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魔主乾坤換新顏 第四十二章 其樂無窮

神魂戰場內。

冥河老祖雙手合十,一層金色輝煌的佛光升起,陣陣梵言禪唱,震撼四方。

寶相莊嚴之中,流動著不可動搖的堅定,一股超然物外的氣息,帶著停滯時空的無上威儀,將剎那變為永恆,方寸變為佛土。

佛光普照,天龍禪唱。

顧承立於對面,頗為欣賞冥河老祖的千變萬化。

雖然到了混元道祖的境界,都是一法通萬法通,但神仙佛魔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

比如三清教主,就不可能施展佛門的神通,而如東皇太一,也不屑於其他的術法。

冥河老祖卻是一切流派都有兼顧,因為此世自古以來飛升的仙魔,都融入他的體內。

這個世界有九大本源組成,雖然西方魔幻體系的本源在命運之道的影響下,變成了天使軍團,於神國中修鍊,沒有飛升冥河,但冥河老祖也有了道仙神魔佛各大分身,能以不同的身份運用法門,毫無阻礙,並且如長眉真人的峨嵋劍術一樣,都是混元道境層次。

混元墊底,也是混元。

這一刻,顧承也毫不含糊,五指虛張,道道氣息流轉,聚合成一柄若虛若實的斧子。

盤古斧!

這當然不是真正的諸天第一神器,而是顧承在煉化了近乎百分之一的盤古斧神力後,以其為核心,勾踐出的神器虛影。

到了道祖的境界,神器的效果反倒不如歸元至境重要。

那時需要以神器內的本源之力,衝擊混元,一旦成功後,混元道祖也能以體內的本源之力,幻化出神器之影,這種虛影自然不比真身強大,但與混元道祖相配合,亦是神威無量。

比如此刻。

面對冥河老祖的佛光普照,天龍禪唱,顧承揮起斧頭,一劈而下。

冥河老祖只覺得眼前一花,那渾沉的斧鋒還未臨身,浩浩蕩蕩,無視任何防禦的斧光,就直接斬入了他的神魂之中。

他心中一空,浮現出一股說不出怪異的感覺,但卻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一掌拍向顧承。

顧承的神魂飄然後撤,卻見佛光將整座神魂戰場徹底點亮,光芒普照十方,一尊指天畫地的佛陀冉冉升起。

他並不動用以前的所學,握緊盤古斧,再度斬出。

唰!

冥河老祖依舊不受影響,浩瀚的金光席捲,彷彿打開了門戶,巍峨浩瀚的神山轟然落下,被佛陀握於掌中。

不,不是握,而是融入。

神山高不可量,大不可見,佛陀的巨掌同樣變得金剛至堅,須彌至大,一掌拍下。

顧承知道,冥河老祖雖然答應了陪練,但每一招必然出盡全力,恨不得將自己殺死。

即便如此,他依舊沒有變招之意,盤古斧第三次斬出。

浩瀚的斧光斬出一道軌跡,沒有劍氣的空靈縹緲,沒有刀芒的霸氣縱橫,在大金剛須彌掌面前,直接投入其中,就如泥牛入海一般,消失不見。

可冥河老祖卻面容巨變。

因為佛光消散了。

那尊指天畫地的佛陀直接消失,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那般。

大金剛須彌掌,不攻自破!

「這就是盤古斧,命運之道的神威?」

片刻之後,感到佛門尊者的力量重回體內,冥河老祖心有餘悸地問道。

方才顧承所為,相當於直接抹除了他吸納佛門尊者的命運軌跡,沒有那個過去,自然也就沒有現在的佛法施為。

照此看來,當真正的盤古斧斬來,豈不是能將他拉回到誕生的起點,阿鼻元屠鴻飛冥冥,自身也不會任何絕學,渾渾噩噩,一無所知,引頸受戮?

所幸那真正的諸天第一神器,在大敵手中。

這一刻,冥河老祖生出幸災樂禍之感。

「三斧太多了!」

顧承搖了搖頭,確實不滿意。

因為他整整用了三斧。

程咬金有三板斧,可出奇制勝,可一旦敵人擋下,就難以為繼。

同理他煉化盤古斧神力,模仿盤古斧神威,自然是沒法達到本體的威儀,但他追求的也不是這種花俏的招式。

冥河老祖是最弱的混元道祖,他依舊需要三斧才能暫時斬斷對方的一條命運軌跡,對上其他混元道祖,必然需要更多,而對上幕後主使,那是直接無法功成了。

這樣可謂毫無意義。

「再來!」

不過思索片刻,顧承繼續握住盤古斧,再度斬出。

「我看你贏不了!」

冥河老祖繼續接招,這次換了魔教的路數,魔氣喧天,血焰森森,呼嘯而至,口中更出攻心之言:「你的所有努力,都在那大敵的算計之中,只是徒勞無功罷了!」

這倒不是虛言。

對付命運之道,最難辦的就是對方能預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或許早就落入算計之中。

「命運之道,絕非不可戰勝!」

不過顧承的心態,一直足夠沉穩,微微一笑道:「你的存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顧承看來,萬物都有極限。

盤古斧和命運之道也不例外。

如果命運之道真的無敵,在鴻蒙收玄黃的一戰中,他就被斬於斧下了,也沒有這些波折。

所以命運之道有時候能看清命運,但也沒辦法隨心所欲地篡改,往往當選擇都是有害時,幕後主使也只能兩害相較取其輕。

既如此,何懼之有?

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

與命運斗,更是其樂無窮!

……

……

東海之中,李英瓊泛舟其上,其速極快。

船上還立著一位青衫老者,正是她的父親,齊魯三英中的李寧。

下了峨眉山後,她與父親就一路往小琉球而去,本想見延平郡王,商議大事,可惜這位征討大將軍數年前已過世,如今是其私德有虧的長子繼位。

一代民族英雄急病而亡,不是天不假年,其中或許還有蹊蹺,李氏父女留下警示,不欲糾纏,飄然離去。

遠方,八股凶神惡煞的國運已經在糾集力量,不過他們想要進攻,海路是唯一的途徑,因此李氏父女並未回歸,依舊在海上尋找助臂。

這一日,眼見遠方一座島嶼的輪廓遙遙在望,一道龍捲巨柱忽然毫無預兆地升起,十數丈高的巨浪掀起,原波光粼粼的平靜大海,瞬間變得驚濤駭浪。

李英瓊目光一亮,不驚反喜:

「這不是正常的海嘯,有精怪作祟,我們過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