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始皇帝 第四百三十章 天子命氏!

秦始皇二十九年卯月(農曆二月),雲夢澤畔春暖花開,去年才砍過的甘蔗地也冒出了新芽。安陸縣郊一棟被甘蔗田包圍的宅院外,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安陸縣令、縣丞、縣尉赫然站在最前頭,身邊是捧著禮物的家奴,其身後,則依次是主吏掾、獄掾、倉嗇夫等官吏,遠近十里八鄉的鄉三老、嗇夫,甚至還有鄰縣來的鄉豪縣豪,都等在門外,翹首以盼。

在安陸縣,只有一個人的家有這樣的牌面,那就是北地郡尉黑夫。

幾百年了,自從楚令尹子文後,安陸這小地方再沒出過什麼大人物,近幾年卻忽然崛起了一個黑夫,從區區黔首,做到了封疆大吏,比兩千石的高官!聽說還備受皇帝陛下信重,能時常面見天顏。

黑夫家不僅貴不可言,還富至千金。多年前黑夫從雲夢澤畔移回家載種的野甘蔗,有了楚王室在江陵、壽春留下的甜蔗品種做改良,如今已在整個安陸縣,半個南郡,乃至於大江沿岸的各郡縣紮下根來。

許多無法耕種糧食的灘涂地,都被甘蔗林取代。它們吸收淤泥的養分,冬天裡由隸臣、僱農大片大片收割,在工坊內被製成甜得膩人的紅糖,在江陵、壽春、淮陽都十分走俏,若運到咸陽,更能賣不菲的價錢。

這價值數百萬的產業,歸於黑夫之母名下,這位被商賈們尊稱為「糖嫗」的老婦人手中,甚至有人將她排在烏氏倮和巴寡婦清之下,認為她遲早會變成天下第三富裕的人。

權與錢,黑夫家算是齊全了。

而今日,據說是「糖嫗」的壽辰,各級官員便不約而同地來為其賀壽。即便有覺得並無此必要的人,見同僚均往,自己若不去,好似和北地郡尉家有怨似的,也只能硬著頭皮前往。

「縣君,今日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如何?」

安陸縣主吏掾是黑夫舊部,他自告奮勇地做起了今日筵席主進之吏,雖然主人家並沒有拜託他。

縣令不置可否,這時候,由十數名門客看守的,緊閉許久的門扉終於開了,黑夫的兄長,皂衣黑冠的安陸縣田嗇夫衷誠惶誠恐地走出來,朝縣令、縣尉、縣丞三人下拜道:

「不知是何人亂傳,說今日是家母壽辰,然家母出身卑賤,竟不知所生年月日期,更未曾辦過生辰,竟擾得三位長吏前來,我家之過也。家母腿腳不便,不能外迎,下吏在此拜謝長吏及諸位同僚,諸君好意,我家牢記在心,但這禮物和賀錢,恕我家不敢收納……」

眾人面面相覷,這件事也不知是誰最先傳的,說得有鼻子有眼,也有同僚向同為縣曹吏的衷打聽過,衷當時糊裡糊塗地承認了,誰料現在卻又矢口否認。

雖然縣令等人心中有些不快,但他們對黑夫家巴結還來不及,豈敢得罪?便一起罵著那「謠言」之人,和衷推讓了一番後,只得帶著禮物鎩羽而歸……

將門外眾人打發走後,衷這才鬆了口氣,讓門客將大門緊緊關上,自己回家裡向母親復命。

今日還真是他母親的壽辰,正堂張燈結綵,到處都是忙碌的奴婢,衷經過時,都恭敬地朝他行禮。

家裡原本沒這麼多規矩,都是仲弟的妻子來時那半年立下的,最初時衷過不慣這人上人的生活,慢慢地也習以為常了。

「老夫人在哪?」

到了後院,母親平日最喜歡待的菜圃卻不見人影,衷便問給田澆糞的隸妾,被告知可能在雞塒處。

衷只能到了養了上百隻雞鴨的雞塒旁,果然看到了母親,她依然穿著一身簡樸的葛布衣,手裡捧著一個簸箕,將菜圃收集來的爛菜葉和著穀米麥糠撒給小雞吃,一邊撒,還一邊露出了慈藹的笑……

「母親。」

衷連忙過去欲搶簸箕:「這些事,讓下人做不就行了!」

「下人下人,你如今便當自己是上人了?」

母親卻一抬手,不讓他碰,又問:「門外的縣官走了?」

「好不容易才勸退的。」

衷苦笑:「其實他們來向母親拜壽,也是一番好意。」

「好意?我可受不起。」

老太太卻越老越固執,撇嘴道:「幾年前,老婦我隨便見了一個鄉嗇夫,都得下拜頓首,如今要縣令這些大官來給我磕頭祝壽,不是要折殺老婦么!到時候,到底是該我拜他們,還是他們拜我?」

衷不以為然地笑道:「和仲弟郡尉比起來,縣令也算小官了,再說了,長者為尊,當然是他們拜母親。」

他雖然是老實人,但水漲船高,現在他們家的地位,與過去大不相同了。

「是啊,那些人之所以來巴結,就是因為他們官比我家仲子小。幾年前我家住在窮閭里時,怎不見他們去拜壽?」

黑夫母親眼睛雖然不好使了,心眼卻還明亮著。

她指著地上啄食的雞道:「雞每日要吃許多次,我之所以不讓隸妾來餵雞,因為她們嫌麻煩,懶得多跑,就放了很多穀米菜葉。雞愚笨,哪裡管餓與不餓,只要面前有,就埋頭猛吃,結果撐死了!」

「人就像雞,若別人送上門的禮物就收,恐怕也要被撐死,到時候兩眼翻白,後悔也來不及了。」

她攢起一捧穀米,語重心長地說道:「不管是人是雞,肚子有限,哪怕再多的錢財,老婦我一天吃三頓,用的也就那麼點。如今你仲弟好好在北邊做官,你堂弟打理蔗田工坊,我家衣食不愁,也能養活門客隸妾。也不稀罕那些禮物,好好閉門過著日子,勿要給你仲弟惹事即可……」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母親的這套處世哲學雖然話糙,理卻不糙,衷肅然起敬。

「若哪一年,汝等真心誠意想為我過壽。」

母親停下了撒穀米的手,看著老母雞翅膀下,四隻依偎著的毛茸茸小雞仔,有些傷感地說道:「便兄弟姊妹四人團聚回來,在我身邊吃頓飯,老婦就知足了……」

眼下,卻只有衷和二女兒浣在家。

說著,母親便要垂淚。

衷連忙道:「驚請到了休沐的假,應是昨日坐船從豫章郡到了夏口,傍晚能到家中。」

過去母親是最疼小兒子,但如今,她更牽掛的,卻是兩年多未見的二兒子。

衷又道:「北邊眼看又要打仗,仲弟身為郡尉,要為皇帝陛下守邊,恐怕是回不來了,不過他剛捎回來一封信……」

衷從懷中抽出那封剛剛由門外黑夫在北地的門客騎士奉上,他還沒來得及看的信,露出了微笑,這就是他給母親的驚喜:「這便是仲弟給母親的壽禮,母親定會喜歡!」

「快給我看看!」

母親連忙將手習慣性地往衣裳上擦了擦,接過信來。

過去的家書,只是一塊硬質的木牘,正反面都寫滿,也裝不下多少字。

如今的信,卻是一張張薄薄的麻紙,能在上面傾訴的話,說的事,也多了不少,這是母親最喜歡紙的原因,不止是因為,它是黑夫監製的東西。

做母親的,只怕兒子杳無音訊,哪會嫌他話多呢?

滿是皺紋的手在二兒子親筆所書的字跡上摸了摸,彷彿這樣能觸碰到他後,母親才又將信遞給衷,板著臉道:「老婦又不識字!念給我聽!」

「唯。」

衷攙扶著母親,來到後堂,又讓妻子將妹妹浣,兒子陽,女兒月喊來,每當黑夫來信,他們都會全家一起聆聽。

衷展開信後,不由面露喜色,也不念了,言簡意賅地說道:「仲弟說,弟婦在義渠城平安生產,於上個月,也就是夏曆一月初十,誕下了一個黑胖兒子!重七斤四兩!」

「母子平安?」母親激動地問道。

「母子平安!」

葉子衿的生產日子,母親是暗地裡算著的,已猜到定是為這事,方才她的手緊緊拉著衷的妻子,緊張得一刻也不敢鬆開。

聽說母子平安,緊繃的身體才鬆了下來,手拍著胸口,復又露出了笑。

等她緩過氣來,便拉著孫男孫女,帶著她們到院子里,朝雲夢澤方向下跪,磕頭道:「少司命庇佑,不枉我向她們祈求兒媳順產……」

少司命,是楚人崇拜的生命之神,亦主管人間子嗣。

母親決定,過幾日,要請縣裡的巫祝,去雲夢澤畔殺豬羊祭祀還願。

但她隨即又憂慮起來:「七斤四兩,是不是有些輕了?」

衷的妻子點點頭:「陽生時,借里中權衡,稱得七斤九兩。」

「可不是!」

母親便喃喃念叨著:「老婦還要在湖邊為少司命立一間祠,修一尊像,年年香火祭拜,讓少司命一直護佑仲孫……」

這也是母親多年來的心愿,她一直覺得,自己能將三男一女拉扯大,活過了歷次疫病、戰爭,且沒有夭折任何一人,這簡直是奇蹟,肯定是冥冥中有神靈庇佑。

「還有一事。」

衷卻還未說完,等家裡人冷靜下來以後,他才捧著信,雙手顫抖地說道:「仲弟還說,皇帝陛下聽聞他將有子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