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異相真仙

關立遠翻譯了石碑上最後一段的內容:「這位之後在海外,找到了一種叫『龍晶石』的天材地寶,其性質具他推測,可以化解魔劍中的戾氣。但之前他將姜國故都封入地下的時候,唯恐魔劍出世,因而數百年之內,即便是他自己也無法破解,所以留下了這石碑,希望後人幫他徹底凈化魔劍。」

關立遠估計這位前輩也沒有想到,蓬萊派代代隨緣,結果一直隨到沒人能看懂他留下的巴國文字,魔劍也沒有取回來。

而龍精石……關立遠的確記得,在遊戲中有類似的東西!

似乎是在打了蓬萊派之後的,下一個九頂山的Boss後,會留下的東西,不過遊戲中對其來歷、作用,均表述不明,甚至……有些奇怪?

比如遊戲中說的是,龍精石可以令古董變新,因此景天獲得之後很高興……

且不提某種天材地寶,可以令古董變新,這是什麼原理——莫不是去氧化?

更重要的是,古董變新之後,不是贗品也是贗品了吧?

景天聽到之後居然還很高興……

這簡直就是對富豪景的極大羞辱,據關立遠觀察,景老闆只會把贗品做舊,把真品特地用寶物變成新的這種事情,打死景天都不會幹!

現在看來,倒可能是在蓬萊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東西……而且是專門用來凈化魔劍,令其溯本歸源——畢竟龍陽最初要煉的並不是魔劍,而是能夠拯救戰局的「天劍」,從沒想過要將姜國的百姓、楊國的軍隊一起血祭了。

之所以釀成這種後果,是一系列意外所導致的結果……

看懂石碑文字之後,景天也已經明白,此處就是要用魔劍打開——這大概,就是緣分?

即便關立遠不在,或許商風子也會邀請景天和紫萱在蓬萊做客,景天也會看到這石碑,也會出於某種原因,而用魔劍插下去,亦或是紫萱認識這字……

只見景天照著石碑上說的,將魔劍插到了石碑頂部的一個劍槽中,緊接著石碑上的文字閃過起來——這位前輩布置的禁制的確堪稱卓絕精妙,居然過了快一千五百年還能用!

而在文字閃爍的金光下,石碑面前的關立遠等人全部消失。

與此同時,正在看玉衡教給他的名單的商風子,忽然感覺到了什麼,睜眼看向石筍林的方向,對玉衡問道:「石筍林……是誰在那兒?」

「石筍林?沒有哪位師弟去那邊才對……哦!對了,好像景道友去了那個方向。」玉衡說道。

商風子緩緩點了點頭……

景天和關立遠之前還不知道,石筍林雖然沒什麼蓬萊弟子過去,但是實際上這裡還是蓬萊派的初代祖師,留下的一處遺府。

蓬萊的初代祖師,乃是春秋時生人,傳說中雖然沒有飛升神界,但卻渡過了五重雷劫,達到了「五氣朝元」之境,成混元一氣之體,最終成就「真仙」之境。

不過石筍林並不是初代祖師在蓬萊仙島上留下的唯一遺府,甚至可以說那裡只是一處不起眼的遺址。

對於初代祖師留下的碑文,偶爾也有蓬萊弟子去研究一番上面巴文的含義,最初也有成功翻譯了的,但不是因為時間太早,祖師的封印沒有失效,就是去姜國故都的時候,被各種事情耽擱……

後來又傳聞魔劍已經被蜀山道門的某位大能凈化,漸漸這石碑也就無人問津。

而現在……關立遠也已經知道這處遺府的主人的身份!

金光閃過之後,關立遠等人被傳送到了一處擁擠狹小的空間里——與其說是房間,不如說是墓室,而且還是尋常人家那種九尺之地,紅龍葵一進來就嫌擠,直接回到魔劍中了。

「恩?這裡是……石碑裡面?」關立遠馬上發現異狀。

之前在外面的時候,關立遠沒瞧出這石碑有什麼特別,不過從裡面很容易就透視到了外界!

倒也並不是真的墓室,並沒有棺槨一類的東西,一端有著一座石台,上面安然擺著一顆拳頭大小,淡黃色、呈現出琉璃狀半透明的光澤,但摸起來卻有些膠質感的「石頭」,想來就是那位蓬萊祖師所說的「龍精石」。

周圍石壁上,還刻著不少巴文,另外在龍精石旁邊,還有兩冊玉簡,關立遠本來以為是龍精石的使用方式,於是讓景天去讀,自己則是看起了周圍石壁上的巴文……

發現這裡寫的也是「天劍之變」,不過角度與外面刻的不同!

原來這位蓬萊祖師,還是「天劍之變」的完整經歷者……

當時龍陽太子為了鑄劍救國,召集了數位方士,一同考究天劍的鑄造之法,其中……就包括巴國的修鍊者、當時還沒有開創蓬萊的「凝陽子」。

或許是感覺此事極不光彩,凝陽子將真實情況刻在了裡面,只給取回了魔劍的蓬萊弟子看……

當初這「天劍」的鑄造之法,是上古時代遺留的殘篇,為龍陽所得後,召集當時的修鍊之人、也就是所謂的「方士」一同研究。

而在鑄造到最後階段的時候,凝陽子就已經發現些許不妥,「天劍」的劍胚出現了一些無法融匯的跡象,當時有些方士,向龍陽建議,以「室女之血」來作為祭劍之物,來令天劍完成最後的「淬火」。

所謂的「室女之血」可不是找個沒成婚的少女,來取幾滴血就可以,保守估計需要殺個幾百人……

不僅凝陽子堅決反對,龍陽太子也斷然拒絕。

後來其他方士因為沒有別的辦法,相繼離開了姜國國都,而凝陽子卻留了下來,繼續幫龍陽想辦法。

雖然龍陽是自己決定,不會犧牲子民來鑄劍,否則他鑄劍是為了保護誰?但是凝陽子卻認為,自己既然勸說龍陽,那麼就有責任,找出正確的鑄劍之法!

而且凝陽子修鍊的乃是一種神奇的出竅之法——先秦時候,正是人族上古時代的遺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新的流派還都沒有穩定傳承的時候,那時候的修鍊之法比現在更加千奇百怪!

這出竅之法,可以令神魂離體,和「兵解」不同,只是暫時的出竅,而且號稱可以「一日俯察三界」……

當然,這種已經基本被淘汰的修鍊方式,現在已經被證明存在很大弊端,所謂「一日俯察三界」也有很大吹牛的成分。

不過當時凝陽子的確是神魂出竅後,潛入周圍各國的藏典之地,幫龍陽尋找正確的鑄劍之法,結果……回來之後發現,姜國國都已經被攻破,姜王父子戰死!

最終龍葵祭劍而死,漫天血雨之下,周圍百里已無生機……

見此凝陽子不由得愧疚難當,如果自己能夠早些回來,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些,而且……還悲催的發現,自己的肉身也被動的「祭劍」了!

出竅和兵解是兩碼事兒,沒有肉身的話,凝陽子的神魂根本維持不了幾日。

而不幸中的萬幸——在血雨外圍,「天劍之變」影響範圍的邊緣,凝陽子發現了一具特別的屍體……

借屍還魂什麼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即便是真正的鬼修,最多也只是借用屍體幾天。

不過這具屍體,因為是被「天劍之變」影響身亡的,所以神魂雖死,但他的屍體還「活著」,因為是在邊緣,屍體也沒有完全消融於血雨之中,只是殘了一條腿……

而凝陽子也並不是「鬼」,他的身體各個被毀,理論上神魂還沒死,沒有轉化為鬼族!

這時凝陽子發現,這具特殊死因的屍體剛好合用,因此也顧不得許多,先寄宿其中再說。

之後利用自己的肉身被祭劍後,與化魔天劍產生的一絲聯繫,成功將其封印……

按說凝陽子已經算對得起姜國,但當時「士為知己者死」的道德觀盛行,修士難免也受其影響,而凝陽子還尤其的講道義,所以答應過龍陽的事情沒有辦成,令他十分愧疚。

當時他已經找到了關於「龍精石」的記載,推測出「龍精石」或許就是天劍缺的最後一樣材料。

因此帶著愧疚,凝陽子一瘸一拐的踏上了尋覓龍精石之路……

當時凝陽子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畢竟這身體不是自己的,死在「天劍血雨」中的屍體,更是見所未見,不過按照當時的修鍊理論……不對,應該說即使是按照現在修鍊常識,這種身魂不協也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他是做好了隨時有可能暴斃的準備。

然而就這樣一路到了東海,找到了龍精石,僥倖發現了蓬萊小仙界,他老人家都沒有死,因此開始研究身魂不協的解決之法……

而且最終還真的成功修鍊到了「五氣朝元」之境,開創了蓬萊派的道統!

僅僅是這樣細緻來看的話,關立遠只感覺這是一段勵志的經歷,畢竟是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連身體都不是原裝!卻修鍊到了真仙之境,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那個時代雖然天維之門已經關閉,但畢竟靈氣衰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且先秦鍊氣士還算是抓住了一些上古鍊氣士遺惠的尾巴,修鍊界整體情況比現在要好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