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陽神 第三百一十章 花開寂滅

春回大地。

萬物復甦。

春來里的最後一場雪,到了現在,總算是消融了個一乾二淨。

再有一月,春雷,就快要響了。

到時候,也就是許多修道人士神魂出竅,飛上天去渡雷劫的時候。

洪易在閻浮山上住的時間,也快要到了。

因為年後開春,就是恩科鄉試,也就是三年一次的科舉,中了舉人,便可以再去參加會試。

鄉試中了是舉人。

會試中了是進士。

大乾王朝和地球上的制度並不一樣。

地球上的鄉試在秋季進行,稱之為「秋闈」。

大乾的鄉試卻是開春就進行。

雖然也都是三年一次。

閻浮山上。

洪易捧著經書,慢慢研讀。

心經第五章內容:

「心即道,道即天,萬物依道而存,天地因心而在,神鬼從心而生。」

洪易放下了書本,默默思考自語,道:

「這章是說:我的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心,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心,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心,誰去辯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心,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

兩個月過去。

《心經》的編纂,師父已經完成了大半。

心經的內容都是點名「道理」,那些道法武功,都是從這些道理之上演化出來的。

現在周乙已經完成了一半的心經。

按照他的計算,心經全本,總共會有九章。

洪易讀著第五章的內容,繼續往下讀,忽然讀到了一點不解之處,便走出房子,準備去請教師父。

來到師父的院子內。

看到周乙在打坐。

忽然,洪易若有所思。

他看見師父面前開了一株花。

一時間,他感覺到了一股蒙蒙玄機,卻又分辨不清楚,是什麼意境。

隨後。

周乙睜開眼,看向了洪易。

洪易微微一驚,他睜大著眼睛。

那花。

在師父的眼前消失不見了。

「師父,你在演練道法嗎?」

周乙淡笑道:「算是吧,略有所得。」

剛才,他在依據心學的那朵最有名的花,想依照其中的道理,參悟出來一門潛力更勝「五運化雷手」的神通。

五運化雷手的威力的確厲害,但是隨著他修為的高深,遇到敵人也變的難纏了。

以往的五運化雷手,逐漸就無法再派上更大的用場了。

五運化雷手,乃是采後天五行之運,專滅後天五行的形體的雷術。

但是,到了他現在這個境界,遇到的敵人,大多都會是身體和靈魂,都達到了先天層次的不死之境。

所以,他就有了創造出一門真正「先天神通」的想法。

先天神通,滅殺先天形體。

剛才那朵花,便是他在參悟推演這門先天神通的修鍊。

這神通的理念,來源於心學。

心學中有一段對話,這段對話是「心學」最著名的立根之本。

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有人問王陽明。

既然你說天下間所有的東西都在我們的心裡,那麼,像這株山谷之中的花樹,它在這幾十年自然開落,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就算我不來看它,它也還是會自然開落呀。

王陽明說:你若沒來看這朵花,你的心就不會知道有這朵花的存在。

心與花,皆不動,不在。

正因你來看見了它,才明白這朵花,原來是這個顏色,這個樣子。

因為你的心,賦予了它存在的意義。

周乙面露微笑,這是心學的道理,也是宇宙的道理。

此刻。

周乙再看向了面前。

露出微笑。

那朵花重新又開了起來。

消失,重現。

一切皆因我心而存。

周乙對著洪易笑道:「這門神通,叫做『花開寂滅』。」

洪易略有所悟,問道:「以心影響萬物的存在根基,是一種我要它存在,它就存在的概念嗎?」

周乙道:「然也。」

洪易卻有些懵懂。

他還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更深一層的心學思想。

周乙也不介意,讓洪易以後去慢慢悟吧。

這世界上。

心與物,不可分割。

但若說,誰先誰後,誰主誰次,各相徑庭,爭執不休。

在周乙心學這裡,便是心為主。

「人若無心,不知自己,天地無心,豈知有天地?」

科學認為一切唯物,就算沒有意識,世界也依舊在運轉。

一個人死了,你的一切就不存在了,你的死亡,之於世界的運轉,無足輕重,沒有任何意義。

你看不看那朵花,那朵花都在那裡,那朵花,只是對你有意義,對他人並沒有意義。

但是,在周乙看來。

若物質世界一切如人類一樣,有思有想的意識全都死去了,那時候,沒有了意識,物質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的。

換做宏觀的角度。

若沒有第一道意識來感知物質,為物質賦予意義。

物質,便於「意義」上不存在。

正因為宇宙有一道意識出現,一切才有了意義。

這就是周乙梳理的新心學。

心學的誕生,讓他再一次的擴展,並堅定了自己的道路。

周乙認為。

一切之上,一定有一個,為所有物質存在賦予意義的「宏大意識」存在。

若它不存在,周乙自己何以存在。

所以,可以推導出,它一直存在,且永久存在。

所有人的意識都是它的一部分。

諸天界海的一切生靈意識,一切所感所知,都來源於它。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個道,也就是心,是宇宙之心。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這就是心學裡,真正的心之來源。

心學修心,先修本心,然後以本心再追求天地宇宙之「宏大之心」。

人之本心為自己賦予意義。

天地宇宙之心,為天地宇宙賦予意義。

所以,只要讓自己的心更貼合天地宇宙之心,就能夠掌握了賦予天地宇宙存在意義的能力。

這就是這個神通的理念由來。

可惜,它現在還只是一個雛形,僅僅只能影響一小範圍的事物,威力還並不如五運化雷手。

不過,周乙卻有信心將它改造為一門完整的「先天神通」。

屆時,萬物之存在與否,皆在我一念之間。

神通,花開寂滅。

一念花開,一念花滅。

滅的不只是花,還是他的敵人,甚至……

一個世界。

洪易還並不理解這道神通雛形真正的意義,他是過來求教心經之中的迷惑的。

周乙為他解釋之後。

洪易解開了迷惑,隨後慢慢說道:「其實,弟子來,是想告訴師父,再過幾天,我就要去參加科考了。」

周乙早有準備,道:「去吧,現在朝中沒有洪玄機的掣肘,以你的學問,必然能夠有一個好的名次。」

洪易要去進行舉人考試,若中了舉人,便可以以功名之身封官,去到軍中,建立軍功。

然後,有了官身,按照大乾律例,便可以為他娘封號。

這是洪易心中最大的願望,為他娘正名。

他娘不是小妾,就算離了洪玄機,她也是一位尊夫人,甚至國夫人。

只要能夠做到,便是知行合一,對他的修行來說有前所未有的幫助。

周乙卻更加清楚,洪易這一離開玉京城,就會發揮他主角的大氣運,各方奇遇和人脈都會被他吸引而來。

心學必然能在洪易的幫助下,大興神州大地。

心學的傳播,不僅能讓周乙收穫世界氣運,還能夠讓無數人幫他驗證心學修行的功法。

兩天後。

洪易下山了。

周乙這邊也該去準備自己的下一步計畫了。

他此刻分出了肉身,以一絲神魂寄託其上,施展「心外寄神術」。

肉身下一步的修鍊,就是粉碎真空,這一點,在劇情剛開始的神州大陸上,不會有什麼機緣幫助他。

唯有位於神州大陸的天外天,才有可能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