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千古聖雄凌紫霄 第四十二章 涸澤而漁

山海關。

作為萬里長城的東部起點,此處有著天下第一關的美譽。

此地原屬幽州,隋唐時稱為臨榆關,宋朝叫臨閭關,元代改名為遷民鎮,曾在這裡大量移民,修溝壕,築工事,派兵駐守。

到了明朝,為抵禦殘元勢力,徐達將歷代屢修屢廢的長城連在一起,建成一體化防線,築關設防。

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在山與海之間,山海關就此誕生。

作為中原通往東北的咽喉要衝,也是護衛京津兩城的重要屏嶂,此處自然常駐精銳,再加上大明國運昌隆,方能抵擋住無神絕宮突如其來的襲擊。

但即便如此,當郕王和雄霸抵達山海關時,亦是烽火狼煙,血流成河。

此世是高武,山海關以長城為主線,以關城為中心,包括十七座衛城,現在已經陷落一半,十大關隘被突破四個,上百座城台、敵台、烽火台全部遭到毀滅。

雙方不斷拉鋸,這裡幾乎每一塊土地,都埋著為保家衛國,將熱血灑下的將士屍骨。

其中大明軍隊犧牲了五萬餘人,而天下會趕來支援的三萬弟子,也所剩無幾。

看到請罪的三個弟子,雄霸心中狂怒。

他命秦霜消極迎戰,保存實力,沒想到這個以往對他言聽計從的大弟子,居然敢違背師命。

「恭迎武功伯!」

但倘若沒有天下會弟子的犧牲,山海關此時恐怕已被突破,所以一眾守關將領誠心實意地行禮,聲音隆隆。

「都是為國為民,何須多禮?快快請起!」

雄霸馬上露出親近之意,將他們一一扶起。

這種感覺,當真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心疼三萬天下會精銳,一方面又為自己在軍中樹立威望,感到欣喜。

「天下會主改邪歸正,真是善莫大焉!」

相比起來,另外一群人就看不順眼了。

以一群道士和尚為首,中原十大門派也走過來見禮。

「紫陽真人!不虛大師!」

雄霸燦爛一笑,向為首的兩派掌門問好,心中則醞釀著殺意。

十大門派的八派,都被當年無名一劍平之,幾乎半廢,但武當少林仍舊是白道之首,泰山北斗,底蘊深厚。

尤其是武當,由於朱棣自詡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宮,南修武當,實力大增,已然力壓少林,成了十派之首,天下會想要入主中原,這可是一塊很難搬走的絆腳石。

「郕王殿下!」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反之亦然,武當少林兩位掌門很快來到郕王輦駕前見禮。

「兩位前輩不必多禮!」

郕王親自迎出,以江湖禮節抱拳,頗為熟稔。

他年少時曾經出京雲遊四方,上過嵩山和太岳,還以明神武典與兩教弟子切磋,其謙和的態度和超卓的天賦,贏得上下的一致認可。

當然,認可歸認可,似武當少林這樣的門派,是不可能幫扶亂臣賊子謀逆的。

郕王如果在百官的擁護下,登基為帝,兩派樂於見得,如果郕王想要起兵謀反,那保證是閉門不見。

不過這一次,兩派的態度是前所未有的熱情,甚至許多弟子看向郕王的目光,都帶著尊敬。

因為十日前,郕王在朝會上請命,來山海關督戰,一月內退東瀛,立軍令狀,如若不然,自貶庶民!

此言一出,群臣震驚,然後大喜,全部附和。

這倒不是被郕王收買,而是天子又說要御駕親征。

百官聽了,險些嚇尿。

第一次御駕親征,先是土木堡慘敗,然後跑去塞外小半年滅蒙古,把大明折騰得夠嗆,雖然結果是好的,但這回還來?

萬一這位跑去小島上要滅東瀛,那如何是好啊?

與其擔驚受怕,倒不如讓立下軍令狀的郕王上,成則國泰民安,敗了反正有郕王背鍋。

不過他們想得很美,天子卻是以延誤戰機怒斥,最終以于謙為首的文官集團,為郕王擔保,才讓郕王正式出京,武功伯雄霸輔之。

「無神絕宮鬼叉羅,陣亡已過四萬……」

「東瀛忍者團陣亡過半……」

「九轉心丹的解毒之法還未找到。」

「絕無神每次出戰,我軍都無法抵擋,傷亡慘重。」

自然而然的,郕王接過了山海關的指揮權,各種戰報奉上,眾將領和武林人士分別稟告。

「所以我大明早已佔據上風,所慮的就是絕無神和卑劣計量?」

郕王仔細聆聽,很快聽出大概。

自古以來,攻城一方的傷亡,都要遠勝守城一方。

山海關乃天下第一雄關,當然也不例外。

正面戰場上,東瀛起初佔據上風,但天下會精銳和十大門派趕至時,就已扳回了局面,不過東瀛的手段太過卑鄙,比如皇室秘葯的九轉心丹,能令人迷失本性,唯命是從。

早在十數年前,東瀛皇室就開始滲透,至今大明守軍,不知有多少人被暗下了九轉心丹,連十大門派的武林人士都有中招。

數月苦戰,將士們本已是疲憊至極,還要隨時防備身邊人的背叛,豈能不人心惶惶,士氣低迷?

至於另一大敵,正是無神絕宮之主絕無神。

郕王注意到,提及絕無神時,不虛大師低宣佛號。

少林有四大神功,據說修鍊到極致,都能匹敵神魔,其中金鐘罩十二關正是其一。

二十年前,絕無神曾經在山海關外受挫,痛定思痛下,潛入中原學武,不知以何法偷學走了前十關,再加以改良,才有了如今的不滅金身。

不滅金身,刀槍不入,身先士卒,萬夫莫敵,死在絕無神手中的大明將士、武林好手,已有數千人!

也就是說,他一人就導致了十分之一的傷亡,籍此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郕王眼中精芒閃爍:「照這麼說,只要滅了絕無神和其麾下的鬼羅剎,東瀛就會退軍?」

守關將領面色微微一變,趕忙道:「殿下三思,我軍堅守山海關,則東瀛必敗啊!」

相持大半年來,如今的雙方,其實就是在拼後勁。

而中原地大物博,豈是東瀛彈丸小國能夠比擬?

守關將領也是久經沙場之輩,料定東瀛再堅持三四個月,必然後繼無力,只需穩守下去,此戰必勝。

所以在聽到郕王立下軍令狀而來時,他心中就是一咯噔,果然王爺年輕,血氣方剛。

「安心,本王早有計較,不會貪功冒進!」

郕王擺了擺手:「紫陽真人,不虛大師,本王有要事相商,煩請留下!」

其他人退出,兩位得道高人雖然心中疑惑,卻還是靜候而立。

郕王靜候片刻,嘴唇輕啟,卻是傳音入密:「兩位前輩,不知可否聽過先天乾坤功?」

「那是上古神功,軒轅黃帝所創,運陰陽乾坤之力,吸納天地罡氣為己用,早已失傳……」

紫陽真人緩聲道,就見郕王雙掌一合,周身現出八卦之象,剛柔並濟,赫然是乾坤第一絕,無定無量。

「阿彌陀佛,殿下原來得此神功傳承,可喜可賀!」

不虛大師見了,面露欣慰。

「可惜孤年紀輕輕,功力低微,無法施展乾坤第七絕天驚地動,否則以此招動天象,招天災,則東瀛彈指可滅,我大明多少將士,武林多少英雄豪傑的性命能夠保存!」

郕王慨然一嘆,突然大禮拜下:「兩位前輩,孤有個不情之請!」

「殿下!萬萬不可啊!」

兩人大驚失色,趕忙側身讓過。

郕王卻不肯起身,眼中閃過厲芒:「為大明社稷,天下百姓,請兩位前輩助本王一臂之力,合力施展天驚地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