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大魚 第五百四十四章 暴力強拆

「兄長,為之奈何?」

祠堂的門再度被推開,即墨田氏的二家主田間大步走進來,卻見他兄長田角,還跪在列祖列宗的靈位面前,愣愣出神。

雖然早在半年前,夜邑田氏被郡守黑夫剿滅時起,田間就有預料,自家恐怕遲早也要挨一刀,但也心存僥倖,奉家主田角之命,田氏收斂了氣焰,敦順守法,不敢再像以前那樣,以即墨的主人自居,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如今情勢已經急切如火,秦軍圍了田府,並宣布了秦始皇帝的詔令,以參與私鹽貿易為由,定田氏之罪,要他們舉族遷徙到遙遠的關中北地郡去!

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整個田氏都懵了,兵曹官吏曹參限田氏三日之內收拾妥當,不然就要讓兵卒進來「幫忙」了!

田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全家的主心骨田角更是失了魂兒,已經連續半天將自己關在祠堂,不見任何人。

田間不忿赫赫大族就這樣破滅,跪下推著田角道:「兄長素來多謀,難道就沒什麼辦法?」

田角卻看了弟弟一眼,苦笑道:「當年齊康公被從臨淄宮室強遷去海濱時,他能有什麼辦法?」

田間愣住了,那是兩百年前的事,當時的田氏多威風啊:齊國之政皆歸田常,田常的七十多個兒子,成了齊國七十餘城的城主,盡誅鮑、晏、監止及姜呂公族。

田氏代齊,已經水到渠成,田齊太公嫌棄傀儡齊康公在臨淄礙眼,隨便派了個手下,將他趕到芝罘島去。

據說齊康公連三天都沒有,姜齊數百年積累的財寶,統統不得攜帶,連后妃都要留下,只能孑然一身,帶著兩個老奴上路,到了海邊,他只有一座小城作為食邑,到後來,連那座小城也被收回了,年邁的齊康公名為國君,實為乞丐,沒了生計,只好在斜坡上挖洞為灶,捉飛雀拾海蚌為食……

其他呂氏公族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宅邸田畝,都被新來的田氏新主子所佔,他們只能被驅趕到邊緣地帶,一個個持續數百年的顯赫大族,就此破落……

可現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諸田倒霉了!

「秦與吾家,就好比昔日田氏與齊康公,齊康公能抗田氏之命么?」

田角很清楚,最初時,秦吏不通本地言語,不熟田畝賦稅,出了郡城後,就是兩眼一抹黑,成了瞎子、聾子!

想要頒布法令,徵收賦稅,每一件都需要田氏的人幫忙,田角及其弟田間雖不為官,但田氏族人、門客做小吏的不在少數。

可自從黑夫來到膠東後,卻開始施展手段,他扶持晏、國、高等姜齊時的沒落舊族,讓他們派遣子弟加入官府,取代田氏的位置。此後,又開設公學,禁絕私學,使膠東士人也只能以官府為尊。

「做了這些之後,黑夫郡守治理膠東,已經不再需要田氏了。」

單是如此,還不足以輕易撼動田氏根基,但黑夫郡守是個粗人,對付田氏,他不想溫水煮青蛙,卻借著秦始皇東巡之機,來了一招釜底抽薪,要將整個即墨田氏暴力強拆!

秦始皇東巡,至少有三千兵卒隨行保護,膠東官府倚仗的實力驟增,黑夫狐假虎威,別說讓田角兄弟遷徙,就算要將他們抓起來殺了,有秦始皇在即墨鎮著,也無人敢反抗造次……

雖然諸田念念不忘復齊,但他們對秦始皇,卻又有巨大的恐懼,猛虎在側,只能戰戰兢兢,一動不敢動。

「形勢變了,此時反抗,只有死路一條!」

田角摘下著弟弟田間腰間掛著的劍,將它遠遠拋了出去!

「那我家只能任人宰割么?」

田間絕望不已,痛苦地跪在先祖靈位前,捧著臉哭泣。

雖然官府給了三天時間,但田氏家大業大,田產數萬頃,幾乎佔了即墨田地的小半,又有賓客徒附近千,莊園樓閣無數。如今被強制舉族遷徙,過去的積累統統都要廢棄,頂多帶著點金銀綢緞上路,家產則要被官府以低價賤買,在即墨經營百年的人心底氣,也將毀於一旦。

大樹轟然倒塌,移往他處,恐將萎靡不振,在田間看來,他們家失去的不止是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也總比夷族後,一個人都活不下來強!」

田角卻有自己的想法,他扶起弟弟,指著祠堂靈位最上面那一位道:「田氏並非齊地土著,吾等的先祖田敬仲諱完,他來自陳國,來自淮陽……」

陳完本是陳國公子,後來因陳國內禍,攜家帶眷逃出淮陽,流落到齊地,投靠了齊桓公。

那不過是四百多年前的事,陳完到了齊國,最初只是一個區區「工正大夫」,地位不高,後來卻一步步做到了卿,甚至竊齊稱王……

「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

田角唱起了這首古老的歌謠,田間擦乾眼淚後,也應和了起來:

「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這是田氏的史詩,也是他們家族信奉的一個真理:

不管遷往何處,不管最初時多麼卑微,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田角已下定了決心,他要與奮起反抗的夜邑田氏,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了。

「立刻遣散奴僕,散盡一切家財分給田氏的親家、鄰居、門客,除了容易攜帶的金銀細軟外,吾等此番西遷,只帶兩樣東西。」

「一樣是先祖的靈位!」

田角小心翼翼將陳完、田常、即墨大夫田種首的靈位捧起,擦拭得一塵不染,抱在懷中,他們代表了田氏引以為豪的歷史,萬萬丟不得。

田角懷揣靈位,邁步走出祠堂,外面,冬天即將結束,陽光重新普照大地,照在外面跪了良久的十餘田氏子弟臉上,他們或憤慨,或絕望,或躊躇。

「第二樣,便是子弟!只要子弟尚存,哪怕即墨田府被拆了,哪怕去了北地,我家被強分為數十家,一樣能團聚在祖先靈位之下,繁衍生息,五世八世之後,必能復為大族,鳳凰于飛!」

……

當冬天來臨時,枯萎的不止是一株樹木,而是整片森林,秦始皇三十二年的這個臘月,遭到暴力強拆的不止是即墨田氏,還有膠東郡各縣的「諸田」,不管有罪無罪,每個縣,財力和聲望最顯赫的田氏,都要遷徙去秦朝本土,或是北地,或是房縣,不一而足。

而根據遷徙順序的不同,秦始皇還大筆一揮,給這些「諸田」賜了新的氏名,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到第八氏……

於是乎,即墨田氏的田角,就榮幸地成為了「第一角」,他弟弟必須分家出去,就成了「第二間」,其餘諸田,則是第三、第四到第八不等。

在諸田看來,這是巨大的羞辱,卻也無可奈何,秦始皇在膠東鎮著,此地水陸大軍雲集,他們能怎麼辦?

秦吏只給諸田三天時間,也有到時尚未處理完家產的,央求寬限幾日,卻招致了秦吏的白眼:

「皇帝陛下三天內便要離開膠東,諸田務必在他走之前上路,汝輩何德何能,敢讓陛下等候?」

小吏們說的沒錯,一月初一,第一股春風吹到膠東時,就在諸田垂頭喪氣西遷之際,秦始皇的車駕,也離開了這處避冬的行宮……

作為隨行官員,葉騰也要告別女兒女婿,還有小孫子了,臨走前,他偷偷告訴黑夫道:「據說陛下此番東來,對停留較長的薛郡、臨淄、膠東三地,都留下了一字評語。」

黑夫豎起了耳朵:「薛郡的是什麼?」

葉騰一笑:「矮!」

黑夫啞然失笑,這大概是因為秦始皇在泰山封禪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雖然封禪結束了,但傲嬌的秦始皇帝,卻轉過身,對著泰山、梁父比起了小拇指,嫌棄它們太矮。

儒生們為古王籌劃的天下中心,卻承載不起秦始皇的宏圖大志,那什麼山才能讓皇帝嘆為觀止呢?

「怕不是崑崙、天山才行哦……」黑夫暗暗吐槽。

至於皇帝對臨淄郡的評價,則是「鬧」。

臨淄人多啊,庄岳之市人頭攢動,且沒有咸陽那般有法吏用律令繩之,所以顯得有些喧鬧混亂,再加上在泰山遇挫的儒生們不服,到了臨淄以古非今,誹謗皇帝,惹得秦始皇勃然大怒,嫌棄臨淄吵吵,也是必然的。

「那膠東呢?陛下如何評價?」黑夫求問葉騰。

葉騰捋著鬍鬚,豎起右手大拇指道:「還是一個字,善!」

善就是好,但能得到秦始皇這個評價,實在是不容易啊……

黑夫從皇帝進入膠東,便在下密鹽灘展示自己的治理成果,到夜邑讓陳平閭左三呼萬歲,對皇帝歌功頌德,搞足了形象工程。

皇帝畢竟沒見過後世更誇張的,所以還是很吃這一套。

中間在芝罘島,差點被方術士搶了風頭,幸虧他們運氣差了點,沒等來海市蜃樓,又被黑夫截胡了關鍵人物徐福,屢屢讓皇帝失望,喪失了競爭的本錢。

黑夫才能把這場尋仙長生之旅,重新拉到「問蒼生」的正軌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