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軍隊嘩變

固原鎮。

小王子的軍隊從此路過半日之後,有斥候發現了蛛絲馬跡,有當地百姓彙報曾經有大軍在附近路過,奇怪的是這些人並不像是兇殘的韃靼人,他們這次並沒有騷擾沿途的老百姓。

事關重大,斥候並沒有多想便將這一發現彙報給了上司。

韃靼兵想要掩人耳目!得到消息的楊一清立即看穿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他突然意識到韃靼兵一定會有某種陰謀。

「傳令所有的將官召開軍事會議!」楊一清向身邊的親兵命令道。

他心裡最清楚,明軍在此地的軍事行動不可能不通知他,顯然這夥人是韃靼兵無疑,他們如此小心翼翼的經過固原鎮,可能是想偷襲東邊的軍事重鎮。

他們的目的地最有可能是蘭州城,李凌剛剛在榆林鎮打了一個大勝仗,殲滅敵方一萬多騎兵,韃靼人心懷怨恨,想要偷襲李家軍也是可能的。

楊一清有些坐不住了。不管韃靼兵的目標是哪裡,他必須要予以幫助才行。

眾將士很快就過來了,他們都是久經戰場的老人,豈能看不明白韃靼兵的目的?

小王子以重兵壓境,偷偷的越過固原鎮,想必蘭州城有一場血戰。

但是將領們並不想去援助李凌,他們只想固守而已,若是韃靼兵打破了蘭州城最多也只是搶劫一番,若是中了敵人聲東擊西的陰謀而丟失了固原城,罪過可就大了。

「現在敵情未明,貿然出去攔截只怕只能和對方打一個遭遇戰,想要對付幾萬人的蒙古鐵騎,只怕要將固原城的士兵傾巢而出才行,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冒險了,一定要三思啊,大人!」

「從目前來看,敵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奔著蘭州城去的,蘭州城城堅炮利,想必他們自己是可以應付這些韃靼兵的,我們何必要多此一舉的去幫他們?大家只要做好襲擾工作就好了,截斷敵人的援軍就是對蘭州城最好的幫助了。」

「雖然我們增設了火器,但是這次帶隊過來的可是小王子,這傢伙在蒙古號稱達延汗,是將要統一蒙古各部的存在,他的目的究竟是何處沒人知道,大家還是小心行事的好!」

固原城的參將們都不統一馳援蘭州城,雖然大家都知道總制大人和李凌有一層微妙的關係。

在大是大非面前誰也不想讓步。

韃靼兵在半天前就通過了固原鎮,現在只怕趕不上了。

等援軍到達蘭州的時候,也許戰爭早就結束了。

「你們,你們還知道蘭州城中有火器呀,你們也不想想我們這裡的火器是怎麼來的,還不是李凌送過來的嗎?」

現在人家有難了,固原鎮居然不支援一兵一卒,大家都是軍中的將領,鐵錚錚的漢子,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參將們希望原地固守,而楊一清則希望出兵支援蘭州城,雙方各抒己見,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總制大人,若不然讓我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蘭州城一趟吧,雖然人數上是少了一點,但是在韃靼兵的後方襲擾一下還是可以的!總要讓敵人知道我們明軍對蘭州城是有所支持的,不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攻取蘭州城。」

「末將也願意前往!我願意助劉參將一臂之力!」

兩個參將突然站了出來,他們自願帶領本部人馬前去支援蘭州城。

劉、李兩位參將在軍中多年,作戰經驗很是豐富,他們兩個前去馳援李凌再合適不過。

楊一清大喜,總算有人願意出頭了,他微笑著向兩位參將說道:「既然如此便有勞兩位了,你們只帶本部人馬在後面襲擾韃靼兵就行,不必主動出擊,若是蘭州城戰鬥激烈,你們一定要幫忙守城才是!」

「我等領命!」

兩位參將齊聲回答道。

事情終於解決,大廳當中的氣氛緩和了下來,一萬人馬應該能夠給蘭州城一些幫助。

參將們長出了一口氣,幸虧總制大人沒有要求增加人手。

一萬大軍有所行動,帳篷綿延好幾里,幾乎所有的固原鎮中的明軍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韃靼兵想要偷襲蘭州城,而劉、李兩位參將將要帶兵前去馳援。

「但願李凌能夠躲過這一劫吧!」一個火頭軍望著遠處開拔的軍隊說道。

他嘆息了一聲,繼續忙活手中的活計。

大軍一路向西,當天就走出了三十里,安營紮寨。

只是第二天他們的行軍速度卻慢了下來,僅僅走了十幾里路隊伍就停了下來。

「停止前進,停止前進,劉參將有令,隊伍停下來安營紮寨!」

傳令兵大聲叫喊起來,他心中也是非常的困惑,只到未時而已,天還早著呢,為什麼要急著安營?

如此的行軍法,別說是傳令兵了,就是李參將也有點摸不清頭腦,他急匆匆的來到劉參將的帳篷中問道:「大哥,天剛過午,為什麼要命令隊伍停下來?救兵如救火,我們怎麼可以停頓不前?」

「哎呀,我的傻兄弟,你還真以為我們這趟是去蘭州馳援李凌的嘛?你也不想想我們以前都是什麼身份,怎麼可能會去幫他?」劉參將冷笑著說道:「我只所以接下這個任務,那是因為你我若不站出來,楊一清還會派別人過來!」

「可是,可是我們怎麼向士兵們解釋?」

「解釋,解釋什麼,這樣緩慢的行軍,至少士兵們不會上戰場去送死!他們還要感激我們呢!」

劉參將根本就沒有打算前去支援李凌,他自己出兵蘭州就是要將主動權抓在手裡,他才不是真心幫助李凌呢!

第一次行軍的時候在大白天就安營紮寨,士兵們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大家將營長搭好以後卻沒有休息,而是三五一群的在一塊攀談起來。

「真他媽的窩囊,我是不是去支援蘭州嗎?怎麼剛出固原鎮就開始懈怠起來?照這種行軍速度,我們到達蘭州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但願李家軍可以守住蘭州城!不然的話,我們麻煩可就大了?」

「守住蘭州城?你真是太天真了,李家軍如何英勇我不知道,但是我清楚這次韃靼兵來了五萬人馬,而蘭州城中只有幾千人馬,也不知道劉參將是怎麼想的,以前打仗的時候他也沒這麼畏縮不前啊!」

士兵們都在議論的時候的,帳篷中的一個老兵卻在擦拭自己的長槍,他有些不屑的說道:「劉參將這老傢伙以前也許有些銳氣,這幾年他就是一個慫貨,每次打仗他的嫡系不是躲在後面,讓我們這些炮灰在前面?他怎麼可能主動出擊?他是看著固原鎮或許也有大戰,他才故意出來躲避的!」

蘭州城沒有了支援,只怕難以躲過這一劫。

「他媽的,這不是坑人嗎?我家就是蘭州城的啊,若是讓那幫韃靼兵打進了蘭州城,我爹,我娘,還有我妹子……,他們能落著好嗎?不行我要去支援!」

「我叔叔還在蘭州城經商呢,他要是出了意外,我爹還不得急死啊!」

軍中有不少人都和蘭州城有瓜葛,要他們放棄馳援蘭州城這個任務怎麼可以?

越來越多的人做出了決定,他們要離開軍營單獨行動。

深夜的時候,很多士兵慢慢的爬了起來,悄悄的走出了帳篷。

當他們遠離軍營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在不遠處等著自己。

「難道是劉參將一早就在此埋伏了人?在此堵截我們?」士兵們驚慌起來,私自離開軍營可是要以逃兵論處的,最輕的處罰也要挨上幾十軍棍。

離的近了,士兵們卻發現是同一帳篷中的老兵,他來這裡做什麼?

「我就知道你們不老實想要偷偷的去蘭州是吧!你們也不想想,我是你們的伍長,若是你們就這樣離開了?我還不是要被連坐?你們走的輕鬆,可要把我給害死了!」

老兵的一番話使他們如夢方想,的確,軍中使用連作制度,士兵有錯,上司也要跟著受罰,若是他們就這樣走了,伍長一定會受罰的。

士兵們陷入了兩難的境界,伍長平時對他們頗為照顧,絕對不能讓伍長替他們受過!

「還算你們這幾個傢伙有良心,好吧,我來這裡不是為了勸說你們會軍營,我想和你們一塊去蘭州!」老兵繼續說道:「我這次和你們一起去蘭州,若是不幸戰死了,還說什麼軍紀。若是僥倖不死救了蘭州城中的百姓,即便劉參將怎麼處罰我也認了!」

再不瘋狂一次,他就真的老了,老兵們平時將手下的士兵當成了自己的子侄一樣看待,怎麼忍心讓他們回去受罰。

不忍同劉參將的人有很多,當夜就不有上千人逃離軍營。

劉參將大怒,這還了得,若再這樣下去,不用遇到韃靼兵,手下便潰不成軍了。

他暗中下了決心要將連坐制度進行到底,一定殺一儆百,讓士兵們不敢造次才行。

依照軍規,這一次要有近千名的士兵要受懲罰,劉參軍的親信們不由分說將這些人來到了營地前面的空地上。

親信們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