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雨落長安,西行碎靈山 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巢受心經

沒有過多久,行者破開天蓬設下的禁制,將高翠蘭救了出來。

廂房之內。

高翠蘭小姐和高老太公夫婦正自抱頭痛哭。

陸北攏目觀瞧,借燈火觀看。

不得不說,高家三小姐翠蘭,長的頗有幾分姿色,一襲淡粉色衣裙,雲堆翠髻,身量苗條……

也不知看到了什麼,陸北面色異樣起來。

因為,高翠蘭體內元陰之氣渾濁,分明已失身給了老豬!

再細看,他見高翠蘭臉上雖掛著淚珠,但眼底卻有擔憂。

心下恍然,看來這高翠蘭和老豬還另有一番隱情。

眾人一起說話說到下半夜,但聽外間推搡聲響起。

陸北情知是猴子捉了老豬。

果然,猴子一手揪著豬耳,徑直走將進來。

高翠蘭心中慌亂,正要上前,卻見老豬正給她連連打眼色。

高翠蘭小姐幽幽嘆了一口氣,思忖道,天蓬果然沒有騙我,他確是天上的天蓬元帥下凡,受這一難,終是要保這長老西去取經了。

原來,老豬在和高翠蘭相處時,卻已將自己遭遇說給高翠蘭聽,平日里相處,老豬也是變作天蓬元帥的模樣。

這時,老豬便叫起撞天屈來,說自己是觀音菩薩讓他在這裡,等取經人的。

行者譏笑道:「菩薩也是叫你在這給人做上門女婿的?」

老豬悻悻然不語,心中卻惱道,你這弼馬溫,當著這麼多人,連面子也不給俺老豬留,老豬或早或晚給你個「報應」。

當年二人在天河便是舊相識,方才行者一見老豬,便是認出了他。

二人敘說一番,然後演了一場戲。

高老太公咳嗽幾聲,說道:「長老,既他是菩薩指定的你弟子,你直觀帶走就是。」

唐僧大喜道:「高太公,借個香案用用。」

高老大公便著人抬出香案。

唐僧凈手焚香,望南禮拜道:「多蒙菩薩聖恩!」

而後,唐僧上首高坐,「悟空,可解了他的束縛了。」

老豬對猴子哼哼了一聲,上前就是去大禮參拜唐僧,「師父……」

唐僧說道:「既從我善果,要做徒弟,我就給你取個法名,早晚好呼喚。」

老豬抬頭,「師父,菩薩已給我摩頂受戒,起了法名,叫做豬悟能。」

聞言,唐僧連連稱好,笑道:「他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正該是我法門中的宗派。」

老豬忽而說道:「師父,我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往日在老丈人家持齋把素,更不曾動葷,今日見了師父,我開了齋罷。」

唐僧一聽,連道不可,說道:「你既不吃五葷三厭,我再與你起個別名,喚為八戒罷。」

至此,老豬便是喚作八戒。

八戒臉上現出歡喜,說道:「謹遵師命。」

見老豬被唐僧收下,高老太公心中歡喜不勝,便著人安排筵席,招待唐僧一行人。

臨別之際,高老太公準備了金銀,唐僧執意不受,高老太公又拿出衣物,唐僧又是不收。

八戒道:「師父,師兄,你們不要也就罷了,我給他家做了三年女婿,就是掛腳糧也該憂三石了。」

說到此處,又是對高老太公說道:「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師兄扯爛了,你與我一件青錦袈裟,鞋子也開了口子,也與我一雙新鞋子吧。」

高老太公聞言,便讓人去買新鞋新衣,給老豬換上。

話說只要這老豬滾蛋,莫說一件,就是十件,他也是拿出來的。

八戒換上衣衫,對高老太公道:「上復丈母、大姨、二姨並姨丈、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丈人啊,你還好生看顧我渾家,只怕我們取不成經時,好來還俗,照舊給你做女婿。」

行者喝道:「夯貨,卻又胡說!」

八戒嬉皮笑臉道:「師兄,不是胡說,這叫兩不耽擱。」

唐僧說道:「少題閑話,我們得趕早上路。」

於是,收拾了一擔行禮,陸北卻是上前,以封月鏟挑起,讓八戒牽了馬,行者前擔鐵棒,於前引路。

一行四人,辭別高老太公及眾親友,投西而去。

……

……

時光悠悠,倏然便是個把月過去。

一行人行至烏斯藏國地界,猛抬頭看到一座高山。

唐僧停鞭勒馬,提醒說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需得仔細。」

八戒笑道:「師父,沒事。這山喚作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老豬也曾會過他。」

唐僧問道:「他可是有什麼勾當?」

八戒說道:「他倒也有些道行,曾勸我隨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陸北聽著這師徒的對話,目光深沉,心中尋思。

這浮屠山的烏巢禪師,想來便是那大日如來佛祖了。

當年,他蒙金蟬子以己身遺蛻相贈,就是在此地,見得大日如來的。

這時,眾人說著話,已經到了浮屠山。

唐僧在馬上觀看,見香檜樹前,有一柴草窩,左有麋鹿銜花,右有山猴獻果。

樹梢之上,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咸集。

八戒指道:「那可不是烏巢禪師!」

唐僧縱馬上前,直趨樹下。

陸北看著端坐在那巢穴上的烏巢禪師,面色肅然,眸光冷爍。

這時,烏巢禪師也從樹上飄然落下,唐僧便是下馬奉拜。

禪師一邊攙扶,一邊說道:「聖僧請起,失迎,失迎!」

八戒作揖說道:「老禪師,老豬有禮了。」

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的豬剛鬣,怎麼有這大緣法,和聖僧隨行?」

八戒說道:「前年蒙觀音菩薩勸善,老豬願給他做個徒弟。」

禪師大喜道:「好,好,好啊!」

金眸投向行者,問道:「這一位是誰?」

行者金睛轉了轉,笑道:「這禪師認識這獃子,怎的不識我?」

唐僧就是在一旁說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

「欠禮,欠禮。」禪師笑道,然後拿審視目光投向陸北身上,好奇問道:「這一位?」

唐僧道:「這是大唐長安唐皇派來護持貧僧的陸瑜施主。」

禪師笑著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言。

唐僧再拜,問道:「請問禪師,西天大雷音寺還有多遠?」

禪師說道:「遠著呢,遠著呢!只是路上多虎豹難行。」

唐僧殷勤致意,問道:「路途果有這麼遠?」

禪師笑道:「路途雖遠,但終有到時,卻只是魔障難消。我有《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二字。若遇魔障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唐僧遂懇求禪師相傳。

禪師便是將《心經》口述而出。

唐僧聽完之後,默默誦讀了幾遍,牢牢記住。

這時,八戒和行者對於這經文明顯沒有什麼興趣,早到一旁等著。

此刻,只有陸北在那裡按劍,默然而立。

在唐僧默讀記憶之時,陸北突然聽到烏巢禪師的神念傳音。

「太微帝君,多寶道友說你是做那樁緊要之事的,是也不是?」

烏巢禪師,或者說大日如來,金眸淡漠,靜靜看著陸北。

陸北沉吟不語,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茫然說道:「道友有何指教?」

大日如來冷冷一笑,沉聲說道:「你畢竟要往靈山行去,而靈山九脈匯聚節點,盡在大雷寺中,此物予你,好生收好!」

然後也再不多言,悄無聲息地將一物事遞給了陸北。

烏巢禪師這才化作一道金色流光離去。

唐僧對著虛空,雙掌合十一禮,喚上行者、八戒繼續上路。

陸北不動聲色地將那物事收好,神情自若地挑起行禮,跟上三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