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威加海內歸故鄉 第十七章 信仰牧場

天河薈萃,星光投射。

顧承抱著雪落狸王,與陸壓一同披星戴月,往玄黃大世界而去。

回歸鴻蒙大世界前,他已經對八大世界有過一個初步的探查——

大明世界的眾神,去往了盤武大世界;

之前與混元道境存在隔空交手的魔幻風格,是永恆大世界;

另外還有玄黃大世界、秩序大世界、長生大世界、真緣大世界、泰拉大世界等等。

這些大世界各有特色,讓顧承都不禁心馳神往,當諸天世界全盛時,三千大世界,又是何等的壯闊。

「那就是玄黃大世界了!」

為了不驚動敵視者,他們沒有運用空間之道,趕了一年的路程,陸壓才指著遠方道。

顧承朝那看去。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濁同流,玄黃錯跱(zhì)。

如今的他,看的早已不是表象,而是世界的本源。

不得不說,有了比較,才能分出高下。

這個玄黃大世界,無疑已是巔峰級的諸天世界,但論及本源的雄厚,還是要遜色鴻蒙大世界不少。

當然,那是整體比較,如今的顧承不是本體人皇,更非混元道境或無上大羅天的天帝,單憑神器東皇鍾,遠遠不足以和一方大世界所抗衡。

所以即便要進去,也是偷偷的潛入。

不用擔心這無法實現,顧承之前確實探查過玄黃大世界,那裡的混元道祖並沒有與之交鋒,而是化作一道堅不可摧的世界壁障,將他拒之門外。

但那時是神念,現在則是真身。

神念查探,相當於遠程掃描,混元道祖能予以阻擋,但真身來此,又有雪落狸王的天賦神通,反倒不容易發現。

畢竟道祖不是守衛,不可能時時刻刻守在世界壁障邊緣,而整個大世界實在太過遼闊,以點破面,從邊緣破開一道縫隙,稍縱即逝之間,他們就能進入其中,任誰也察覺不了。

這就是偷渡的優勢。

當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顧承也不是貿然行動。

「陛下,玄黃大世界的主位面也是三界,神佛所居的天界、各族混雜的下界和死後魂魄的歸宿幽冥界。」

陸壓早在途中,就將他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天界有玉皇大天尊主宰,幽冥界有幽冥教主管理。」

顧承問道:「那下界是什麼情況?」

陸壓道:「下界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其上人族為主,各國林立,並無人皇一統。」

陸壓身為上古妖庭太子,所活動的範圍並不止鴻蒙大世界,在九大世界尚未決裂前,他還來過玄黃大世界,許多事情不是道聽途說,而是親身經歷。

「開始吧!」

有了這位絕佳的嚮導,顧承一行來到邊緣,雪落狸王兩個爪子划過虛空,開始傳送。

「看我的喵!」

這貓兒來到諸天世界,已是興奮得不知所以,感覺喵生達到了巔峰,全力以赴之際,悄無聲息地穿透壁障,化作流光,向著大世界墜去。

她跟隨在顧承身邊,時刻得東皇鍾之氣影響,不知不覺中,修為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此完美的越界,令陸壓都不禁側目,回想起上古妖族興盛時期的強大,眼中露出唏噓之色。

唯一能安慰的,鴻蒙大世界的妖族開始崛起,而這個玄黃大世界的妖族,倒是一直都很強大。

準確的說,不止是妖族。

「這氣象倒是有趣!」

來到南贍部洲,顧承觀望,就見各氣混雜,交錯不一,卻又能奇異地融洽共存,心中不由地一奇。

鴻蒙大世界中的各族,都是割據一方,涇渭分明,此界卻是仙妖人佛,混居一處。

除了妖族有所遮掩外,那仙佛都是國主的座上賓客,地位固然崇高,但絕非遙不可攀,百姓都習以為常。

「如果沒有末法之劫,這倒是個不錯的共存方式,可明明大劫將至,單單是一個南贍部洲,就有數百國度,一旦劫數到來,必然成烏合之眾,四散逃命……」

顧承站在人皇角度俯瞰全局,心中生出疑慮。

據陸壓所言,玄黃大世界與鴻蒙大世界產生過衝突,仙神強者彼此廝殺,這說明此界要麼有野心,要做那諸天世界第一,要麼有濃濃的求生慾望。

無論哪種,都不該是如今這樣得過且過的模樣。

「分頭行事吧!」

百聞不如一見,既然來了,顧承不急著去尋阿彌陀佛,與陸壓分開,帶著雪落狸王在各地遊歷。

很快他發現,這些國度的包容性固然強,但明爭暗鬥一點都不少。

有些國家崇道,道人為國師,必然不見僧人,有些國家信佛,舉國上下吃齋念佛,對道家神明也毫無供奉。

佛道的關係,只維持著表面的平衡,暗地裡不知鬥成什麼樣了。

這一切的根源,是信仰之力。

在鴻蒙大世界,信仰之力發揮的餘地不大,佛門未能東渡,信徒局限於蠻荒之地,天界仙神吸納的,則是人皇天子祭天,無雙境強者的壽元,對於普通百姓的信仰並不太看重。

但玄黃大世界的信仰之力不同。

比如有一國名烏雞國,國王修建了皇家寺院,日日夜夜住於其中,全國上下吃齋禮佛,所有百姓信仰極深,念頭純粹。

又有明珠國,君王信道,一心修玄,日求長生,不問朝政,整整二十年不上朝,就連批閱奏章都是用道符,於是乎舉國上下信教,齊頌無量天尊之名。

這兩個國家所誕生的信仰之力,連顧承見了都不禁有些動容。

因為這種力量不僅可供混沌境大能修鍊,更與功德之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換而言之,它也能一定程度地抵擋末法之劫,或許沒有功德之力那麼立竿見影,但天地功德可遇不可求,是有限的,信仰之力卻能源源不斷,積少成多。

顧承明白,這個天下為什麼沒有統一的政權了。

它已然淪為了神佛豢養的信仰牧場。

即便如此,也不得太平。

這一日,陸壓傳來消息:

「南贍部洲最強大的黃岐國發生叛亂,外戚李唐,即將取而代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