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鄉情眾願

早在王允之於庭門內發動之前,王氏一眾族人子弟們便已經聚集到了宅內一座獨立的院落中。

因為王導的去世,王家多數族人都聚集歸鄉,尤其近支族人中,只有一個王羲之因為就任於遠在浙江之南的東陽而沒能及時趕回來,其他像是就任吳郡的王胡之、甚至包括癱卧在榻的王彪之也都悉數在場。

在一眾僑門之中,琅琊王氏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丁興旺,雖然隨著年月的流逝,王導那一代的族人幾乎已經盡數不在了,但嫡系近支的族人仍有幾十人之多。

若再加上一些遠支別裔,單單眼下聚集在此的便達到兩百多人。如果再算上王門女郎並其各家夫婿門戶,這一數量將會變得更加龐大。

院牆外的騷亂聲難免傳入進來,這當中王恬臉色鐵青至極,身畔則圍坐著王洽等年紀尚淺的嫡親兄弟。無論是誰,在父親的喪事過程中爆發如此惡事,心情都算不上好。

所以王恬這會兒臉色陰冷如鉛,渾身散發出一種生人勿進的冰冷氣息。事到如今,他總算明白何以父親要讓家人隱瞞其病情,而且在臨終前看到他回家後會是那樣的反應,這並不是厭見他,而是對他的關愛,不願意讓他涉入這種禍事之中。

但是很可惜,王恬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他是主動的幫助王允之,將他父親的心腹們逐一控制起來,如今整個家門之內都充斥著王允之的人,他已經完全沒有了反制之力!

隨著王恬厲目巡弋,在場族人們反應也都各不相同,有的同樣積鬱於懷,羞憤之情溢於言表,有的則是惶恐有加,坐立不安。當然也有一些羞愧的垂首避開王恬的目光逼視,顯然這些人都是參與到了王允之的計畫中來。

這當中表現最為坦然暢快的便是王彪之,由於常年卧榻,乏於活動,王彪之體型略顯肥胖,此時的他上半身倚靠在一名侍妾懷內,臉上洋溢著一股略顯癲狂的滿足。

尤其聽到外邊騷亂聲越來越響,他口中甚至哼起了聲調輕快的俚曲歌謠,對於王恬羞憤的怒視則完全的視而不見。

一直過了好一會兒,王允之才在甲士們簇擁下闊步行入,頓時吸引了場內絕大多數目光。

「得於太傅英靈庇佑,事情進展尚算順利,入鄉弔客大半都已經被嚴控起來。」

聽到王允之這麼說,在場眾人有的鬆一口氣,有的則掩面長嘆乃至於對王允之怨望至極,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更加沒有了退路。

今次還不同於早年王大將軍作亂舊事,目下的琅琊王氏在時局內幾無能夠支撐家勢者,擔任吳國內史的王胡之已經算是權位最高者。他們唯一可恃力量便是王允之手中所掌握的鄉眾並家兵部曲,較之早年勢大已是落魄到了極點。

往年那般勢大最終都是功敗垂成,更何況是現在。所以在絕大多數族人心目中,對於前程如何自然更加絕望。然而他們又根本無力阻止,只能被動的捲入到這場喧嘩中。

王允之側首避開王恬的怒視,繼而又對族人們說道:「無論諸位親長對我所為是何看法,眼下也無退路,唯今之計只有同心協力,博取一線生機。鄉宅雖然宏大,但卻無險可守,不宜久留,眼下金城也為我家所控,所以要請一部分家眾與我同往金城。還有就是那些賓客,其中不乏我家舊好至交,眼下也需要善作說服,相扶成事。」

王允之話音剛落,王彪之已經用沙啞得有些難聽的聲音笑語道:「四兄壯氣!可惜我這廢體難用,否則必要與四兄並肩協力壯取前程!」

「我與四郎同往!」

王彪之的兄長王彭之同樣不甘寂寞,他們父子在於沈氏的纏鬥中可謂身名俱毀,早年的王彭之便曾策劃要挾持沈維周,可惜沒能成功。雖然王允之在策劃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與他商量,可是當他一旦了解到內情之後,便也成了家門中為數不多王允之的支持者。

王允之聞言後便點點頭,繼而才又望向席中的王胡之。

王胡之也是歸家之後才知王允之竟然策劃這種大事,原本他對此是不贊同的,可是事已至此,他們還要在庭門內鬥的話,原本還有一分成功的可能也將蕩然無存。在感覺到王允之的視線後,王胡之便在心內一嘆,繼而緩緩起身。

王允之見狀後,卻抬手制止了王胡之,說道:「修齡暫時還是不宜露面,此間若得撫定,稍後還要請你速歸吳郡控勢為繼。雖然大薄倫理,但我想太傅在天之靈應該也不會責怪我等子侄惶恐求活之心境。」

王允之話音剛落,王恬臉色頓時又是激變,揮臂推倒面前案幾,雙眼幾欲噴火一般死死盯住王允之。

「我擅作如此悖行,不敢奢望螭虎你能原諒。但請你相信,我為此事並無半點私念,即便今次能為我家再奪稍許勢力,來年也要交付螭虎並在座諸位賢親,再為家國繼力任事。至於我,若能為世道所容殘留一命,也將身隱退避,不敢再復顯世。若是不能,自然笑赴黃泉,請罪於祖靈之前。」

王允之小退一步,抬頭望著王恬說道。

王恬聞言後,牙關更是咬得咯咯作響,半晌後才轉身面向牆壁,語調之中滿是悲涼:「我這無能廢物,庭門逆子尚不能制,使我老父絕望而終,忍恨暫活,只是要看你王深猷如何的不得好死!」

「螭虎……」

「阿兄……」

王恬此言一出,余者眾人俱都凜然變色,忙不迭抬手阻止,也不乏人跨行至他與王允之中間,擔心將王允之激怒為凶。

然而王允之臉上卻無多少變化,只是意味莫名的冷笑一聲,繼而長嘆道:「我也盼你能見。」

說完後,他便轉身離開這一處庭院,而後王彭之等幾人也都紛紛起身跟隨而去。

此時王氏大宅中被控制住的那些賓客們,也已經被一番揀選分成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要麼是徐州鄉籍僑人,要麼就是琅琊王氏姻親故舊等通家舊好。這一部分人被安排在其中一座閣樓里,各自也都是驚恐、憤惱兼具,整個閣樓里都充斥著各種語氣激烈的嘩雜訊。

當王允之行入到這裡的時候,閣樓內氣氛頓時沉寂下來,眾人多狐疑望去,縱然心存再多不滿,也都不敢再態度激烈的表達。

王允之站在門口,先是面對眾人深施一禮,然後才起身說道:「今日驚擾冒犯諸位鄉親,我實在是失禮不敬。但也請諸位於我稍假耐心,我自將一番苦衷向諸位鄉親詳作說明。」

「我等俱因故誼、因太傅哀事登門弔唁,結果卻遭如此橫禍。王深猷你為此背棄人倫狂逆惡行,還有什麼……」

眼見王允之姿態尚是持禮恭謹,人群中頓時便有人按捺不住,怒聲斥責。

王允之聞言後則冷笑一聲,繼而側首望向身畔衛兵。旋即便有幾名衛兵沖入人群內,將那名怒斥的鄉人拉扯出來,用麻布包裹抬出,旋即閣樓內便傳出幾聲重物鈍擊的悶響,繼而閣樓內便再無生息傳出。

眼見這一幕,閣樓內眾人更加驚恐欲死,也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兇險。

待到眾人俱都噤聲,王允之才在兵眾們簇擁下緩緩行入,環顧一周之後才長嘆道:「若非家門哀臨,真不知此世是否還有庭門之內大會鄉親的機會。」

聽到王允之這麼說,眾人心弦不免更加繃緊,猜不透王允之是不是在怪他們薄情勢利,眼見王家失勢便不再殷勤拜訪。

「舊事無需多提,唯太傅臨終一言,使我感念良多,頻有發憤許願,想為鄉眾再搏一程坦途。」

講到這裡,王允之又長嘆一聲:「舊年兵禍喧噪,諸夏糜爛,我等鄉眾不得已離鄉背井,南投江表。但就算人禍如此,我等鄉眾尚能得於同心同欲,雖客遠千里,也能傲立當時。然則時過境遷,人心荒馳,舊日同志多有不守,厄難頻生,困擾於眾。當中我家或是不乏劣態為人所非,但我也想請問諸位一句,你們是否能夠無愧以對我家?」

「世事漲消,無謂怨人,但我家之起落,又豈是私門之式微?而今百弊叢生,鄉親各家立足江表更加不易,當中苦困我想也無需我再多言了吧?何以諸夏之冠帶,往年尚能榮幸於江表,如今時勢卻俱為貉奴所奪?太傅臨終念及於此,抱衾泣血,不恨生涯太短,只恨舊年引眾過江避禍,如今中原禍患將定,卻再無時間能夠將鄉親之眾引回鄉土再作安居……」

眾人原本都是驚怒交加的心情,可是在聽到這裡後,也都各自生出幾分哀傷並彷徨。

「吳鄉權惡霸凌此世,使我鄉親望斷歸途卻不得返鄉。即便眼下尚無傾覆之禍,然則幾代之後客業消殘,各家將再無所恃,吳奴必將恃於鄉資而行兇,在座諸位各將客死江表,化作孤厲遊魂,爾等子弟也將各自淪為貉鄉僮客,打罵由人,生死難測!」

眾人本就不乏惶恐,在聽到王允之這一番預言後,心情不免更加灰冷消沉。

「滿世時流羨望江北勛功,獨我深念客居艱難,恐懼末路將至。敗途就在眼前,諸位難道還要掩面自欺?縱然眼下厄難未臨,但貉奴磨刀將要向誰?在位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