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日月朝朝仰帝顏 第五十七章 馭下之道

大興,皇城。

「廣成子……黃帝之師……」

楊堅翻看著《長生訣》,逐句逐句地琢磨先賢的注釋,眼中隱隱現出血絲。

「陛下,難道你也像秦皇漢武,信仙丹不死,做無謂妄夢?」

獨孤伽羅看著,悠悠一嘆。

這一月來,楊堅一下朝就研究《長生訣》,都有點魔症了。

「呵!朕也不能免俗啊!」

楊堅一怔,放下奇書,握住獨孤伽羅的手,發出感慨。

此世如果傳承頂尖,那麼百歲高齡,也如壯年,更有駐顏有術如祝玉妍,隋末時期八十歲的老奶奶了,外貌看上去還和二十多歲的佳人一般年輕。

但可惜,楊堅的武功雖然不弱,卻未修有頂尖絕學,再加上年輕時留下暗傷,以致於人到中年,越來越走下坡路。

如今已是開皇十三年,大隋徹底一統,但內有世家掣肘,外有四夷不平,楊堅想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長生之望,如果說毫不心動,那才奇怪!

何況戰神殿是看得見的,比起虛無縹緲的不死仙丹要強得多,楊堅近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全是千古一帝,不老不死的成就。

「陛下若真想一探戰神殿之秘,就讓阿摩去辦吧!」

獨孤伽羅反握住丈夫的手。

「不妥……」

楊堅搖頭。

江湖中現在各種傳言,眾說紛紜,比如戰神殿正在選擇有緣之人,倘若那人得到傳承,這座神殿就會自行消失,再過千載才會現世。

如此一來,楊堅又怎能放心他人先進?

現在戰神殿懸於天穹,眾人只是圍觀,一旦落下,必蜂擁而入,到那時,誰還會記掛他這位陛下,將神功奉上?

除非……

「陛下欲親至江都?」

三十多年夫妻,獨孤伽羅怎會不了解丈夫的性子,見楊堅神色不對勁,馬上道:「陛下三思,如今大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豈能因這虛無之事大動干戈,勞民傷財?」

「朕自有考慮,只是大興無人監國,招皇兒回來吧……」

楊堅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主意,江都被顧承治理得太好了,放任下去,哪怕它無險可守,江南一地,也難免只知太子,不知皇帝,此行藉由戰神殿將太子調回,再入江都肅其黨羽,正是兩全其美。

「本宮確實也想見這孩子!」

獨孤伽羅終於明白了楊堅醉翁之意不在酒,知道相勸不得,深深嘆息:「請陛下下旨,招太子回京!」

楊堅欣然:「善!」

……

……

「楊素,父皇已命孤回大興,你可願同行?」

太子府中,侍女們喜氣洋洋地開始準備,顧承望向下方,淡淡地道。

「罪臣,咳咳……罪臣一切……都願聽從……殿下吩咐!」

楊素咳嗽著,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地回答。

自從建康一戰後,楊素被剝奪兵權,至今已近兩年,這位英姿美髯的世家子蒼老了何止十歲,如今腰脊微佝,似乎已經提前邁入老年。

但顧承看著他,卻彷彿看到了司馬懿。

詐病數載,裝作老邁,人之將死,卻是時時刻刻等待機會,最終發動高平陵之變,一朝大權在握,架空皇權,血腥清洗。

當然,他和楊堅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曹魏,楊素想要發動政變是不可能的,只為活命。

江南的一切事宜,都是顧承作主,他如果在回京前一揮手,將早已被楊堅遺忘的楊素給殺了,誰都不敢多說一句。

「看來老將軍對關隴世家確實忠心耿耿吶,也罷!」

顧承一揮手:「拖下去!」

「殿下饒命!殿下饒命!」

楊素噗通一聲跪倒,語速頓時變得飛快:「臣願為殿下手中之刀,對關隴世家下手,請殿下給臣一個機會!」

「哦?你有何用?」

顧承不以為意。

「臣對關隴七大世家知之甚深,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楊素馬上開始當帶路黨,將七大世家的詳細實力、內部秘聞、家主性格一一賣個乾淨。

他出身弘農楊氏,可謂是關隴集團中最為悠久的世家,年少時就喜結交各方,自然如數家珍。

「那你覺得,孤要修京杭大運河時,哪幾家會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反對?哪幾家又會暗暗竊喜著支持?」

顧承聽得有滋有味,然後問道。

「京杭大運河?」

楊素在京杭兩個字加重了語氣,勃然變色:「殿下要以運河貫通南北?」

戰神殿的出世,讓江南運河按計畫提前完工,即便如此,也抄家滅族十數,還有更多的世家被折騰成了寒門……

寒門本就是沒落的世家,屁股決定腦袋,當他們發現自己與曾經瞧不起的寒門子弟一樣,開始被其他世家打壓,沒了上升的進步空間時,已然成為最擁護科舉之人。

而京杭大運河共分四段,最關鍵的是洛陽至涿郡的永濟渠,和洛陽到清江的通濟渠,江南運河排名最末,工程量也最小,這四百里修完,僅僅是小試牛刀。

如今太子要將類似的手段,用在關隴世家身上,難度無疑增加了數十倍,所以才想到楊素。

實際上,用人之道,在於使過不使功。

用有過錯的罪臣,他們會拚命做事,將功折罪,反觀功臣難免仗著功勞,恃寵生驕。

顧承將楊素打壓得差不多了,正是用的時候。

「殿下欲征四夷?」

楊素確實不凡,目光中透出崇拜:「願為殿下效死!」

不管這崇拜之色有幾分真幾分假,能通過修運河,直指核心,不愧是隋朝四大名將之首。

是的,顧承修運河的根本目的,正是發動對外戰爭。

運河一通,南方的軍備糧草,種種物資,能夠飛速運往北方,提供給大隋軍隊源源不斷的支援。

領悟到這點,楊素的心中是真的激動。

所謂鳥盡弓藏,如今天下一統,倘若不對外發動戰爭,如他這般治軍無比酷厲的將帥,又有何用武之地?

殺了也就殺了。

但如果太子登基後,還要征高句麗,征突厥,征吐谷(yù)渾,那他楊素就有翻身的機會!

不過一想到大隋還有賀若弼、韓擒虎這樣的猛將,楊素心中又生起不安來。

他眼珠一轉,乾脆豁了出去,俯首道:「殿下,臣有一問!此次陛下御駕江都,還能回得去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