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封眾神諸天為帝 第四十六章 最後的小說家

「送入洞房!」

在一陣喧鬧聲中,姜子牙身穿新郎官服,面無表情地被送入了洞房。

此時距離他下山已有月余,在經歷申公豹的「折磨」後,姜子牙形如枯槁地來到朝歌,四十載春秋,風光依舊,人面不同,所幸義兄宋異人還沒老死,並且十分義氣地收留了他,甚至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

馬洪之女,才貌雙全,今年六十八歲,尚是黃花女兒。

汝聞,人言否?

不過姜子牙的心不在娶妻生子之上,既然宋異人給安排了,也就從了。

他們住在朝歌城郊,距離南門還有三十五里,反倒利於操辦,排設酒席,邀庄前庄後鄰,四門親友,慶賀迎親。

今日馬氏過門,洞房花燭,成就夫妻,正是六十八歲黃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且不說一夜無話,姜子牙成了家後,也該立業,就與宋異人商量著,以何為生。

宋異人是一個奴隸主,擁有莊園良田,奴隸耕作,家財殷實,只是近年來支出成本大大增加,不禁變得愁眉苦臉,聽得姜子牙修道經歷,眼珠緩緩轉動,問道:「賢弟可聽過冀州侯蘇護?」

姜子牙道:「八百諸侯,自然聽過。」

他雖然在山上宅了四十年,但由於命數落在凡俗,玉虛門下有意無意,都將人間發生的大事告知,久而久之,也算是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僅僅是細節方面有所缺失。

宋異人磨了磨牙,慢吞吞地道:「蘇侯慘啊,數月前冀州城奴隸作亂,那東魯、北原、西岐三鎮諸侯不僅不予以相助,還率領奴軍進逼冀州,趁機奪城,幸得王師開赴,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蘇侯有感陛下恩德,將國色天香的女兒送入宮中,服侍陛下,陛下至今無後,如果蘇妃能夠產下龍子,就太好了,子牙,你也要努力了啊!」

姜子牙苦笑道:「怎麼又扯到了我的頭上?」

宋異人快八十歲的人了,已是高壽,思維當然難免發散,好在終於轉了回來,聲調猛然提高:「蘇侯更向陛下進言,欲征討叛逆,撥亂反正,陛下本不欲妄動干戈,但蘇侯此舉得到各方支持,好叫賢弟知道,與他有共同志向的人共稱復仇者,我也是聯盟一員,捐糧捐物,在所不惜!」

宋異人不僅慷慨激昂,還命下人搬來一塊圓盾,架在胸前,一時間佝僂的背部都挺直了些。

「咳咳咳!」

只是他歲數畢竟太大了,擺了個造型,就是極限,下一刻就劇烈咳嗽了起來,姜子牙趕忙扶住他的背,助他順了順氣。

宋異人搶救過來,握住姜子牙的手,顫了顫:「子牙,你我既在輦轂之下,當除妖滅怪,盪魔驅邪,以盡子民之意啊!」

言下之意,赫然是將那些解放奴隸的諸侯,當作妖邪了。

姜子牙頗為震驚。

他是了解這位義兄的,富家翁思想,一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爭不搶,怎的搖身一變,成為復仇者,要發起戰爭?

諸侯之間的攻伐可是非同小可,尤其是對手是四大諸侯,蘇護即便得了奴隸主和小諸侯的支持,就能斗得過四大諸侯嗎?

不過姜子牙轉念一想,元始天尊既然有言他無緣仙道,只能得享人間富貴,或許這正是一個機會。

「好!我去一試!」

……

姜子牙進了朝歌城內,即便已經來過好幾次,仍感壯觀,還未到蘇護所住的驛館,迎面申公豹大袖飄飄地走了過來:「子牙師兄,這是要往哪裡去?」

這當然不是偶遇,申公豹這段時間一邊在風雅台上與文士互噴,一邊就在觀察著姜子牙。

這不單單是嫉妒心理,聽元始天尊的安排,姜子牙明顯是人道洪流的關鍵人物,有混元道祖盯著,截胡是不太可能了,但從中取利倒也不難。

對於玉虛宮的冷漠與排擠,申公豹早已心冷,也不指望能從玉清一脈得到什麼嫡傳,他如今處於聖仙境巔峰,距離歸元至境還有一步之遙,只要這一步邁出去,成為大能,那也不用留在玉清門下受氣了。

此次人道洪流,就是最好的機會。

姜子牙不疑有他,將宋異人的話說了,申公豹馬上明白,兩大階級這是要徹底開撕了。

蘇護這段時間在朝歌上下活動,儼然聚集了一批勢力,向紂王陛下請命。

不過紂王陛下的態度不明,既不贊同,也不反對,反倒是朝野中兩派激烈爭執,正是改革派與保守派。

申公豹站改革派,不是因為心地善良,為奴隸和人族的未來著想,而是改革派如今的勢力還相對弱小。

既然大多數站保守派,他就要支持改革,押上一寶,利益最大化。

說不定不久後的將來,紂王看到了改革的好處,也著手改制呢?

反正他是世外之人,並沒有官位,贏了人道機緣,輸了老家幹活,擺明著就是投機取巧。

既然如此,申公豹立刻道:「師兄此言甚是,你我一同去見陛下如何?」

姜子牙一怔:「師弟能面見陛下了?」

申公豹其實也沒有十成的把握,但似他這般人,說任何話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百般篤定的語氣,稽首道:「請師兄隨我來!」

……

……

摘星樓上。

顧承提筆著書,身側一位嬌艷絕美的佳人,正柔情似水地相伴,只是每每將目光落在案上的書卷時,又露出疑惑之色。

《封神演義》……

這到底是什麼呢?

「這是一部小說。」

顧承寫完一章,對著蘇妲己笑道。

名家之後,天樞十二卷只剩下最後一門,在諸子百家中存在感最低的小說家。

似乎是察覺到顧承即將功行圓滿,天地間的壓制已經大到極致,好似無時無刻都有一尊混元道祖與其相對抗。

但顧承也今非昔比,無與倫比的經歷,讓他在混元道境上亦有突飛猛進的際遇,在與「鴻鈞」和「女媧」較量的同時,都沒有阻礙小說家的誕生。

目前這部極有意思的小說,已然完成了三分之一。

就在這時,侍衛稟告,宮外有兩位道人求見,言明有異術隨身,願隨軍出征,可定四鎮諸侯。

顧承嘴角微揚:「帶他們上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