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舉城相投

具裝重騎就是這個時代戰場上的絕對王者,特別是在野戰當中,幾乎沒有什麼兵眾部伍能夠抵抗得住這種鋼鐵洪流的衝擊。

羯國的騎兵隊伍也不例外,儘管將主石閔可以說是目下羯國數一數二的沙場悍將,但是在面對這樣強大的武裝衝擊的時候,也唯有敗退一途。

「可惜,若是黑騎龍驤仍存……」

敗退途中,石閔腦海中忍不住便泛起這樣一個念頭,旋即臉上的苦澀便更加濃郁。

黑騎龍驤軍乃是羯國傾盡舉國之力打造的一支精銳勁旅,戰鬥力之強可謂冠絕諸軍之上,早年成軍之際,石閔也曾動念加入其中,哪怕不能執掌這樣一支強軍,單單在其中擔任一名兵長,對於他這樣武力強悍的戰將而言也是十足的榮幸。

可就是這樣一支舉國上下寄予厚望的強軍,卻在去年的戰爭中一戰盡沒於河南,至於建軍之初所設想種種宏圖也都盡數化作泡影。之後羯國更是元氣大傷,最起碼在可見的未來之內,已經沒有力量再組建一支新的重騎部隊。

因是在看到晉軍的重騎投入戰場後,石閔心中更是不乏失落,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想像,若是他麾下能有這樣一支強軍,哪怕僅僅只是兩三百人的規模,於自身實力而言,都是一種質的提升,以其勇冠諸軍的悍力,再加上這樣一支重騎小隊的配合,無論何等強大的敵人,他都敢與之一戰!

但這終究是不可能實現的妄想,晉軍重騎雖只五百之數,可一旦衝鋒起來,卻有地陷雷鳴之壯大聲勢。戰場上的羯軍游騎們,也只能憑藉重騎較之輕騎遠遜的機動力,才能躲開正面的衝撞,避免粉身碎骨的下場。

有了戰場王者的重騎進入戰場,無論之前戰況如何,王師則掀起了全面的反攻。兩軍營壘距離本就不算遙遠,五百重騎直抵羯軍營壘,氣勢仍然位於巔峰,他們沖潰了羯軍於營門正面的集結戰陣,後方的刀盾、弓弩近乎無阻的殺入營壘之中,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奪下了羯軍的這處營地。

羯軍的營地本就是臨時搭建,本身也並不處於形勝要害之地,主力的游騎被死死克制之後,營中留守那千數步卒便再也沒有了招架之力。

特別是在看到將主石閔率領著騎兵隊伍直向更遠的後方流竄而去,分明是完全放棄了他們,因是在營門告破的第一瞬間,營壘中的羯軍便發生了潰逃。

五百重騎集結於戰場側翼靜默警戒,主攻的刀盾戰卒沖入羯軍營壘後,輕騎部伍再次集結起來,開始圍繞著這處營地剿殺那些營壘之中潰逃的羯卒。

石閔率領游騎撤出戰場數里之外,才緩緩降下了速度,眼見到後方營壘被晉軍徹底攻佔,每一個人臉上都閃現出如喪考妣的悲憤之色,至於主將石閔更是滿嘴的苦澀。

他自己都是險之又險、見機得早,抽身而退,才避免了被晉軍重騎圍殺於營陣前的下場,眼下仍是心有餘悸,更沒有了轉頭再戰的勇氣。

雖然還不清楚剛才所見那名晉軍主將的身份,但隨著其人到來,晉軍居然連精銳的重騎都加入到戰場中,也可以想見對方的身份較之自己想像中還要更顯赫重要得多,或許就是在去年冀南戰場威名大振的南國沈牧都有可能。

兩國交戰日頻,南國行台一些重要的將領自然也多為羯國所知。在眾多南國戰將之中,於羯國內部名聲最響亮的便是謝艾、沈牧、沈雲等人。

謝艾自不必說,其人雖然只是一個乏甚陣戰之能的儒將,但從早年的中原大戰之後便坐鎮枋頭,長年以來都是扎在羯國心頭的一根利刺,使人聞聽其名都覺寢食不安。

而羯國的這些宿將們,一方面羨慕麻秋有獨當方面、手握重兵的權柄,其實也不乏慶幸,有了麻秋擋在最前面,他們可以不必直接面對謝艾這樣一個難纏的對手。

至於南國幼獅沈雲及其麾下奮武軍,也可以說是壓在羯國眾將心頭的一個可怕夢魘,且不說舉國上下寄予厚望的黑旗龍驤軍便覆滅其手,去年以微弱之眾攻破襄國,也是羯國國勢崩潰如此迅猛的最直接原因。

而在五月開始的大戰中,沈雲及其麾下奮武軍更是活躍在冀中戰場各處,可謂逢戰必勝,凡有迎戰之羯軍,能夠潰敗逃離戰場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絕對是一支強大到令人絕望的勁旅。

但若講到令羯主恨得咬牙切齒、每每提及便恨不能生啖其人血肉的,則就是沈牧。跟早年間的枋頭謝艾相比,沈牧在羯國沒有太高的名聲,可那是在去年的冀南大戰之前。

去年那場戰事,羯國重要的冀南軍團被徹底擊潰,足足有五六萬軍眾或直接或間接的喪命在南國青徐大軍手底。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佔據羯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被沈牧所摧毀!

雖然目下信都又集結大軍十數萬,但就算數量有所保證,質量較之早前卻是不可同日而語,戰鬥力更是無從保障。

石閔麾下也有一部分從冀南潰敗到襄國的兵卒,特別是還有一些曾經經歷過去年於河南的碻磝戰事,哪怕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每每提及舊事仍然嚇得唇臉青白,魂不附體。

沒有經歷過那場戰事的人,想像不到那種全無反擊之力的待宰絕望,割草尚要一刀一刀,可是碻磝那場戰事,卻是山崩地裂的天地之威!

石閔也曾因為好奇而詢問那場戰事的始末種種,但在聽過之後便下令禁口,不許軍中任何人再談論與之相關的話題,但是對於沈牧這個名字,他卻是深深記在了心裡。

意識到在剛在的衝殺中,距離自己數丈之外的那個敵軍主將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傳奇的沈牧,饒是石閔已經退離了戰場數里之外,仍然不乏懊惱並痛苦。

為了激勵各路將士奮勇反抗拒敵,羯主石虎不久之前也曾針對南國幾名重要的將領發布功格懸賞。而在這些列名大功的南國眾將中,沈牧是僅次於南國大將軍沈維周的重將,若能斬獲、俘虜其人,庶人直接封侯,諸將更可裂土封王!

雖然已經知道自己當時若還戀戰不退,很有可能便要死在當場,但是一想到自己距離尊崇王號不過咫尺之遙,石閔心中仍然充滿了挫敗煎熬。

稍作駐足,眼見晉軍已經漸漸完成了對己方營壘的攻拔,正在開始打掃清理戰場,石閔也晃晃腦袋,將腦海中那些不著邊際的念頭統統摒除,開始考慮之後該要如何。

雖然還不能確定,但極大的可能敵方主將就是那個沈牧。沈牧居然出現在此處戰場上,這是石閔所始料不及的,心頭更堆砌起如山般的壓力。

能夠憑著名頭便壓得石閔喘不過氣,他並不感覺是因為自己膽怯,畢竟沈牧的威名那是數萬羯軍主力精銳的性命所鑄起的。而石閔雖然近來於戰場上表現優異,但終究只是羯國一個後起之秀,自然沒有膽量和底氣去獨力面對南國如此重將。

而且沈牧既然出現在此,那麼則意味著石閔近來的活躍表現已經充分引起了南國行台的注意,未來投入廣宗戰場的絕不會只是眼下這些力量那麼簡單,甚至有可能現在就已經有一張絕命大網圍繞他正在編織!

「廣宗已非善地,若還不退,只怕……」

先前戰場上的直覺救了石閔一命,而眼下他心中同樣也泛起了濃烈的危機感,他是戰場上悍勇無雙的戰將,同樣也不乏搏命的勇氣,但也明白即便是留此死戰,未必就能獲得相匹配的回報,而且若再繼續留下去,他真擔心自己或將沒命歸國。

「對面敵將,乃是南國沈牧,若再滯留此境,只怕大禍不遠。」

雖然心中去意萌生,但為了維持自己的威嚴,石閔索性直接篤言。其周遭一眾親信部將們在聽到這話後,一時間臉色也是驚疑不定,紛紛疾聲詢問該要如何。

眼見部將們如此反應,石閔心中鬥志更加衰弱,同時心內也對沈牧充滿了羨慕,能夠單憑著威名便將對手震懾住,不知自己未來能否有此威榮。

既然對面出現了根本就戰勝不了的對手,那麼退軍也成了當然之選,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不要說他們這些還不算羯國的中堅戰將,哪怕是目下國中那些宿將老將,又有幾人敢與南國沈牧陣列爭勝?

石閔本也沒有將廣宗長期據有、耐心經營的想法,因此倒也沒有什麼難捨基業的遺憾。事實上若早知沈牧已經從渤海返回東武城,他甚至都不會率軍向此增援。

眼下一戰便喪失了一處營壘,雖然過去這段時間羯軍所繳械的軍械物資都在別處存放,但營壘中那些軍械器杖並千數卒眾算是完全的喪失了。這都是石閔從無到有的經營起來、勢弱性命的根基力量,若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敵軍尚無強伍集結,趁其調度仍有不便,速速回撤廣宗,召回廣平眾力,收取資用之後,再歸國中。」

儘管心中還有些不甘,石閔還是痛下決斷,在廣平境中達成那樣的戰術壓制,對他而言也絕不輕鬆,眼下放棄實在可惜。

但他也明白南國力量雄厚,這種壓制不可能持續長久,若那敵將果然就是沈牧,那麼廣平境中的晉軍肯定也會有所增益,正如剛才的那場戰鬥,南國一旦底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