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秦時明月漢時關 第二十七章 我全都要

「公子!」

眼見顧承起身,甘羅臉色微變。

趙國與秦國本就有深仇大恨,他們的一言一行都需慎重,現在可不是打抱不平的時候。

蓋聶握住劍柄的手青筋微現,眼神則更為沉冷,隱隱又有一抹期待。

「哦?公子有何話說?」

郭開轉身笑問,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陰冷,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他對於妃雪閣,可謂志在必得。

這些年不僅花費大代價,收買魏王身邊近臣和內侍,更是早有全盤算計,所以一應借口都已找齊,明面上還是為信陵君平反,手段陰毒老辣至極。

誰敢阻攔,誰就是他的死敵!

「嗯?」

同時樂乘狹長的雙目也睨視過來,麾下親衛更是停下抓捕妃雪閣女子,虎視眈眈,一股凝如實質的殺氣,擴散全場。

「他是誰?」

「是來訪的秦國使臣!」

「真以為我大趙無人嗎?還敢在我邯鄲放肆?」

而果不其然,顧承一出面,全場的賓客,趙國王公貴族們,都齊刷刷地看了過來,目光中湧現出詫異,很快變為仇恨。

長平之敗,趙國青壯死傷殆盡,將領也不計其數,在場之人也有親族好友被殺。

如今秦國使趙,皆有耳聞,但卻從無一人拜訪,正是同仇敵愾。

他們或許不敢直接傷害秦公子,但如果使臣不知好歹,將之羞辱一番,還是樂於見得的。

「秦人!哼,虎狼之國,禮樂崩壞!」

就連妃雪閣主,都對秦王公子的出面十分厭惡。

信陵君畢生最大的敵人就是秦國,而他之所以被魏王所殺,也是秦國使的計策,倘若她接受了秦公子的好意,日後九泉之下,有何顏面再見君上?

「竟然是他!」

場中唯一露出喜意,是焰靈姬。

百毒王的遺言,便是關係到這位秦王公子,百越蠱術的莫名失效,必然與其有關。

而焰靈姬進入妃雪閣,正是因為趙舞名動天下,最是得王公貴族喜愛,學了以後接觸的機會最大,沒想到對方直接出現在眼前。

「他能解這個死局?可別是不自量力!」

不過焰靈姬把玩著髮絲,也不相信在這種局面下,顧承能夠做到什麼。

在眾人目光各異的注視下,顧承笑了笑道:「我是向郭大夫辭行的!」

「嗯?」

郭開怔住。

甘羅蓋聶一愣。

每個人都是一呆。

「妃雪閣的凌波飛燕名不虛傳,能見此舞,邯鄲我已不虛此行,此刻聽聞信陵君死訊,看來是冥冥中的天意,讓我回返秦國,參與滅魏之戰了!」

顧承感慨道。

「滅魏?」

郭開恍然。

確實,信陵君死,魏國再無可抗衡大秦之人,這自毀城牆,被秦所滅也是理所應當。

只是這一刻,郭開滿是心痛,趕忙挽留道:「公子不再留幾日?王上很快就有時間,可接見使者!」

顧承搖了搖頭:「我意已決。」

「哎呀!」

郭開長嘆。

他在心疼那三千金。

妃雪閣一拿下,所獲何止萬金,但貪財之人,永遠是不嫌棄錢多的,何況三千金已是常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了。

他本以為吃定了秦國使團,呂不韋又是巨賈,絕對能滿足胃口,沒想到對方會改變目標。

「早知退讓些,要個兩千金,便也認了。」

郭開心中後悔,臉上卻做出誠摯之色:「我與公子一見如故,十分投緣,望還有相見之日。」

知進退,不樹敵,才有如今的成就,既然這位秦國公子要離開,自然客客氣氣地送走。

至於魏國的死活,關他何事?

眼見顧承不是要挑事,樂乘也一揮手,開始抓捕妃雪閣上下,而甘羅和蓋聶隨之起身,心中不禁升起一抹失望。

趙國的王公貴族則目露譏誚,冷笑連連,彷彿看著一群喪家之犬離去,焰靈姬隱去身形,向陰影處退去。

「對了,還有一事,要拜託大夫!」

然而剛剛走出幾步,顧承突然想到了什麼,轉身道:「只是這話不太好對外人言說,容我使用傳音秘法,僅你我和樂乘將軍可聽。」

話音落下,顧承揮袖,一層明黃色的光芒蕩漾,形成一幕結界,將他與郭開、樂乘容納在內,形成一方小空間。

「聽聞道家有天籟傳音,陰陽家也有類似的法術,卻也只能對一人密語,此子年紀輕輕,居然能隔絕內外,好可怕的手段!」

樂乘嘗試了一二,發現真的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外面亦是一片茫然地望進來,大是凜然,郭開同樣識得厲害,瞳孔收縮,心中莫名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公子但說無妨!」

「信陵君一死,魏國已無可抗衡我大秦的猛將,唯一可慮者,就是趙國的援軍!」

顧承道:「樂乘將軍與我大秦為善,自然無妨,倒是那迎接使團的李牧,頗多敵意,倘若趙王要啟用李牧,讓他取代將軍,重掌兵權,領兵對秦,破壞我兩國和睦,還望大夫能向趙王諫言,到時別說三千金,五千金都拱手奉上!」

「李牧重掌兵權,率軍救援魏國?」

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轟下,郭開和樂乘猛然愣住,口中喃喃低語,臉色越變越是難看,冷汗涔涔。

是了,魏趙同屬三晉,近年來面對強秦,互相扶持。

趙國險些滅亡時,是信陵君冒著生命危險來救,倘若魏國有了亡國之危,趙國自然也會出兵救援!

那麼誰帶兵?

樂乘么?

他哪裡敢跟秦軍作戰。

如今的趙國,放眼上下,唯一人可擔大任!

李牧!

「萬萬不能讓李牧再掌兵權!」

樂乘心驚膽戰,情不自禁地高呼。

他本是降將,擠走了德高望重的廉頗,在軍中根本不受待見,全靠手腕狠辣,大肆清除異己,安插親信,來穩固地位。

李牧雖然是沙場名將,但論及陰謀詭計,不擇手段,哪裡是郭開與樂乘的對手,再加上趙王都是站在佞臣一邊的,自然大權旁落,堂堂大敗匈奴的猛將,被派出去迎接秦國使團,實在憋屈。

可如果讓李牧重新帶兵,那形勢又再不同,樂乘至今仍對那時廉頗率兵來攻,怒髮衝冠的模樣猶記於心,是再也不想體會第二次了。

「樂乘將軍莫慌,這一切都是臆測,不是還沒發生么?」

顧承見了,聲音柔和,安慰道:「郭大夫得趙王信任,所言豈會無用,定不會讓李牧重新掌權,打壓你們,清了君側的。」

「信陵君剛剛慘死,魏就遭滅國之危……」

郭開搖頭,臉色同樣蒼白:「大王見了,哪還會聽我的?」

且不說當年長平之戰,趙國以趙括取代廉頗,事後悔不當初,此次信陵君一死,魏就要亡國,各國君主也會引以為鑒。

雖然這個時候,六國君王都很昏庸,但不要將他們當成傻子。

好比如今的趙王,權謀手段也是了得,一登基就將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為什麼換下廉頗?還不是因為廉頗在朝野之中,威望太高,不易掌控。

講白了,這些君王就跟漢靈帝一樣,玩權術是一等一的厲害,但對於國家的治理就不在行了,只在乎自己收攏權力,不顧大局。

如靈帝在位時,尚且能維持局面,卻留下一個爛攤子,等到子嗣登基,就是亡國的下場。

魏國前車之鑒擺著,趙王不想亡國,就得重用李牧。

李牧重掌兵權,樂乘必倒,缺了這軍中支撐,如果再有忠臣不斷諫言,郭開也完了。

「怎會如此?」

這一刻,郭開只覺得天旋地轉。

他這些年日日夜夜期盼著信陵君去死,沒想到信陵君真被讒言害死了,反倒大大有害。

「哦!那當我沒說……」

顧承聳聳肩,瀟洒轉身:「告辭!」

「公子且慢!」

郭開急趕幾步,猛然抓住顧承衣袖:「不可如此啊!」

「郭開大夫莫慌,這一切都是臆測,不是還沒發生么?」

顧承毫不客氣地掙開袖子,卻也回過身來:「說不定魏國大發神威,反倒贏了我五十萬秦軍,用不著趙國出兵救援呢,也就沒李牧的機會了……」

郭開身軀晃了晃。

魏國什麼德行,趙國還不清楚嗎?

作為戰國中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國家,所居之地土壤肥沃,人口眾多,更是人才輩出,孫臏、樂毅、張儀、商鞅、范睢、尉繚,都是魏國之人,具備著一統天下的最佳條件!

結果呢,魏國牛逼是牛逼了,根本不講戰略,見誰都打,又貪圖小利,無法真正解決對手,在馬陵之戰後,一舉衰敗,人才輩出還不知使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