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繼業者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

「吳廣,你可知前方是何處?」

戰後第三天,天蒙蒙亮時,秋雨還是在下,行軍中,黑夫也沒有躲在厚實的車子里,而是簡單頂了個斗笠,將負責後軍的吳廣喚來問話。

吳廣投靠黑夫兩年了,過去只任司馬,今年來運勢不錯,做了能獨當一面的都尉,在河東作戰時打了蒲坂之戰,黑夫東出以來,將吳廣放在他熟悉的汝南陳地位置,代替戰死的共尉,又為陳郡尉。

符離之戰中,吳廣以後軍趨敵,頂住了左翼差一點的潰敗,立了些許功勞,如今再升為陳郡守,一下子成了兩千石的大吏,黑夫甚至已將他放進了戰後封關內侯的諸多人選中……

他顯然比陳勝,混得更好了。

忽然被夏公傳喚,問起前方來,吳廣自是詫異,老實道:「只聞是泗水郡蘄(qí)縣,大澤鄉。」

「來過么?」黑夫看著兩旁被秋雨打得七零八落的樹林道。

吳廣道:「下吏雖做過陽夏縣郵吏,但三十歲前,都沒離開過陳郡。」

因為黑夫蝴蝶翅膀的作用,吳廣與大澤鄉是擦肩而過了,他和陳勝起兵的地點,恰恰是黑夫曾戰鬥過的地方:鮦陽!

據吳廣說,他們還是受了黑夫「公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鼓舞……

而如今陳勝遠在燕地,也舉了響應夏公的旗幟,苦等著韓信去救他出代、趙的包圍,或許以後,他能和吳廣再度相聚,同為一朝之臣罷。

顯然,這個位面里,大澤鄉跟陳勝吳廣沒了聯繫。

反倒和黑夫,有些因緣!

也許是年紀大了,也許是剛經歷過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黑夫忽然變得有些懷舊,等抵達秦軍的包圍圈的指揮部——大澤鄉鄉邑時,又招來此戰最大的功臣東門豹,問了他同樣的問題。

東門豹昨日以右翼秦軍擊破楚左翼蒲將軍、虞子期部,立了大功,斬首過萬,一個徹侯之位,是跑不掉了。

所以升職的速度,真的跟個人能力沒啥太大關係,黑夫現在對韓信是隱隱壓一手,對東門豹卻火速提拔,必使其地位相當。

這也是黑夫堅持自己指揮的原因,不只是對己方實力碾壓的自信,聽說現在韓信已經足夠傲了,對自己調灌嬰南下頗為不滿,要是這場仗也是靠韓信才打贏的,這小子,鼻孔不得朝天呢!

而東門豹對此處還真有點印象:「十六年前,曾隨主君來追楚殘兵,在此避雨。」

他們的確來過,那還是十六年前,王翦與項燕蘄南決戰之後,項燕戰死,十餘萬秦軍兵卒分成二三十部,開始從戰場上散開,追殺潰散的楚國敗兵。

那時候,楚兵大多失去了建制,多者千餘人,少者數十人,沒了項燕,他們就失去了團結的主心骨,被秦軍打得丟盔棄甲,星散而遁。

黑夫帶著千餘人向北追擊,沒逮到什麼大魚,只砍了百餘級楚人潰兵首級,還在一天傍晚,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

「就像現在這場大雨一般。」

黑夫抬起頭,和那時有些破還漏雨的傘不一樣了,他頭頂是厚實寬闊的「蓋幔」,但撐傘的人,卻不再是那時候的親衛牡,而換成了兩個壯實的安陸小伙。他們眼神好,腿腳棒,注意力全在黑夫身上,彷彿讓一滴雨落到夏公身上,都是失職。

閃電劃破陰霾的天際,驟雨傾盆而瀉,打在蓋幔上滴答作響,地面頓成澤國。

於是他們為了避雨,進入了名為「大澤鄉」的小邑——在秦軍地圖上,連名都沒的窮僻地方。

「那時候,邑中人聞秦軍至,皆逃,只剩下一個腿腳有傷的老叟,以及他在發燒的小孫女,未及走,我還記得,他那小孫女,容貌有些特別,左臉頰上有被火燙過的痕迹,很是怕生……」

回憶間,灌嬰他們卻押著幾個當地人過來拜見黑夫,說正是這幾個大澤鄉本地人,提供了楚軍的去向。

灌嬰稟報:「昨日黎明時分,楚軍潰敗至此,迷失道,問邑中人,邑中一農婦紿曰『左』。楚軍左,乃陷大澤中,以故吾等追及之,於澤外四面,圍之三重!別說是人,一隻碩鼠,也跑不出去!」

「是誰給楚軍指了錯的路?」黑夫問道。

眾人拜在黑夫面前,訥訥不敢言,倒是一個懷抱三四歲孩子的女子引起了黑夫注意。

她大概二十上下年紀,左臉頰有通紅的疤,大概是小時候被燙到的,再看其說話時露出的牙齒,曾次不齊,小時候多半沒過什麼好日子。

這也許,就是十六年前,黑夫他們當年所見的那個小女孩,只是時間隔得久,那時候她又小,似乎沒將眼前這黑臉「大官」和多年前的黑臉小秦吏聯繫在一塊。

「楚將軍問路,是我給他們指了大澤的方向,說成了小路,這才將他們陷在裡邊。」

女子緊緊抱著娃兒,對「出賣」同胞絲毫沒有愧疚,問及原因,竟也振振有詞。

「半年前,彼輩抓走了我夫,說是要抵抗秦軍,去當楚兵。」

「汝夫可歸?」

「同鄉讓行商帶話回來,說是死了。」女子面上閃過一絲憤怒。

「他可能,是與吾等作戰時死的。」黑夫說道。

女子卻很固執:「小民不知他死在哪,被誰殺了,我只知誰抓走了他,然後再也未回來過!」

她又罵道:「自從彼輩起兵以來,本鄉就沒落得好,賦稅徭役,比過去更重了,天天打仗,稻子也沒好好種,眼看就要收割,幾千人跑來一踩,全沒了!」

可見楚軍,即便是在楚地,其實也沒那麼得人心。

說到這,她難過得蹲了下來,抱著孩子痛哭,大澤鄉的邑人也苦著臉,邑北的稻穀全毀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冬天,該怎麼過……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隊開過,為了就食於敵,每一粒糧食都會搜走,跟蝗蟲過境沒什麼不同。

至於開過的是秦軍還是楚軍,區別其實也不大。

「汝等誘敵有功,秋冬的糧食,來年的種子,都會由新的泗水郡府發放。」

黑夫讓已升任泗水郡守的周苛記下此事,未來的泗水郡府,將以豐沛人士為主建立,這群人歷史上撐起了初漢朝堂,撐一個郡府,應該沒問題吧。

「再下軍令!從今以後,凡我軍所過楚地郡縣鄉里,敢踏谷田者,踩死了幾株粟稻,就笞幾下,哪怕是我犯了法,也不例外!」

說歸說,到時候黑夫可不想割發代屁股……

不提大澤鄉人欣喜道謝,黑夫起身來到里閭外,卻見雨水漸漸變小,他不由嗟嘆道:

「和十六年前,不太一樣了……」

那時候,這女子的祖父,可是不管怎樣都不肯交待楚兵逃匿的位置啊。

黑夫走出門,外面是雨後晴朗的陽光,他眯起眼,喃喃道:

「這一次,哀郢思念故國的哭聲,也許,不會在這個鄉邑響起了罷?」

……

離開大澤鄉繼續向南,大概十里開外,便抵達了楚軍陷入的澤外。

此澤廣數十里,大澤鄉因此命名,澤中有乾旱的陸地,可通外部,但每逢大雨,就會被水包圍,泥濘不堪,不小心還可能陷進去,大軍一旦進入,除非自然水干,否則絕難脫身!

自此往南僅三四十里,便是項燕戰死的蘄南……

十六年前,黑夫聽說自己來到的是大澤鄉時,只覺得,這是一切結束的地方,也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那時他回過頭,看著漸行漸遠的大澤鄉,還有出來後遠遠看著他們離開,眼神中已不知是畏懼還是仇視的爺孫倆,他彷彿看見,一個幽靈,一個名為國讎家恨的幽靈,已在這荊楚之地上徘徊,經久不散!

「十六年前,我們跟著秦始皇帝的旗幟,揮師南下,滅了她的肉體,但她的魂兒,依然在。」

存續在「亡秦必楚」的預言和幻想里。

蔓延在貴族士人們念念不忘的八百載輝煌里……

「是仇恨、不甘、僥倖、煽動,加上苛政、厚斂、重役,種種因素,支撐著楚人復辟,與吾等苦戰至今。」

黑夫承認楚人反抗有一定正當性,但這種正當性,在第一次屠城後,早就蕩然無存了,而他的回答,必然只有代表朝廷的專制鐵拳!

統一不可避免,分裂必然失敗。

「現在,我要連這最後的魂兒,也一起滅了!」

黑夫不滅五國之書,唯獨要絕楚國之史!民間的衣冠、風俗、言語甚至是信仰,都可以保留,但官方的痕迹,卻必須毀滅殆盡!《檮杌》、《雞次之典》,除了在充作大圖書館的阿房宮保留一份封存百年才能解密的孤本,以待千百年後,後世學者研究外,其餘統統都得查抄焚毀!

他保留了韓、齊的豪傑勢力,讓他們繼續做縣令,最大限度保證和平解放。卻定要將楚國的大貴族們,一一剿滅殆盡!昭、景、屈、項,這一次,將不會再有一個子孫能苟全於世!

該寬容的地方一定要寬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