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慶安才子 第二十四章 影響擴散

故土終究難離,七夕夜別人都在忙著約妹子釣凱子,李易卻因為思念家鄉情難自製,淚流滿面。

思念夠了,還得繼續生活,未來會是怎麼樣,這些問題暫時還不願去想,怎麼帶著全家奔小康才是現階段李易應該思考的問題。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心中擔心姑爺的小丫鬟,偷偷的躲在窗外聽牆角,直到屋內奇怪的歌聲漸漸消失,小丫頭抬頭望了一眼,心下稍安,也準備回房安睡。

繁星滿天,隨著時間進入子夜,柳葉寨中,熱鬧的氣氛逐漸消退下去。

稍遠一些的地方,抱劍少女斜倚在一棵數人合抱粗的柳樹上,感知到不遠處的房間裡面逐漸平穩的呼吸,緩緩的吐出一口濁氣,身形消失在黑暗中。

此時,已經在美夢中與故土重逢的李易,並不知道,因為他無意的舉動,遠處某地,一場無形的波瀾,逐漸掀起……

視線拉回到畫舫內。

兩名年輕書生走進艙內的時候,神情還有些恍惚,彷彿人生遭受了重大打擊的樣子,此時,近處已經有人圍了過來。

「方兄,如何了?」

「若卿姑娘是如何品評的?」

「今夜七夕詞頭名,方兄這次怕是在若卿姑娘面前出盡風頭了吧?」

「那還用說,方兄此詩,便是在碧軒昭文此等大型詩會上,也算得上佳作了。」

……

……

方才經過一番角逐,名叫方舟的才子以一首上佳的七夕詞,力壓眾人,摘得詩會的頭名,眾人也不吝誇讚。

那首詞的確算得上佳品,就算是放在今夜關注度最高的那幾場大型詩會上,也不至於被埋沒。

等到明日有人整理出今夜各詩會最出彩的詩詞,編撰成冊,方舟的詞也有上榜的可能,到那時,怕是會名聲大噪也說不定。

方才見他拿出去請若卿姑娘品評,此刻回來,眾人紛紛上前詢問。

若是剛才聽到眾人的誇讚之語,名叫方舟的書生定然會受用不已,但此刻卻只覺得莫名的諷刺,苦笑說道:「頭名之事,諸位還是莫要再提了,方某的詞,實在是配不上這兩個字。」

「哎,方兄太過自謙了……」

「是極,論及七夕詞,場中無人能比得上方兄。」

眾人聞言,紛紛笑著開口,只當他是自謙之語,那方舟只是搖頭苦笑,面色尷尬至極,如此片刻,眾人也發現他的異常,氣氛終於開始有些變化。

「莫非,方兄見過了更好的詞作?」

那方姓書生苦笑一聲,隨後點了點頭,上前幾步,走到一處桌案前,緩緩說道:「方才在外面聽若卿姑娘唱誦了另一首七夕詞,諸位且看看罷。」

略一揮筆,白紙上已然出現了三個大字。

鵲橋仙。

隨著一句句詞句從方姓書生手下鋪陳開來,船廳之中,雜音漸漸消失,只餘一眾書生逐漸加粗的呼吸之聲。

當全詞下闕尾句落下,周圍一片安靜,落針可聞。

片刻之後,巨大的嘩然,將整個房間淹沒。

……

……

「李易……」那歌姬和絕美女子走下樓梯的時候,口中喃喃的念叨著這個名字,忽而轉頭問道:「若卿可曾認識這位才子?」

絕美女子心中也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搖了搖頭說道:「之前從未聽聞,但祈天燈能被你我撿到,必定是附近的才子,可這個名字……實在是陌生的緊。」

「一般才子的水平,怕是這輩子也寫不出這麼好的詩詞,莫非是那幾位之一?」歌姬的臉上浮現出疑惑之色,隨後說出了幾個名字。

這幾人皆是慶安府極有名氣的才子,在詩詞方面的造詣極深,皆有數首詩詞被廣為傳誦。

「且不說姓名不同,單單這字跡……」名為若卿的女子搖了搖頭,躊躇了一會兒,終於說出一句:「單單這字跡,也不是一般才子能夠寫出來的。」

還有一句話她藏在心裡沒有說出來,以她在詩詞方面的素養,自然能夠看出來,就算是剛才身邊歌姬所提到的那幾人,也遠遠作不出這樣的詞句。

片刻之後,兩人已至船廳門口,那歌姬推開門,兩人才邁進門口,忽覺氣氛有些詭異,抬頭看時,發現廳內安靜的可怕,不復剛才高談闊論的場景,所有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她們。

兩女心中皆是一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在這時,只見那方姓書生上前一步,苦笑著對那絕美女子抬手抱拳道:「若卿姑娘大才,這首《鵲橋仙》一出,以後我等怕是都不必再作七夕詞了。」

「未曾想若卿姑娘竟是此等才女,失敬失敬!」

「既有如此才情,先前又何必隱藏?」

「此等才情,真是讓我等男兒愧疚啊!」

……

……

雖說在如今的時代,女子的地位並不很高,但對於那些才情不弱於他們,甚至還要遠超他們的才女,卻仍然能夠得到這些讀書人的尊敬。

此時,絕美女子已經大概明白了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連忙道:「諸位可能是弄錯了,這首《鵲橋仙》,並非……」

「哎,若卿姑娘何須自謙,方兄與吳兄剛才都聽到了。」

「是啊,這樣的詞句,我等怕是一輩子也作不出來。」

「不必再推脫了……」

……

……

見眾人似乎並不相信自己的解釋,那女子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伸手向下壓了壓,等到聲音漸小,這才開口說道:「倘若我說這首詩是從天上掉下來,碰巧被我撿到,諸位信嗎?」

周遭的氣氛有一瞬間的安靜,隨後便有人笑了出來。

「呵呵,姑娘說笑了……」

所有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絕美女子,臉上露出了一副你別拿我們當傻子的表情。

如果天上隨隨便便都能掉下這樣的傳世詩詞,那還要他們這些才子幹什麼,倒不如老老實實的回家種地,作什麼勞什子的詩詞……

絕美女子見此也只能苦笑一聲,將方才撿到的那祈天燈拿了出來。

不多時,河面上兩隻畫舫交錯間,有一紙信筏被傳了過去,被人摘抄之後,如雪片般,擴散出去。

這是以往的慣例,這樣的大型節日,若是某個詩會出了上佳詞作,便會拿出來與其他人交流指正,在諸多詩會中傳來傳去,待到天明時,會有人將呼聲最高的詩作摘錄十首,編纂成冊,命名為《七夕詩集》之類。

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這些詩詞便會成為青樓樂館的必點金曲,很快的流傳開來。

今夜,一首名為《鵲橋仙》的七夕詞,便以這樣的方式,傳遍了沅水兩岸,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而此時,柳葉寨中,名叫李易的書生,睡夢裡忽覺身上有些發冷,無意識的皺皺眉,裹緊了被子,翻個身繼續睡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