頹勢,而且也知道大明的抵抗力量正在不斷增強。可是他最終還是固執己見的選擇了將攻擊終點線放在托布魯克。

介於前段時間隆美爾取得的輝煌戰果,在隆美爾親自飛回柏林向最高統帥部提出請求之後。他的作戰計畫最終得到了批准。就這樣,心高氣傲的隆美爾帶著他麾下的已經筋疲力盡的非洲軍團強行向著重兵駐守的托布魯克發起猛烈進攻。

在德國非洲軍團靠近之前,易炎血用極大的毅力親自督促著守軍環繞著托布魯克修建起了一條環形防線。大量的戰壕鐵絲網以及密集的雷場將成為德國人的噩夢。

因為靠近埃及,易炎血能夠有效的得到第三航空軍和海航的大力支援。德國人之前攻勢的重要輔助力量。空中支援的效果將會被大大削弱。

同時,托布魯克本身就是一座要塞。裝備有大量的海岸重炮部隊以及獨立炮兵部隊。這些隱蔽在堅固工事之中的重炮部隊將會給德國人的進攻部隊帶去巨大的傷亡。

實際上張誠早就看出來德國人的命門在哪裡。強調機動性和側翼攻擊的德國非洲軍團實際上並沒有太強大的攻堅能力。

在野戰的時候非洲軍團可以通過大範圍的包抄後路切斷補給線的方式來合圍擊潰守軍。但是面對防禦堅固的要塞城市,缺少重型火力支援,而且空中攻擊能力被極大遏制的時候他們就要抓瞎了。尤其是在此時此刻非洲軍團的後勤補給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的時候。

張誠的計畫就是放任隆美爾長驅直入,拉大他的補給線,疲憊他的軍隊。用堅固的托布魯克來牢牢纏住非洲軍團,隨後主力部隊從埃及出擊一舉擊潰非洲軍團!

九月底,隆美爾的部隊在坦克和飛機的支援下向著托布魯克外圍防線發起了兇猛攻勢。

托布魯克實際上並不大。畢竟大明在北非的投入並不多。這座港口城市外圍的戰略制高點是一座海拔不過百餘米的無名小山包。這座山包可以俯視整個托布魯克,建立炮兵前進觀察哨的話所有的目標都將受到攻擊。位置無比重要。而這裡就成為了攻防雙方交戰最為激烈的地方。

隆美爾命令他麾下在之前的連番戰鬥之中已經減員嚴重的第15裝甲師擔任進攻先導,首先進攻這處無名高地。

經過長時間激戰之後僅僅只剩下了不過百餘輛坦克的德軍第15裝甲師在火炮和飛機的掩護下向著無名高地發起突擊。不過他們在通過雷場的時候就遭到了重大損失。

密集的雷場肯定不是短時間內匆忙的掃雷能夠徹底清除的。有超過二十輛德國四號坦克和大約三百名士兵在通過雷場的時候被損失掉了。隨後守軍的重炮部隊開始向著突破雷場的德軍裝甲部隊發起兇猛炮擊。

這些105,155甚至於203毫米口徑的遠程重炮給德軍帶去了沉重的打擊。大量德軍士兵和裝備在密集的炮火覆蓋之中被摧毀。而德國炮兵的實力無法與守軍進行相同級別的火炮對射壓制。至於往日里攻擊炮兵陣地的好手,德國的空軍戰機也在托布魯克遇上了大明第三航空軍的強力阻擊,雙方戰機在天上殺的難解難分,誰都無力去支援地面戰場。

在這種情況下,親臨一線指揮作戰的隆美爾在經過考慮之後下令第15裝甲師暫停進攻。

早上防禦戰的勝利鼓舞了守軍的士氣。使得他們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戰鬥之中。

午飯之後,隆美爾重新調整了部署。他命令步兵部隊在整個托布魯克外圍防線發起猛攻用來牽制守軍的力量。同時,他命令炮兵們調整部署集中火力到無名高地戰場。隨後隆美爾又親自給負責北非戰場的第一航空隊的凱瑟琳中將發電報。要求他全力提供空中支援,這也導致了德國空軍第一航空隊和大明陸航第三航空軍之間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空中大戰。

午後三點,隆美爾下令得到預備隊支援的第15裝甲師再次發起攻擊。數百門德軍火炮不斷轟炸無名高地。並且與守軍的炮兵部隊進行激烈炮戰。同時天空中已經完全被德國和大明的飛機覆蓋。在凱瑟琳的強令下。德國俯衝轟炸機冒著巨大的風險對地面部隊進行強力支援。

為了突破恐怖的雷場,德國人拿出了秘密武器,戈利亞遙控爆破車來摧毀雷場。隨後,大批德軍洶湧而上,在坦克的掩護下沖向了無名高地。

駐守在這處陣地上的是大明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軍第二陸戰師第一團。他們是被當做增援力量從亞歷山大港送來托布魯克的。

大明海軍陸戰隊向來都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漲的精銳部隊。多少年來一直都是大明開拓海外領地的急先鋒。

作為財大氣粗的海軍直屬部隊,海軍在海軍陸戰隊身上的投入很大。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日常訓練以及人員的薪金待遇全都超過普通陸軍。這就使得他們的戰鬥力很強大。

第二陸戰師第一團的團長陸洋上校將自己手中的一營布置在了無名高地的主陣地上,二營則布置在了側翼。三營和火力支援部隊是預備隊。這座山包並不大。也沒有什麼堅固的永備工事。不過陸戰隊的官兵們依舊構建起了完備的防線。而且,他們還得到了重型裝備的支援。

張誠自然是很清楚德國裝甲部隊的威力,在沒有相應的裝甲部隊對抗的情況下,他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有效的武器。這其中,最為張誠所看好行之有效的武器就是他仿製德國人的88毫米高平兩用火炮。

裝上了穿甲彈的長身管88毫米高射炮可以在遠距離上擊穿現在世界上任何一款敵國坦克的裝甲。用作固定防禦對付裝甲部隊的時候簡直堪稱神器。德國人也有這種性能先進的火炮,可是他們的工業實力和國家財政卻與大明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大批量訂購的時候,大明一次能下數以百計的訂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