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封眾神諸天為帝 第十三章 學以致用

兩年時光,轉瞬即過。

朝陽山上,姜文煥、伯邑考與第一期受訓的同窗把酒言歡,慶祝畢業。

在這個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同窗感情顯得尤為真摯,在分別之際,更加依依不捨。

而且不比貴族子弟,姜文煥和伯邑考下了山去,就要重回各自的諸侯國,沬邑的貴族子弟則留下,為國效力,日後是敵是友,仍舊難說。

眾人感慨萬千,喝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日清晨,兩位世子才蘇醒,結伴下山,沒有立刻回家,先往沬邑而去。

即便學習使他們快樂,任誰在山上宅了近兩年,都難免想念紅塵的花花世界。

可距離王都還有數里之遙,兩位世子的眉宇間,已經浮現出震撼之色。

因為他們已經分不清這究竟是城內還是城外了。

熙熙攘攘的街市,鱗次櫛比的屋舍,怎麼看都是大城才會有的風景。

可明明沒到啊!

兩人不時的回頭,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在不經意間,已經跨越了沬邑的城牆。

城外都如此繁華,城內又是何等景象?

於是乎,當護城河遙遙在望,那高達三十丈,如波浪般曲折,一眼望不到頭的城牆印入眼帘,兩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還是兩年前的那個沬邑嗎?

確實,如今的沬邑,正式改名為朝歌,並向四方拓展,不僅規模擴充了近三倍,陣法還隨之延伸,已有了煌煌巨城的雛形。

這是墨家的功勞,繼兵家和儒家後,顧承所著的第三卷便是墨家之道。

按理來說,此刻距離魯班出世還有幾百年呢,很多基礎的工具都缺失,墨家的起步必然緩慢。

所幸各大貴族由於子弟在陛下的軍舍中學習,自然也要投桃報李,將各家的奴隸貢獻出來。

事實證明,人力是最好的工具,當數以十萬計的奴隸按照墨家之道建設,朝歌的規模以難以想像的速度膨脹著。

當然,代價就是不時有奴隸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伯邑考遠遠看著,露出憐憫之色。

曾經的他,對於這些底層的奴隸,根本沒有關注,但自從在學堂中習得儒家精義,其中的仁愛思想深得其心。

什麼是「仁」?

對待別人,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

「仁」一個「亻」,一個「二」,謂二人成「仁」。

奴隸也是人,也該爭取為人的權力,這種殘酷的現狀,必須要有所改變,相信愛民如子的父親一定會同意的。

而姜文煥看著奴隸萬眾如一的高效,周圍卻無鞭打逼迫,同樣露出思索之色,拉住一位行人問道:「他們為何這麼勤勞?」

那小民見姜文煥衣飾華貴,氣度不凡,不敢怠慢,馬上道:「陛下恩典,只要這些奴隸能夠按時完成勞作,便計下功,累計十功,可焚丹書。」

丹書就是用硃砂書寫的奴籍,焚丹書便是擺脫奴籍,恢複自由之身。

為奴隸主或國家立功,本就是免除奴隸身份的一個途徑,但那實在難以上青天,僅僅是個念想。

但現在建設王都,雖然也是苦活累活,至少有個盼頭,所以奴隸幹得熱火朝天,鬥志昂揚。

而除了奴隸外,現場還有監督的官吏,取代了以前拿著藤條,不時抽打的奴隸主。

這就是第四卷法家之道帶來的改變。

在這個時代,是沒有所謂的吏,有的只有高高在上的官。

上層就是諸侯、貴族、奴隸主,中層就是普通的平民,下層則是奴隸,涇渭分明。

法家的出現,正是平民中吏治的誕生。

從平民中選擇幹吏,協助上官治理,如今僅僅是初見效果,已經引發轟動。

「陛下真乃聖明之君!」

這種壓榨勞動力的行為,換在後世要被千夫所指,但在這個時代就變成了開明,且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貴族和奴隸主的子弟得到了高等的教育,又居住進更加寬敞舒適的府邸,所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少部分奴隸的自由,怎麼看都是划算的買賣。

人人有機會成吏,代表著平民也能擁有權力,對於奴隸上升的機會,自然也就不會在意。

對於大商王室來說,這既減免了勞動支出,擴設都城的成本降到極致,還增加了凝聚力,拉攏了上層階級,可謂一舉數得。

姜文煥看了大受啟發。

他學了一肚子兵法,對於如何操練士兵,提升戰力,已是瞭然於心,但有一個巨大的限制——

無論是大商,還是八百諸侯,都沒有常規軍隊。

打仗需要兵器糧草,各種物資,操練同理。

在這個生產力落後的時代,除非大戰將起,或者王宮邊境最必須的守衛,其他地方都是沒有正規軍隊的,姜文煥學得一身本領,卻是個光桿司令,他的練兵之法想要貫徹,用平民根本辦不到。

對於這點,早在朝陽山上,他就和伯邑考探討過,考慮了不少新政,卻都有不小的禍患,直到此刻。

現在紂王陛下所為,不正是最好的變法嗎?

兩人雙目亮若星辰,再也不願停留,去驛站領了馬匹,往各自的封地而去。

不過兩位世子並沒有發現,往來的農夫中,有數道目光交替觀察,目送他們離開。

第五卷是農家之道,和大秦世界的農家一樣,得到此門傳授的弟子不僅改善農利,更是最好的耳目,伯邑考和姜文煥的神情舉動全部落入他們眼中,第一時間向上稟告。

得到消息的顧承點頭:「看來他們終於領會了學以致用的道理。」

比干身為儒學先生,教導過伯邑考,對於顧承有條不紊,沒有引髮絲毫動蕩的改制,欽佩不已,但對於諸侯的發展還是有所擔憂:「陛下,恐怕姜桓楚和姬昌不會任由兩子施為,只會取其利用之!」

顧承笑笑:「當進步的萌芽誕生,星星之火開始燎原,食古不化的阻礙,只會被大勢所淘汰。」

他看向立於另一側的商容:「備戰如何?」

首相商容答道:「陛下,聞太師和武成王,已聚集十萬大軍於邊境!」

「很好!」

顧承緩緩起身:「東伐九夷,擴我疆土,讓天下諸侯看一看,跟不上變化的下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